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6)
2023(8959)
2022(7696)
2021(7451)
2020(6142)
2019(14349)
2018(13849)
2017(26796)
2016(14093)
2015(15861)
2014(15412)
2013(15434)
2012(14730)
2011(13616)
2010(14031)
2009(13580)
2008(13439)
2007(12070)
2006(11160)
2005(10316)
作者
(38577)
(32076)
(31720)
(30494)
(20379)
(14941)
(14647)
(12237)
(12052)
(11751)
(10650)
(10471)
(10348)
(10244)
(9948)
(9868)
(9444)
(9299)
(9263)
(9164)
(8155)
(7780)
(7673)
(7348)
(7327)
(7326)
(7177)
(7024)
(6435)
(6220)
学科
(62752)
经济(62702)
管理(43792)
(43119)
(35101)
企业(35101)
方法(21991)
中国(21435)
数学(19024)
数学方法(18782)
(18303)
技术(15572)
(15317)
(14846)
业经(14604)
地方(13931)
(13589)
贸易(13577)
(13242)
(12742)
银行(12733)
(12363)
(11354)
农业(11211)
(11190)
金融(11190)
产业(11067)
技术管理(10370)
(9541)
(9453)
机构
学院(200717)
大学(199560)
(94314)
经济(92531)
管理(78727)
研究(71574)
理学(66216)
理学院(65537)
管理学(64700)
管理学院(64277)
中国(57883)
(46313)
(42558)
科学(37412)
(34901)
财经(34746)
中心(32498)
(31514)
(31363)
研究所(30681)
经济学(28842)
北京(27969)
(26158)
(26116)
师范(25987)
经济学院(25894)
(25747)
财经大学(25427)
(25307)
业大(22816)
基金
项目(120023)
科学(96273)
研究(95133)
基金(86612)
(72773)
国家(72166)
科学基金(62396)
社会(62041)
社会科(59022)
社会科学(59010)
(46765)
基金项目(44483)
教育(42713)
编号(38905)
(38729)
自然(36183)
自然科(35306)
自然科学(35296)
资助(35278)
自然科学基金(34671)
成果(33182)
(28381)
课题(27935)
(27719)
(27279)
重点(27008)
创新(26051)
国家社会(25600)
(24637)
发展(24336)
期刊
(111679)
经济(111679)
研究(71979)
中国(44780)
(33853)
管理(33452)
(26147)
金融(26147)
教育(24795)
(24590)
科学(23559)
学报(21862)
经济研究(19439)
技术(18996)
业经(18968)
大学(18113)
财经(17454)
农业(16541)
学学(16363)
(15254)
(14739)
问题(14736)
国际(12992)
技术经济(11764)
理论(11010)
商业(10756)
现代(10102)
(10013)
论坛(10013)
世界(9820)
共检索到332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乐  赵领娣  
产业政策能否成功引致新能源技术创新事关构建清洁能源体系与绿色创新体系,对推进中国工业能源革命与绿色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央和省级"五年规划"中提及的重点产业为依据建立"准自然实验",构建2006—2015年中国新能源专利面板数据并将其匹配至应用的工业行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从需求侧对重点产业政策的新能源技术创新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但政策效果因制定层级、实施区域、行业特征等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实施的产业政策有更明显的创新激励效应,重点产业政策在东部地区落实效果更好,高技术行业的新能源技术创新对产业政策环境要求更高。在作用机制方面,重点产业政策通过外商投资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通过环境规制抑制新能源技术创新,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则是两极分化,能够正向促进直辖市的新能源技术创新,却反向抑制一般省份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结合发展实际形成"产业政策合力"以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宗产烨  
2006年,国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态势。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经济运行避免了由偏快转向过热,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一)经济增长平稳较快,效益继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增速已连续四年保持在10%-11%之间。分季度看,第一季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昌文  
在市场经济下,农村产业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集中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在产业方面的具体要求,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和特点;二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在利用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对产业和资源进行自觉调节;三是主要从供给方面入手,解决农业等基础性产业的供给和需求问题;四是运用财税、信贷等政策手段,在一定时期内有意识地将资源适度倾斜配置于某些重点产业。由此可见,产业政策并非一种独立的政策手段,而是要通过计划、财税、金融等政策手段才能反映出来,它是宏观与微观、内容与形式、供给与需求的有机结合,是制定计划、财税、金融等政策的基本依据。农村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两...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一、2004年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开局良好2004年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开局之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扎实工作,振兴老工业基地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戒骄  张小筠  王文娜  
新中国70年先后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种经济体制都面临产业组织问题。改革开放以前先后实施了统筹发展五种经济成分、以部门分工和专业化协作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政策;改革开放40年间,产业组织政策向促进竞争和遏制垄断转型。未来我国产业组织政策应以公平竞争制度建设为主线,在培育优质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和攻克核心技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小筠  刘戒骄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工业化深入推进、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产业体系不断健全,我国产业结构政策在目标、内容、理念、类别、手段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回顾梳理这些变化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未来产业结构政策取向。整体上看,我国产业层次仍处于低端水平,未来产业结构升级需更多依靠技术创新驱动,这要求政策理念由管制和代替市场向矫正和完善市场转变;政策类别由纵向政策为主向促进竞争、激励创新的横向政策为主转变;政策手段由严格投资审批向负面清单、自由进出转变,由行政性指令向竞争性立法转变,补贴方式由特惠性向普惠性转变,由生产环节向研发和消费环节转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戒骄  张小筠  王文娜  
新中国70年先后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种经济体制都面临产业组织问题。改革开放以前先后实施了统筹发展五种经济成分、以部门分工和专业化协作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政策;改革开放40年间,产业组织政策向促进竞争和遏制垄断转型。未来我国产业组织政策应以公平竞争制度建设为主线,在培育优质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和攻克核心技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小波  仇向洋  
本文结合中国IT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国际化趋势,提出了IT产业政策研究的四维模型,该模型在供给、需求、宏观环境和支撑政策四个层面系统分析了围绕IT产业的一系列政策和规范,并应用该模型对目前IT产业政策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目前IT产业政策体系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商汤  
岁末年初,又到了盘点与展望的时候。2009年这一年,确实很不寻常。不仅有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澳门回归10周年这样的重大喜庆,也有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的重大挑战。在这个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措施,不仅成功"保八",同时也在世界上展示了中国的能力和大国责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婕  余壮雄  
产业规划为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重要推力,是政府实现内循环与外循环良性协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不同层级政府的政策实施方向则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与地方比较优势之间的平衡。文章基于海关数据和重点产业政策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探究央地产业规划差异对出口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渠道。结果表明,中央产业规划通过提高一般贸易的国内增加值率(DVAR)来推动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而地方产业规划则通过提高加工贸易的DVAR这一折衷路径来实现升级效应。此外,还发现升级效应在企业所有制类型和经营规模中存在异质性,而国内要素占比、生产率和创新效率是传导差异升级效应的重要渠道。文章揭示了不同层级政府在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中的差异化效用,为未来产业规划政策的实施空间与调整方向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晏艳阳  王娟  
已有研究表明,产业政策能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从而促进企业创新,但单一的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的衡量具有片面性。在综合考虑企业创新活动的投入端和产出端的基础上,引入创新效率来分析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对中国2008-2015年上市公司专利数据、产业政策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产业政策会阻碍受支持企业的创新效率,并且这种阻碍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2)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负向作用部分归因于业务拓展这一寻租行为,政府补贴使企业寻租而不是专注于创新,导致企业的创新效率下降。在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宜尽量避免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负向影响,真正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