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8)
- 2023(17001)
- 2022(14379)
- 2021(13339)
- 2020(11225)
- 2019(25942)
- 2018(26104)
- 2017(51533)
- 2016(28353)
- 2015(32417)
- 2014(32842)
- 2013(32585)
- 2012(30654)
- 2011(27805)
- 2010(28061)
- 2009(26078)
- 2008(26114)
- 2007(23557)
- 2006(20642)
- 2005(18537)
- 学科
- 济(118707)
- 经济(118583)
- 管理(82167)
- 业(79839)
- 企(65816)
- 企业(65816)
- 方法(54086)
- 数学(46462)
- 数学方法(45927)
- 农(33410)
- 中国(32819)
- 财(30555)
- 业经(29124)
- 学(24475)
- 地方(24264)
- 制(22948)
- 贸(22881)
- 贸易(22872)
- 易(22219)
- 农业(21990)
- 银(19692)
- 银行(19638)
- 理论(19350)
- 和(19072)
- 行(18754)
- 务(18545)
- 财务(18466)
- 财务管理(18421)
- 融(17818)
- 金融(17814)
- 机构
- 大学(416273)
- 学院(415276)
- 济(166497)
- 管理(163254)
- 经济(162664)
- 理学(140321)
- 研究(139297)
- 理学院(138736)
- 管理学(136496)
- 管理学院(135703)
- 中国(104699)
- 京(88946)
- 科学(86253)
- 财(79086)
- 所(71058)
- 农(68290)
- 研究所(64410)
- 中心(63031)
- 财经(62259)
- 江(62223)
- 业大(61352)
- 北京(56798)
- 经(56217)
- 范(55745)
- 师范(55278)
- 农业(53710)
- 州(50617)
- 院(50271)
- 经济学(49162)
- 财经大学(45854)
- 基金
- 项目(272749)
- 科学(212624)
- 研究(201911)
- 基金(194947)
- 家(168630)
- 国家(167165)
- 科学基金(142337)
- 社会(124573)
- 社会科(117932)
- 社会科学(117900)
- 省(107079)
- 基金项目(103239)
- 教育(92756)
- 自然(91702)
- 划(89967)
- 自然科(89404)
- 自然科学(89378)
- 自然科学基金(87755)
- 编号(84912)
- 资助(80853)
- 成果(70498)
- 重点(60725)
- 部(60268)
- 发(58711)
- 课题(58222)
- 创(55876)
- 创新(52038)
- 项目编号(51922)
- 科研(51806)
- 教育部(51352)
- 期刊
- 济(185544)
- 经济(185544)
- 研究(124871)
- 中国(77190)
- 学报(64467)
- 农(62041)
- 财(59471)
- 管理(59052)
- 科学(58715)
- 大学(48146)
- 教育(47690)
- 学学(44931)
- 农业(42442)
- 融(38202)
- 金融(38202)
- 技术(35755)
- 业经(31435)
- 财经(30070)
- 经济研究(29240)
- 经(25589)
- 问题(24891)
- 图书(24074)
- 业(21844)
- 技术经济(20937)
- 理论(20883)
- 贸(19962)
- 商业(19503)
- 现代(19178)
- 实践(19094)
- 践(19094)
共检索到614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娟 柯平
文章从宏观政策和微观认知两个维度探索文化遗产数字人文研究推进策略。通过梳理我国文化遗产相关理论研究与国家政策文件,明确文化遗产数字人文研究的既有基础与政策依据;运用专家访谈法与内容分析法,获取研究者对我国文化遗产数字人文研究的见解;基于理论、政策与研究者见解,文章从研究环境塑造、研究者主题选择、研究人才培养、研究基础建设、研究机制构建五个方面构建我国文化遗产数字人文研究推进策略。
关键词:
文化遗产 传承与保护 数字人文 学科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娟 柯平
文章聚焦文化遗产主题,利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国外文化遗产的数字人文项目,归纳提炼了项目的立项依据、项目驱动、项目要素、项目成果和重点环节,分析其运行规律与特性,总结优秀经验并得出对我国文化遗产的数字人文研究的启示。研究认为,我国开展文化遗产的数字人文研究时,应当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商业机构参与文化遗产的数字人文研究,深入探索众包发展以及明确LAM机构在项目中的定位。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文化遗产 科研项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侯西龙 王晓光 段青玉
[目的/意义]文化遗产图像是人类文化记忆的重要资源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人文学科研究的关键研究材料和重要研究对象。数字人文视域下,对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开展系统性调研,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远读的概念,推动对海量文化遗产图像的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实现对其价值的挖掘。[方法/过程]首先,从数字人文的远读理念出发分析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的基础理论;其次,提出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的构成框架,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开放编码等方法,从远读可视化任务、可视化交互、图像视觉特征与属性、用户以及视觉呈现等维度对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再次,探讨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的阅读路线与阅读结构;最后,总结梳理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果/结论]远读已经运用在对文化遗产图像资源的分析与展示等方面,同时注重远读与细读的结合。对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的阅读可以分为扁平型和递进型两种结构。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仍具有较强的实验性质,在理论指导、智能化技术与方法应用、可视化交互与支撑人文研究等方面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翟姗姗 张纯 许鑫
[目的/意义]针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并对文化遗产数字化长期保存实践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关改进策略,以期实现文化遗产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承传播,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方法/过程]指出以开发利用为目标实现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长期保存的必要性,并对国际数字化长期保存及开发利用最佳实践案例"威尼斯时光机"项目进行深入分析,据此提出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长期保存策略。[结果/结论]借鉴国外优秀实践经验,以开发利用为导向,从资源覆盖、技术集成、服务模式3个方面制定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长期保存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耘
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乡村文化遗产开发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如在同一区域内出现多个文化遗产开发项目时,各非遗开发、经营主体各自为政,相互掣肘,甚至不惜代价实施恶意竞争策略。文章以古诺博弈模型为研究方法论,构建乡村旅游竞合博弈研究框架,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解围献策。
关键词:
古诺博弈模型 乡村文化遗产开发 竞合博弈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程焕文 曾文
文章梳理了国际图联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文本,将其划分为宏观政策中的文化遗产保护条款和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政策。在相关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图联文化遗产的3点核心保护理念与4项策略:明确职责,构建话语;推进合作,实现共赢;建立规范,提供指引;高度重视数字化手段。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国际图联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佟玉权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我国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并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按照文化遗产的属性划分,农村文化遗产是由农业文化遗产、乡土建筑遗产和乡村民俗遗产等关联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以促进农村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为目标,必须通过实施农村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动态保护和原真保护等策略,保障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村文化遗产 整体性 保护策略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肖文建 黎杜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量与日俱增,如何长久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课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管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长久保存策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科学、长久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保护 长久保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伽红凯 卢勇
农业文化遗产供给侧改革是实现遗产资源优化配置,促进遗产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历经多年快速发展,在迈向更高台阶的过程中,其供给侧面临三大深层矛盾,即遗产地域分布与类型结构失衡、遗产管理低效以及遗产低质量发展。问题之下,破局之要在于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为指导,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供给侧调整。为此,本文在深入剖析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供给侧矛盾产生的内在肇因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农业文化遗产供给侧改革的三大实践策略。一是“调结构”,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结构优化合理;二是“增效率”,提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效率;三是“提质量”,全面提升农业文化遗产质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昊天 邓三鸿 张逸勤 张琪 孔嘉 王东波
文本自动分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与关键步骤,是深度发掘非遗内在信息的前提。文章构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文本自动分词模型。探究了融入领域知识的机器学习模型CRF、深度学习模型Bi-LSTM-CRF和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RoBERTa、ALBERT在非遗文本上的分词性能,并对比了通用分词工具HanLP、Jieba、NLPIR的效果。在全部14种模型中,RoBERTa模型效果最佳,F值达到了97.28%,预训练模型中ALBERT在同等条件下训练速度最快。调用分词模型,构建了非遗文本领域词表和全文分词语料库,对非遗文本词汇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挖掘。开发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自动分词系统(CITS),为非遗文本自动分词及分词结果的多维可视化分析提供了工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丽霞 喻学才
本文通过对 1994年以来有关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 ,从国外经验借鉴研究、价值功能等基础性研究、城市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旅游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 7个方面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重视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文化遗产 保护 利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诗谣 代沁泉 许鑫
文章梳理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和揭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特征、热点领域和未来趋势,为我国非遗领域的研究提供思路。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对CSSCI来源期刊在2002-2017年间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3982篇文章,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该领域文献的年度分布、来源期刊、发文机构、发文作者等,并绘制了该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对相关的主题领域进行了分析。我国的非遗研究与民族学结合紧密,重视传统技艺和医药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研究内容较为全面,同时我国非遗的国际性传播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献计量 CSSCI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姜照君 顾江
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是延续城市记忆的文化空间。从文化空间生产的视角审视文化遗产的空间开发、设计和改造过程,探寻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开发模式,有助于缓解文化遗产管理和文化遗产开发之间的矛盾。该文以南京民国文化遗产为例,从文化空间生产的角度将其划分为基于日常生活的文化空间生产、基于休闲娱乐的文化空间生产和基于创意设计的文化空间生产,并提出与之相应的动态耦合开发模式、双边市场推动模式和J型成长开发模式。
关键词:
文化遗产 空间生产 民国文化 开发模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郑炜楠
文章考察我国非遗政策现状和特点,为非遗政策体系完善提供参考。以国家层面的72份非遗政策为例,分析非遗政策的外部特征;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非遗政策的内容特点。研究表明:非遗政策的发布有周期性规律,政策制定由文化和旅游部(含原文化部)主导,制定主体较多元;非遗政策对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多,其次是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从系统性保护原则看,非遗保护和传承是政策重点;建议增加非遗税收优惠、公共服务、政府购买、境外交流等政策工具,优化非遗政策工具结构,加强对非遗开发利用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系统性保护 政策工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杰宏
在保护文化遗产过程中,苏州市出台了多部地方性法规、若干地方政府规章。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政府制定的政府规章及非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形成多层次的保护机制。苏州市文化遗产主要从行政、民事、刑事三个方面进行保护,其中,行政保护"一马当前",体现在保护理念上,是以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为主,但整个保护体系中,民众的参与度不够高。在有限政府的模式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以政府为引导,民众为主体的理念。《立法法》修正案施行后,苏州市要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外延与内涵深入研究,尽可能拓展其范围。苏州市要对现有的保护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与政府规章进行审查、清理、修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