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14)
2023(14182)
2022(12341)
2021(11515)
2020(9833)
2019(22530)
2018(22734)
2017(44179)
2016(23911)
2015(27341)
2014(27466)
2013(27487)
2012(25739)
2011(23420)
2010(23589)
2009(22073)
2008(21407)
2007(18863)
2006(16903)
2005(15032)
作者
(70636)
(58327)
(58176)
(55426)
(37364)
(28057)
(26636)
(22879)
(22198)
(20962)
(19894)
(19697)
(18649)
(18623)
(17970)
(17825)
(17224)
(17198)
(16757)
(16733)
(14671)
(14397)
(14032)
(13323)
(13254)
(13111)
(12903)
(12899)
(11863)
(11452)
学科
(113672)
经济(113567)
管理(68701)
(61445)
(50899)
企业(50899)
方法(45789)
数学(39044)
数学方法(38649)
中国(28605)
(26066)
地方(25578)
(23624)
业经(23321)
(23024)
(18789)
(18023)
农业(17489)
理论(17450)
(17301)
贸易(17289)
(16687)
环境(16543)
(15167)
银行(15129)
地方经济(15095)
(14471)
(14367)
金融(14364)
技术(13956)
机构
大学(353923)
学院(351378)
(145057)
经济(141840)
管理(136705)
研究(119627)
理学(117672)
理学院(116322)
管理学(114365)
管理学院(113716)
中国(88952)
(76295)
科学(73443)
(66428)
(60631)
研究所(54987)
财经(53335)
中心(52741)
(51832)
(51449)
业大(49225)
北京(48982)
(48202)
(48121)
师范(47853)
经济学(44021)
(43308)
(42148)
农业(40521)
经济学院(39402)
基金
项目(231283)
科学(180412)
研究(171937)
基金(165796)
(143318)
国家(142094)
科学基金(121070)
社会(107473)
社会科(101633)
社会科学(101605)
(89839)
基金项目(88180)
教育(78238)
自然(77445)
自然科(75399)
自然科学(75381)
(75376)
自然科学基金(73991)
编号(71630)
资助(68610)
成果(58942)
重点(51273)
(51086)
(50168)
课题(48965)
(47007)
项目编号(43907)
教育部(43752)
创新(43740)
国家社会(43472)
期刊
(167943)
经济(167943)
研究(109385)
中国(64510)
学报(53042)
管理(51185)
科学(49256)
(48812)
(46552)
大学(39473)
教育(39079)
学学(36675)
农业(32420)
技术(30675)
(29225)
金融(29225)
经济研究(27062)
财经(26362)
业经(26253)
(22580)
问题(22431)
图书(21273)
技术经济(18486)
理论(17699)
资源(16950)
(16418)
现代(16411)
(16184)
实践(15966)
(15966)
共检索到524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卉  占绍文  金青梅  
我国文化遗产是文化资源的精髓所在。由于文化遗产在价值构成方面具有特殊性,实践中往往出现遗产价值被低估的现象。鉴于此,本文对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构成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非使用价值在文化遗产总经济价值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并在对比不同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唐大明宫文化遗产为例,采取意愿价值评估法对其进行经济价值的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合理制定我国文化遗产利用策略、促进文化遗产价值发挥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军  
近年来,我国大量遗址面临破坏或潜在破坏的威胁,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困难重重。遗址公园模式的提出为城市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本文在对城市遗址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遗址公园的保护理念及作用,归纳了遗址公园存在的三种类型,并在唐大明宫遗址公园概念设计的研究中,提出了遗址公园规划的三大原则——严格保护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可逆可还原性原则,进而阐述了遗址公园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金璐  艾少伟  
构建旅游体验量表和文化认同量表,利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体验对游客文化认同形成的作用过程,揭示游客旅游体验对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文化情感体验、活动体验与文化认同显著相关,环境体验、空间体验与文化认同相关性不强,且不同因子对文化认同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旅游活动设计展示与历史文化氛围对游客认知认同的形成作用显著。旅游资源丰富性、旅游活动设计展示及导游讲解方式与内容是激发游客情感认同的关键。旅游地性价比、纪念品历史特色与文化创意、旅游资源丰富性与游客享受度、愉悦度情感体验程度对游客知觉认同影响显著。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旅游地性价比、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享受度与独特度的情感体验程度是影响游客行为认同的关键因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刘某承  
旅游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管理的重要举措,有针对性地、科学地掌握其旅游资源利用特征是成功发展旅游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技术型(浙江青田)、景观型(云南红河)和遗址型(江西万年)农业文化遗产地为例,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特征对比研究。研究建立了以主体旅游资源特征、辅助旅游资源特征、外部因素特征以及客源与市场特征为内容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特征评价体系,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分析的"优势-劣势-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提出技术型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市场带动资源模式",景观型采用"资源带动市场模式",遗址型采用"节事活动带动模式",可为案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郑治伟   罗兹柏   张晓燕  
文化遗产人员解说是文化遗产与游客联系的纽带,能够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促进文化遗产价值的活化、传承与创新,实现对文化遗产的功能重构和价值实现。文章以北京故宫为例,基于游客感知角度,运用LSTM-IPA混合分析法,对文化遗产人员解说服务质量各维度感知重要性与满意度排序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1)游客对故宫人员解说服务质量评估指标存在一定的感知差异;(2)游客对故宫解说线路和解说技巧满意度不高;(3)故宫人员解说服务亟需提升的因素包括讲解方式、讲解线路、讲解互动等。上述发现进一步厘清了人员解说服务与游客体验之间的关系。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遗产景区人员解说服务质量提升的思路和策略,也为其他文化遗产目的地提高人员解说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晓玲  
通过对大明宫周边地区环境现状的调查,在取得量化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大明宫规划建设的建议,为政府进行大明宫周边环境的整治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天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结晶和财富,具有不可估量的多重价值。在各种不同的价值形式中,认真分析其经济价值的特点,高度重视其经济价值,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新文  张沛  张中华  
城市中大遗址所在区域往往人居环境脏乱,通过城市更新生产新的空间,既要关注其物质环境的改善效果,更要分析其空间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化现象、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以及空间生产中社会关系的重建等问题。大明宫遗址区域城市更新是在政府、资本与文化的共同推动下完成的,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调整了地方政府之间以及遗址区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研究建议进一步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促进空间正义以优化空间生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新文  张沛  张中华  
城市中大遗址所在区域往往人居环境脏乱,通过城市更新生产新的空间,既要关注其物质环境的改善效果,更要分析其空间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化现象、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以及空间生产中社会关系的重建等问题。大明宫遗址区域城市更新是在政府、资本与文化的共同推动下完成的,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调整了地方政府之间以及遗址区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研究建议进一步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促进空间正义以优化空间生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洁  唐龙  
我国遗址类文化遗产管理运行机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文物管理体制为主体的双轨并行的分级属地管理体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始终是最重要的资金投入方式。文章通过对遗址类文化遗产管理运行机制呈现出条块格局、多层级委托代理关系、非营利性等特征的分析,评价了较为成功的"安阳模式"的适用性及传统体制存在的局限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敏  潘怡辉  
价值评估是城市保护的基石,评估标准的缺失或不规范,直接影响到保护对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也直接影响到保护的成效。从建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综合视角,针对目前我国城市文化遗产标准中有争议或易疏漏的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六方面的内容,即形态特征的原真性、功能类型的多样性、时间界定的灵活性、地域特征的普遍性、现状特征的完整性、价值演变的规律性,以期对城市遗产价值评估标准的制定有所帮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辛儒  吕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不仅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亟待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与旅游业实施联动开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手段,再通过旅游收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是实现两种产业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中华  段瀚  
本文以西安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基于空间形态要素、公园景观要素、服务配套要素、地方性、地方感5个潜在变量,构建地方性与地方感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预设观测变量因子设计量表,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81份有效问卷,再运用SPSS建立有效分析数据库,并基于Amos7.0平台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分析,从而探讨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空间环境营造的地方性特征与游客地方感之间的关系路径及运行机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姜照君  顾江  
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是延续城市记忆的文化空间。从文化空间生产的视角审视文化遗产的空间开发、设计和改造过程,探寻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开发模式,有助于缓解文化遗产管理和文化遗产开发之间的矛盾。该文以南京民国文化遗产为例,从文化空间生产的角度将其划分为基于日常生活的文化空间生产、基于休闲娱乐的文化空间生产和基于创意设计的文化空间生产,并提出与之相应的动态耦合开发模式、双边市场推动模式和J型成长开发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林贤彪  颜燕燕  闵庆文  王锦福  郑江闽  张永勋  王维奇  
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进行初步研究。以实地调研的方式进行支付意愿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63份。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的支付意愿率与支付意愿值均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民与城镇居民支付意愿率分别为71.93%和60.06%,最大平均支付意愿值分别为25.67元/a和64.56元/a,最终估算出2013年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约为1.51亿元。经Probit与Logit回归分析表明:有无捐赠历史行为与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民受访者是否有支付意愿和支付值的主要因素;而城镇居民不仅受有无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