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91)
2023(18870)
2022(16023)
2021(15013)
2020(12432)
2019(28634)
2018(28560)
2017(54360)
2016(29227)
2015(33003)
2014(33103)
2013(33030)
2012(31206)
2011(28588)
2010(28869)
2009(26845)
2008(26342)
2007(23446)
2006(21191)
2005(19448)
作者
(85698)
(70819)
(70347)
(67044)
(45274)
(33799)
(32084)
(27569)
(26838)
(25469)
(24183)
(23896)
(22714)
(22644)
(21848)
(21800)
(20969)
(20362)
(20322)
(20245)
(17972)
(17380)
(16984)
(16227)
(15953)
(15946)
(15693)
(15550)
(14261)
(14012)
学科
(138548)
经济(138417)
管理(84884)
(81020)
(66287)
企业(66287)
方法(53618)
数学(45355)
数学方法(44968)
中国(41655)
(34725)
地方(32129)
业经(30660)
(28764)
(26477)
(25481)
贸易(25459)
(25443)
(24702)
技术(23722)
农业(23176)
(22390)
银行(22350)
(21654)
(21306)
金融(21304)
理论(20680)
(20531)
环境(20027)
地方经济(18431)
机构
大学(432185)
学院(428680)
(186720)
经济(182982)
管理(165724)
研究(152709)
理学(141605)
理学院(139994)
管理学(138008)
管理学院(137210)
中国(116435)
(93884)
科学(88923)
(84976)
(76931)
研究所(69312)
财经(67110)
中心(67029)
(63882)
(63655)
北京(61011)
(60907)
(58246)
业大(57835)
师范(57786)
经济学(57611)
(54798)
经济学院(51683)
(51570)
财经大学(49688)
基金
项目(276677)
科学(218641)
研究(207988)
基金(200214)
(173038)
国家(171573)
科学基金(146917)
社会(133518)
社会科(126667)
社会科学(126637)
(106221)
基金项目(105410)
教育(94987)
自然(91332)
(89447)
自然科(89181)
自然科学(89161)
自然科学基金(87618)
编号(84185)
资助(82244)
成果(70410)
(62854)
(62338)
重点(61989)
(59746)
课题(59197)
创新(55263)
国家社会(55209)
教育部(53973)
人文(52462)
期刊
(216274)
经济(216274)
研究(140201)
中国(88929)
管理(65773)
(61623)
学报(61547)
科学(59319)
(59118)
教育(52576)
大学(47535)
学学(44138)
(42386)
金融(42386)
农业(41167)
技术(38160)
经济研究(35359)
财经(34050)
业经(33801)
(29438)
问题(28452)
(24082)
技术经济(23228)
图书(22673)
(22357)
国际(21265)
世界(20970)
科技(20868)
理论(20546)
现代(19911)
共检索到664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庄恒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提升,客观上要求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提供更多、更优的文化产品。我国文化市场潜力巨大,需求旺盛,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助力下,文化产业也将迎来弯道超车的绝佳时机。但面对发展机遇,也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文化产品质量不高,呈现低俗化、娱乐化、快餐化特点,文化市场中盗版侵权等行为屡有发生,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有待进一步规范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仕潮  
文章以中国31个省份作为空间样本,从供需协同视角构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31个省份2013—2019年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采取DP矩阵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31个省份文化产业供给侧、需求侧及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存在时空差异,且呈现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分布格局。东部沿海地区遥遥领先,上海最高,浙江、北京、天津、广东等次之,长江中游的安徽、湖南等发展潜力巨大;考察期内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类型可分为均衡领先型、市场带动型及基础培育型三种,并呈现"基础培育型—市场带动型—均衡领先型"的演化路径。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瑾  谢熠  
全球经济的交融发展推动了全球多元文化的传播,同时也进一步刺激了人们对高端文化产品的需求。上世纪90年代,一种以“创意创新”为核心理念的文化产业逐渐兴起,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业品牌,这就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可以理解为一种对文化知识产权进行研发、创新和营销的活动,其类型包括卡通动漫、声乐表演、工艺美术、服装设计、影视传媒、计算机软件服务等。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类型,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蓬勃的活力,能开发大量的新产品,拓展多元文化市场,创造大量的创业风口和就业机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艳萍   岳强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当代经济三大形态之一。数字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融合,正在促成传统产业的样态变革。数字文化产业就是这一变革浪潮的典型代表。数字文化产业具有数字化、文化化、工业化三大基本特征,数字化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更高速度的增长,更好满足个体的差异化需求,并促使文化服务产业跳出“停滞部门”行列。高质量发展数字文化产业,要紧紧抓住数字化建设这一核心从三个方面重点发力:提升文化生产的数字化水平,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文化产业技术标准建设,不断扩大标准制定的话语权;以平台建设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并不断提高平台建设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卢华  王芸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总是会推动文化需求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却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有效的互动与链接: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需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婧  田晓膺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出现,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数字经济完善的商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氛围和不断扩张的新型消费市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其强调一种主体文化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形态,如广播影视、游戏动漫、文化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环境艺术、服装设计、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云超  
本文基于我国2010-2020年31个省市区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文化产业聚集和旅游经济高质量指标体系并进行测算。最后,采用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文化产业聚集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文化产业聚集水平和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东部发展态势较好,中部发展态势一般,西部发展较弱”依次递减趋势。文化产业聚集水平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文化产业聚集每提升一个单位,拉动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0.74%。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文化产业聚集优势明显,持续引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文化产业聚集发展态势较好,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聚集较弱,还未发挥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性作用。基于相关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引导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鼓励进行文创园建设,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等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闻媛  
英国工党政府在20世纪末提出的"创意产业"概念迅速取代了传统的"文化产业"概念,并成为许多国家的政策术语,随之而来的政策取向也由传统的美学价值、社会价值转为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这种从国家话语向市场思维的政策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掩盖甚至隐瞒了经济中的文化意义,阻碍了对文化本身的考察与关注。文化问题不是经济和市场所能全部解释的,文化价值也是难以被化解为经济价值的。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实践远远超前于学术理论的建构。文章提出系统整体观的"文化经济"概念,开辟了一种渗透、融合、开放、共识的交往契机,以价值取向取代权力导向和利益导向,呈现出文化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昭示了文化价值的回归。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闻媛  
英国工党政府在20世纪末提出的"创意产业"概念迅速取代了传统的"文化产业"概念,并成为许多国家的政策术语,随之而来的政策取向也由传统的美学价值、社会价值转为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这种从国家话语向市场思维的政策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掩盖甚至隐瞒了经济中的文化意义,阻碍了对文化本身的考察与关注。文化问题不是经济和市场所能全部解释的,文化价值也是难以被化解为经济价值的。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实践远远超前于学术理论的建构。文章提出系统整体观的"文化经济"概念,开辟了一种渗透、融合、开放、共识的交往契机,以价值取向取代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隆杰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 一) 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1. 文化产业是国家文化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学真  
文化产业具有低投入、低消耗、强关联等优势,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许多国家将其视为战略产业,我国也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因此,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是什么、影响效果有多大?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吴石磊博士撰写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香梅  
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精神养料,因而也是文化产业深度发展、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渐强,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升级,需发挥好传统文化与地方区域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优势,赋能地方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锦宏  肖林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幸福产业”,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客观要求。文章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四个维度构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与核密度估计对2012—2019年我国29个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演进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创新与共享能力表现较好,开放问题较为突出;整体及各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有向区域内差异转移的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能军  
本文在分析中国版权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动漫产业为例,探讨了版权贸易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运营机理。并以"熊出没"动漫系列产品为切入点,对版权贸易促进动漫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最后基于版权贸易视角提出了促进动漫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版权保护、版权运营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打造版权资本"中国品牌",创新各类金融资本支持动漫文化产业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金录  喻平  
本文基于2011-2020年各省市区的数据,通过面板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金融与文化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省域金融与文化发展水平呈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以高(水平)—高(水平)模式与低(水平)—低(水平)模式居多;(2)传统金融供给、现代金融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及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的提高均能有效促进金融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性的提升;(3)各因素对金融与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