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7)
2023(12039)
2022(10272)
2021(9737)
2020(8139)
2019(18602)
2018(18913)
2017(36720)
2016(20375)
2015(23091)
2014(23629)
2013(22891)
2012(21600)
2011(19568)
2010(20314)
2009(19626)
2008(19860)
2007(18235)
2006(16752)
2005(15935)
作者
(57795)
(47727)
(47539)
(45848)
(30682)
(22593)
(21779)
(18296)
(18123)
(17662)
(16340)
(15887)
(15620)
(15567)
(15294)
(14731)
(14225)
(13912)
(13855)
(13725)
(12526)
(11730)
(11697)
(11009)
(10846)
(10804)
(10760)
(10713)
(9702)
(9466)
学科
(77310)
经济(77180)
管理(64557)
(59135)
(51567)
企业(51567)
方法(28003)
中国(26148)
(26047)
(25814)
(23608)
数学(21895)
数学方法(21496)
业经(20364)
(18028)
银行(18010)
(17739)
(17313)
理论(16807)
(16347)
(15907)
(15627)
金融(15620)
(15194)
贸易(15184)
(14794)
地方(14646)
(14465)
财务(14410)
财务管理(14369)
机构
学院(294526)
大学(294267)
(122386)
经济(119411)
管理(108715)
研究(102003)
理学(90383)
理学院(89393)
管理学(88000)
管理学院(87401)
中国(81879)
(67391)
(63684)
科学(56143)
(51487)
财经(50004)
(48509)
中心(45979)
研究所(45062)
(44858)
(42040)
北京(41513)
(40238)
师范(39904)
(38453)
经济学(37163)
(36655)
财经大学(36474)
业大(35632)
经济学院(33057)
基金
项目(172223)
研究(135592)
科学(135211)
基金(121720)
(103051)
国家(102080)
科学基金(86930)
社会(84864)
社会科(80221)
社会科学(80206)
(67158)
教育(64151)
基金项目(62070)
编号(57839)
(56347)
成果(52105)
自然(51830)
资助(50778)
自然科(50541)
自然科学(50526)
自然科学基金(49626)
课题(42240)
(39587)
重点(38953)
(37491)
(37416)
(36893)
项目编号(35544)
(35522)
(34695)
期刊
(153079)
经济(153079)
研究(101984)
中国(68079)
(54048)
管理(45870)
教育(44019)
(40309)
学报(38539)
(36930)
金融(36930)
科学(36676)
大学(30959)
学学(28385)
财经(26284)
农业(26093)
技术(26069)
业经(24799)
经济研究(23648)
(22716)
问题(20294)
(17465)
国际(15268)
理论(15114)
图书(14575)
(14362)
论坛(14362)
现代(14125)
技术经济(13420)
实践(13293)
共检索到484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霍步刚  傅才武  
传统文化体制是一种管办不分的事业型体制。政府部门兼有"公共文化管理"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双重角色,由此导致了改革过程的复杂性。长期以来,我国文化理论界在高度重视行政力量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巨大作用和影响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种把十分复杂的文化体制改革过程简单化为政府决策的倾向,造成对文化体制改革过程自身规律的忽视。从改革的实践看,文化体制改革的初始条件是不可超越的,改革的阶段性过程也是难以超越的。因此,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分期研究,认识改革过程的阶段性特征,由此来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独特的道路,确立深化改革的基本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工具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仕程  
深化体制改革国家土地管理局人事司基层工作处副处长王仕程一、"九五"期间要把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的目的就是建立一种有效保护耕地、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机制。我们应当在巩固、完善全国土地和城乡地政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萍  
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历程的基础上,从改革背景、改革目的、改革路径和特征、改革趋势等方面对30余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促进科技成为文化发展、创新、繁荣的重要引擎和支撑力,探索二者有机结合的体制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彦林  
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可把文化产品和服务划分为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私人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且分别应由政府和市场予以供给,文化体制改革应以此为依据实现分类、分层改革。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文化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主要路径在于:推进理论创新构建新的文化理论体系、科学界定政府文化管理职责边界和市场作用边界、塑造独立的文化市场主体和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优化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之间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季建辉  
一、我国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变革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改革的步伐,文化体制改革也随之展开。1978年,国家财政部批准了人民日报社等新闻单位实施"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1979年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和外国的第一条商业广告,标志着我国文化事业核心机构正式从意识形态宣传转向宣传与经营的双轨制发展。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推动了一些如演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尹平  
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变化 ,揭示了地方审计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中央审计机关改革在先 ,地方审计机关跟行 ,稳步递进 ,是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的基本设计。中央审计机关与地方审计机关在体制改革上 ,应有所分工和侧重 ,解决各自不同的体制问题。地方审计机关体制改革应允许在改革范围、内容、程序和时间上存在差异性 ,体现一定的灵活度 ,且拥有较高的成功率 ,以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地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适应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最新要求。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国泰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张国泰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是我国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之一。投资体制改革包括投资主体转换、投资主体活动范围界定、投资市场培育和投资宏观调控体系构造等一系列内容。投资改革方案设计不能局限于对现存体制的修补,而应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建华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在有效利用国有和民间资源、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办学体制、适度满足社会需求、提升办学水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现阶段需要进一步明确办学主体,坚持分类指导,强化政府责任,研究制订相关配套政策,公私并举推进多元办学,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提升教育品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基本建立,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国义  
自201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以来,我国民间投资体制改革取得明显的效果。2012年上半年,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9365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5.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2.1%。但是,民间投资的能量还没有完全释放,大量的民间资本还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中去,2012年6月末人民币存款与贷款之比为1∶0.675,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闲置的民间资本尚未寻找到合适的投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嵩龄  
本文的重点是讨论中国遗产管理的体制改革问题 ,既对中国“产权转移派”与“国家公园派”之争进行评论 ,又提出可行的改制思路。它们包括:遗产管理体制 ,“遗产经营” ,经营权与特许经营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森木  
深化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与对策林森木一、投资体制改革的进展我国投资体制改革起步较早,从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开始,逐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决策分散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格局。1993年11月《中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上官书砚   胡彦炜  
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已经历了12年的时间,其呈现出的基本态势是:中央政府高度集权的投资体制已经打破,地方、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投资决策权已经扩大,但国家与企业、中央和地方的投资范围尚模糊不清,投资主体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尤其是行政放权的实施,形成了“八百诸侯、各自为政”的局面.地方政府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的利益追求,导致其投资行为的亢奋和扭曲,而国家尚未建立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机制,致使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投资项目小型化、轻型化,规模效益下降,宏观上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因此,发现并研究这些问题,寻求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对于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薛飏  
本文利用中国1996-2013年间283个地级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了文化体制改革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文化体制改革有效激发了文化产业的增长驱动效应,推动了地区GDP和人均GDP增长;文化体制改革还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除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制度改革,努力破除传统体制束缚,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公平、开放和竞争的市场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