- 年份
- 2024(4857)
- 2023(7255)
- 2022(6511)
- 2021(5990)
- 2020(5531)
- 2019(13266)
- 2018(13322)
- 2017(27046)
- 2016(14611)
- 2015(16785)
- 2014(17009)
- 2013(17394)
- 2012(16575)
- 2011(15313)
- 2010(15562)
- 2009(15006)
- 2008(15157)
- 2007(13725)
- 2006(12067)
- 2005(11095)
- 学科
- 济(66232)
- 经济(66174)
- 管理(38743)
- 业(37954)
- 方法(32826)
- 企(29584)
- 企业(29584)
- 数学(29572)
- 数学方法(29307)
- 中国(18376)
- 农(17693)
- 财(16288)
- 贸(14678)
- 贸易(14670)
- 易(14302)
- 制(13494)
- 学(12818)
- 业经(11897)
- 银(11765)
- 银行(11738)
- 地方(11329)
- 行(11251)
- 农业(10970)
- 融(10918)
- 金融(10916)
- 和(9442)
- 务(9298)
- 财务(9273)
- 财务管理(9244)
- 理论(9140)
- 机构
- 大学(223790)
- 学院(220765)
- 济(95957)
- 经济(93964)
- 管理(83053)
- 研究(75591)
- 理学(70751)
- 理学院(69976)
- 管理学(68806)
- 管理学院(68394)
- 中国(59990)
- 京(47796)
- 财(46591)
- 科学(44993)
- 所(39710)
- 农(37760)
- 财经(36651)
- 研究所(35620)
- 中心(34599)
- 江(33215)
- 经(33064)
- 业大(32248)
- 北京(30956)
- 经济学(30458)
- 农业(30032)
- 范(28117)
- 师范(27839)
- 经济学院(27759)
- 财经大学(27065)
- 州(26710)
- 基金
- 项目(136041)
- 科学(105697)
- 研究(98796)
- 基金(98515)
- 家(85582)
- 国家(84929)
- 科学基金(71108)
- 社会(61796)
- 社会科(58603)
- 社会科学(58581)
- 省(52036)
- 基金项目(51897)
- 教育(46016)
- 自然(45471)
- 划(44459)
- 自然科(44361)
- 自然科学(44345)
- 自然科学基金(43519)
- 资助(42141)
- 编号(40895)
- 成果(34539)
- 部(31337)
- 重点(30881)
- 发(29153)
- 课题(27978)
- 创(27442)
- 教育部(26723)
- 科研(26438)
- 创新(25700)
- 大学(25656)
- 期刊
- 济(104967)
- 经济(104967)
- 研究(68294)
- 中国(40692)
- 财(35442)
- 学报(34374)
- 农(33794)
- 科学(30972)
- 管理(29574)
- 大学(25710)
- 融(25157)
- 金融(25157)
- 学学(24025)
- 农业(22320)
- 教育(21093)
- 技术(18946)
- 财经(18502)
- 经济研究(17841)
- 业经(16716)
- 经(15865)
- 问题(14989)
- 贸(13877)
- 理论(12328)
- 业(12011)
- 技术经济(11957)
- 统计(11953)
- 国际(11506)
- 商业(11406)
- 实践(11097)
- 践(11097)
共检索到334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晓燕
文章运用VAR模型,以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为政策变量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大;相比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通胀的效应更大。因此,在现阶段的通货膨胀时期,实行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可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琦生
文章运用VAR模型,以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为政策变量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大;相比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通胀的效应更大。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闫屹 郝洁 吴艳素
随着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压力逐渐增大。与以前相比,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更为复杂,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兼有结构型、成本推动型以及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新一轮通货膨胀成因展开分析,并提出采取政策组合多管齐下的建议,即需要综合应用各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市场机制深化等政策,努力降低通胀预期,控制通货膨胀全面蔓延。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流动性过剩 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兆木
新一轮通货膨胀是由多种因素叠加引起的,既有需求拉动,又有成本推动,既有国内原因,又有输入通胀的影响。但是其深屡原因则在于我国经济在持续5年10%以上的高速增长中积累起来的结构性矛盾。综合出口、投资与消费三大需求的情况,2008年经济增长仍在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区间,2009年可能回落,但也不可能出现滞胀。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结构性矛盾 走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志国 林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金全 解瑶姝
本文以1996年第1季度-2014年3季度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DP、货币供应量M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季度同比增长率数据为基础,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构建MS-VAR模型,对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水平值和波动性的内在关联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三者的关系具有区制转移特征,并据此提出了在"新常态"时期,可以通过形成适度价格膨胀、增加货币投放或降低利率等手段对供给面进行调控,将积累存量转化为消费和投资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the current round of inflation by using CPI as the measuring indicator.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宏观调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温和性、结构性和混合型是本轮通胀的基本特征,粮食缺口。投资膨胀和国际传导是本 轮通胀的主导因素,而资源约束和不合理管制则是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基本特征 主导因素 根本原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梁斯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2020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然而,过去中国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继而带动收入增长的模式引发了人们对收入倍增引起价格上涨的担忧。以最近年度中国出现的通货膨胀为依据,分析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政府在今后工作中要遏制随时可能出现的新一轮通货膨胀。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投资环境 货币超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长秋
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 1998 年下半年至1999 年以来, 中央银行采取 “适当” 的货币政策, 以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在我国已经发生过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胀的情况下, “适当” 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呢? 本文从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一般关系着手进行分析, 并结合 “适当” 的货币政策产生的背景特征, 得出在近期我国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但远期通胀压力仍存在的结论
关键词:
“适当”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长秋
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1998 年下半年,1999 年以来,中央银行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在我国已经发生 过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胀的 情况下,“适当”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呢? 本文从货币供应与 通货膨胀的一般关系着手 进行分析,并结合“适当”的货币政策产生的背景特征,得出在近期我国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但远期通胀压力仍存在的结论。
关键词:
“适当”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鹏
经济转型时期,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自然不能象过去那样靠大量增发票子,放松银根来解决。本文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阐述,指出新一轮经济增长过程中仍有可能发生新一轮通货膨胀:一、对我国经济“软着陆”后为促进经济增长所实施的货币政策的基本判断;二、“软着陆”后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辨析;三、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可能引发或加速通货膨胀的诸多隐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与防止通货膨胀反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软着陆”,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反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王明舰
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基础上,建立我国通货膨胀的经济计量模型,以便定量地考察各种因素变化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我们从货币数量论出发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根据货币数量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冯伟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中出现的通货膨胀不是一般经济周期中产生的价格上升。而是类似于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所产生的滞胀,即由于资产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消费品价格上涨,对当前的通货膨胀不应该采用全面紧缩的政策,而是在保持货币供应量和名义GDP增长率基本稳定的条件下,调整过高的资产价值和提高工资在GDP中的比重,通过调整结构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增加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率 滞胀 剩余劳动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方元 侯军霞
基于2001年到2012年3月间的月度数据,本文选取通货膨胀率、国际粮食价格、外汇储备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指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影响通货膨胀率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得到通货膨胀率变化对自身的影响程度,以及国际粮价、外汇储备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对通货膨胀率的当期和长期影响结果。研究表明国际粮食价格只在短期内引起物价的波动,而外汇储备、固定资产投资在长期内对通货膨胀会产生稳定的影响。因此,加快建立外汇储备的运营管理机制,合理的控制粮食对外依存度,慎重地选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于控制通货膨胀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