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43)
2023(3882)
2022(3445)
2021(3334)
2020(3005)
2019(7236)
2018(7136)
2017(14393)
2016(7664)
2015(8911)
2014(8849)
2013(9194)
2012(8903)
2011(8227)
2010(8768)
2009(8451)
2008(8319)
2007(7759)
2006(7247)
2005(6892)
作者
(22831)
(18866)
(18719)
(18084)
(11735)
(8847)
(8684)
(7313)
(7172)
(6922)
(6417)
(6100)
(6065)
(6041)
(5849)
(5744)
(5577)
(5538)
(5512)
(5501)
(5034)
(4848)
(4624)
(4354)
(4311)
(4280)
(4252)
(4228)
(3911)
(3625)
学科
(32141)
经济(32111)
管理(19625)
(18278)
(13577)
企业(13577)
方法(12829)
中国(12715)
数学(11457)
数学方法(11254)
(9301)
(8883)
(8113)
(7467)
贸易(7459)
(7322)
(7207)
银行(7194)
(6980)
业经(5857)
(5790)
金融(5790)
(5537)
(5526)
农业(5520)
理论(5516)
(5440)
(5315)
税收(5167)
(5131)
机构
大学(117251)
学院(115734)
(49769)
经济(48658)
研究(41279)
管理(41033)
理学(33935)
理学院(33562)
管理学(32977)
管理学院(32761)
中国(32613)
(26996)
(26157)
科学(23046)
(21480)
财经(20411)
研究所(18891)
(18332)
(18126)
中心(17881)
北京(17688)
(16920)
(16625)
师范(16513)
经济学(15487)
财经大学(14982)
(14790)
(14278)
业大(14167)
经济学院(13957)
基金
项目(63870)
研究(50581)
科学(48844)
基金(44005)
(37865)
国家(37544)
科学基金(30485)
社会(30369)
社会科(28749)
社会科学(28739)
教育(24995)
(23934)
基金项目(22383)
编号(22181)
(20960)
成果(20272)
资助(19165)
自然(17770)
自然科(17298)
自然科学(17286)
自然科学基金(16957)
课题(16200)
(15329)
重点(14808)
(14094)
(13599)
项目编号(13329)
教育部(13268)
(13256)
(12539)
期刊
(59828)
经济(59828)
研究(42532)
中国(26707)
教育(20489)
(19724)
管理(17024)
(15769)
学报(15534)
科学(14722)
(13967)
金融(13967)
大学(12285)
技术(11591)
学学(10975)
农业(10516)
财经(10489)
经济研究(10230)
业经(9300)
(9097)
(8886)
问题(8756)
国际(7471)
理论(6755)
实践(6052)
(6052)
图书(5924)
商业(5854)
技术经济(5839)
(5606)
共检索到193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蔡培阳  崔允漷  
国家在新一轮初中科学课程改革中 ,既设置了综合科学课程 ,又设置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科学课程。那么 ,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是选择综合课程 ,还是选择分科课程 ,以及选择后如何实施就成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从综合科学课程和分科科学课程的各自特点及课程实施的条件出发 ,结合我国科学教育现状及浙江省近 10年来的综合科学教改实践 ,较全面地论证了新一轮科学课程选择的主要依据及课程实施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金京泽  
韩国现行初中科学课程反映了各种教育思想的综合,强调了科学概念与探究过程、科学兴趣与关心、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及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该课程设置国民共同基础课程“科学”保证了国民共同核心的科学教育,又设置深化、补充课程,满足了个别化学习要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念明  
源于不同的目标导向,减税降费操作可分为基于需求管理的宏观调控式操作、基于供给管理的税制优化式操作以及基于供需两端管理的预期引导式操作。自2008年以来,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分别遵循了扩内需、降成本与稳预期的操作脉络,当前新一轮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在稳预期导向下,以供给侧改革为重心兼顾需求侧调控的普惠性、实质性与精准性减负。推进新一轮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应明确政策实施的需求导向、实体导向与效果导向,以主体税费改革推动制度性减负,以清洁优化税费优惠完善宏观调控,以理顺传导机制打通减负传递通道,切实增强减税降费实质获得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志勇  
本文对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策略和实施步骤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认为:设计良好的税制必须选择合适的改革策略;影响税制改革推行的因素既来自税制自身设计的缺陷,又源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税制改革的步骤应该根据改革措施的影响力和影响面决定,与“三农”问题相关的税制是本次改革的突破口。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荆新  王建英  陈勇  戴军  
2002年底,财政部起草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非营利组织会计作为一个特定的分类已为我国官方所认可,也预示着预算会计新一轮改革即将开始。本文仅就这次改革的有关取向选择问题做些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曾路  
本文认为,福建民营企业走过了十几年的品牌培育历程,在品牌知名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品牌培育中付出的代价大,投入产出率低,品牌的价值积累远未达到企业和市场的目标与期望。在新的市场发展阶段,福建民营企业不应再延续以往"单点突破"的初级品牌培育方式及策略,而应改变观念,调整思路,遵循品牌培育的基本规律,整合资源,科学规划,以点带面,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特色取胜,系统化地运作品牌战略,依靠自己的智慧、创新和行动,真正培育出具有持续竞争力和高价值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新一轮品牌竞争,并在品牌竞争中不断获取有利的地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立峰  
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推进泉州新一轮创业何立峰泉州市人民政府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经济总量和主要经济指标位居福建省九地市前列,成为福建经济发展最快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在国家科委批准泉州市为全国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后,市委、市政府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娟  廖伯琴  
苏格兰高中新科学课程将在2013年-2014年间开始实施。新科学课程调整了课程目标定位,优化了课程结构,精简和更新了课程内容,增设了资格课程。新课程的特征是凸显科学课程的连贯性和选择性,强调学生体验和应用能力培养,注重STEM和跨学科融合,体现课程计划和实施的灵活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兴昌  王昌荣  
本文以多元文化科学教育的观点,对港澳台沪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知识及知识结构进行归纳与分析,提出建构初中科学课程知识体系要遵循的原则;应注重课程内容的适应性、整合性、人文性,强调初中科学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和个性化结合,以及在多元文化科学教育视角下初中科学课程知识结构的建构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董泽华  
形成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持续评价过程,相关研究已从泛学科的策略探讨转向植根于学科课堂会话的非正式形成性评价研究。然而,我国教师如何开展非正式形成性评价仍缺少证据。为了探索我国初中科学课堂非正式形成性评价的话语特征,本研究以一名初中科学教师的课堂作为研究案例,对非正式形成性评价话语进行频率分析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教师出现较高比例的非正式形成性评价完整循环,教师不同的引出信息类型能产生学生不同的回答,并对教师的回应产生不同影响。这为我国课堂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教师开展形成性评价提供了相应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谭仁杰  
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正在成为共识。以副省级中心城市综合大学为代表,地方大学在"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既有优势、也有弊端,既有发展机遇、也有生存挑战的矛盾进程。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作为地方高等教育生力军,在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的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凸显了“课程育人”主题,其制度安排和实践策略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和素养导向,将会推动中小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最终实现新时代育人目标。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落实“五育并举”,独立设置劳动课程,推动德智体美劳各领域均衡发展,研制劳动课程标准;强化育人为本,聚焦核心素养,完善培养目标,明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增强课程的思想性;倡导课程综合化,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注重综合课程设计和课程的综合化实施;倡导综合学习,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凸显实践育人价值,聚焦教师的课程实施,强化教师的课程角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韩烨  包金玲  
在日本,教职课程是培养教师人才的核心载体。为了克服大学“重学术、轻师范”的培养倾向,顺应教育变革的时代要求,日本持续深化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并与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同向而行。日本的教职课程改革历经“师范性”意识觉醒、实践科目导入、能力共识达成和课程标准升级的演变过程,取得了重要进展。伴随2017年《教职核心课程》的颁布,新一轮教职课程改革全面展开。日本通过优化学科类别,设定由“全体目标、一般目标和达成目标”组成的多梯度“三维”课程目标体系,扩充教职内容等构建了服务于基础教育发展的教职核心课程体系。地方教育部门强化统筹协调,与大中小学联手探索项目化实习,通过院系共建促进资源创生,形成了开放式培养和一体化发展的改革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