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22)
- 2023(18671)
- 2022(16281)
- 2021(15179)
- 2020(13148)
- 2019(30406)
- 2018(30286)
- 2017(58420)
- 2016(32071)
- 2015(36657)
- 2014(36786)
- 2013(36320)
- 2012(33770)
- 2011(30586)
- 2010(30734)
- 2009(28441)
- 2008(28389)
- 2007(25373)
- 2006(22049)
- 2005(19677)
- 学科
- 济(129601)
- 经济(129431)
- 管理(90200)
- 业(86421)
- 企(71322)
- 企业(71322)
- 方法(61311)
- 数学(52779)
- 数学方法(52044)
- 农(35730)
- 中国(34616)
- 财(33490)
- 学(30192)
- 业经(29331)
- 制(25902)
- 地方(25809)
- 贸(23931)
- 贸易(23919)
- 农业(23323)
- 易(23201)
- 理论(21859)
- 和(20992)
- 务(20649)
- 财务(20562)
- 银(20559)
- 财务管理(20509)
- 银行(20492)
- 行(19523)
- 技术(19514)
- 企业财务(19407)
- 机构
- 大学(468724)
- 学院(465808)
- 济(182389)
- 管理(179291)
- 经济(178301)
- 研究(156592)
- 理学(154908)
- 理学院(153112)
- 管理学(150051)
- 管理学院(149208)
- 中国(116309)
- 京(100426)
- 科学(100193)
- 财(85772)
- 所(80533)
- 农(78882)
- 研究所(73565)
- 业大(71564)
- 中心(71181)
- 江(68936)
- 财经(68543)
- 北京(63622)
- 范(62866)
- 师范(62221)
- 农业(62152)
- 经(62020)
- 院(56726)
- 州(55867)
- 经济学(55077)
- 财经大学(50751)
- 基金
- 项目(314295)
- 科学(245110)
- 基金(226208)
- 研究(226112)
- 家(198551)
- 国家(196937)
- 科学基金(167189)
- 社会(139889)
- 社会科(132369)
- 社会科学(132335)
- 省(122907)
- 基金项目(119997)
- 自然(110409)
- 自然科(107770)
- 自然科学(107735)
- 自然科学基金(105773)
- 划(104427)
- 教育(104291)
- 资助(94085)
- 编号(92853)
- 成果(76480)
- 重点(71024)
- 部(68944)
- 发(66756)
- 创(64310)
- 课题(64170)
- 科研(60747)
- 创新(60061)
- 教育部(58316)
- 大学(58024)
- 期刊
- 济(198908)
- 经济(198908)
- 研究(134232)
- 中国(85028)
- 学报(78281)
- 农(71006)
- 科学(70639)
- 财(65363)
- 管理(64407)
- 大学(58561)
- 学学(55010)
- 教育(50485)
- 农业(48590)
- 技术(40003)
- 融(38167)
- 金融(38167)
- 业经(33306)
- 财经(33239)
- 经济研究(31315)
- 经(28434)
- 问题(26923)
- 业(25323)
- 图书(25118)
- 版(22922)
- 技术经济(22502)
- 统计(22455)
- 理论(22172)
- 科技(21911)
- 商业(20931)
- 资源(20738)
共检索到677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宏振 邵鹏 潘龙梅
笔者选用行业集中度指数和赫芬达尔指数两个指标,对中国文化产业2005年~2009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定,并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的集聚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经营性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比较高,近年来其集聚程度在持续下降;而公益性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但其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其中艺术表演团体增幅最大。从地域分布上看,文化产业主要集聚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市,省域间发展极不均衡。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聚 分布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左阳 王硕
文章选取中国18个地区的省际数据,使用区位熵指数的方法测算了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各地区的集聚程度,并从整体和地区两个层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布情况以及集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明显的地区集聚现象,但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并不均衡,具有明显的地域和资源特色。直辖市中以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的集聚为主;而东部沿海地区则以传统的低技术含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主;中西部地区集聚趋势尚不明显。基于此,应针对各地区的实际特点并采取不同的产业策略以促进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 区位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宏振 潘龙梅 雷蕾
本文对中国文化产业2005—2009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并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分析其集聚特征,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已显现出较强的集聚现象,且有明显的地域和产业特色。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文化基础设施,人力成本、交易便捷性对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有显著的稳健的正向影响,文化产业向低劳动力成本地区转移的倾向较小。由于人力资本具有可移动性,地区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引入其他两组因素后,集聚经济和投资支出对文化产业集聚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集聚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喻莎莎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化市场交易模式,缩短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将虚拟经济融入实体经济,使文化的物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本文就互联网影响下文化产业集聚特征是否发生变化这一角度开展研究,将互联网及现代物流作为动力因素,使用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会促进我国文化经济集聚区形成,但对东、中、西各地区内部并不能产生明显刺激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 文化产业 产业集聚 空间集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喻莎莎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化市场交易模式,缩短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将虚拟经济融入实体经济,使文化的物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本文就互联网影响下文化产业集聚特征是否发生变化这一角度开展研究,将互联网及现代物流作为动力因素,使用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会促进我国文化经济集聚区形成,但对东、中、西各地区内部并不能产生明显刺激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 文化产业 产业集聚 空间集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俊 张萌
文化产业已成为目前各地经济发展的重点。研究文化产业的省区分布,有利于从时空角度发现、解释文化产业的分布规律,对引导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文化产业省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整体集聚程度一直相当高,但未来在空间布局上开始呈现分散的发展趋势,且存在明显的行业间差异。对人才、知识、技术要求较高的创新性行业空间集聚水平高,越来越向沿海省区集中;而主要服务于本地居民的行业,空间集聚水平较低,呈分散布局趋势。最后,文章提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因"业"制宜的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分布 基尼系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婉怡 方永恒
基于文化产业微观主体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核密度估计、最邻近指数等方法,分析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藏羌彝走廊文化企业分布不均,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表现出"自西向东""南北发散"的递增态势;(2)藏羌彝走廊在空间上主要以"枢纽城市"为单一集聚点,部分枢纽城市呈现多辐射集聚的特征;(3)通过对比五大枢纽城市发现,藏羌彝走廊东部地区核心城市在文化企业空间集聚过程中所起的辐射作用明显大于西部地区,且集聚强度越高的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越明显;(4)异质性文化企业主要呈现"小集聚,大分散""大集聚,小分散""规模不等集聚连绵区""规模相似连片集聚区"等4种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传忠 王元明 王飞
文化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拉动作用,这种作用首先体现在产值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其次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所引致的生产要素重新整合、投资效率提升及人才结构优化上。另外,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在东部地区,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结构的改善,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在中西部地区,则直接表现为文化产值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因此,应通过提高投资效率,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等途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增长 机理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博华 李忠斌
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关联产业。文章利用区位熵、集中值、集聚指数对2004~2010年我国各省市文化产业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区位熵年均值分别为0.9247、0.8687、1.6097、0.7211,西部地区呈现明显的文化产业倾斜,东部地区则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从年均增长来看,12省市处于增长状态,主要集中于西北和西南的青藏高原地区;其他19省市处于减少态势,主要集中于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城市化、教育经费、零售业、区域科研力度和邮电量对文化产业集聚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行业工资、金融支持、政府拨款等因素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聚度 区位熵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珊
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的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文化产业的区域集聚度,使用区位集聚熵、产业动态集聚度、静态集聚指数及集中度等测度指标,利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1999~2013年的宏观统计数据对文化产业集中度进行测算,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集聚度及贡献度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快于东部地区,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科 吴次芳 陆张维 贝涵璐
基于1998-2005年间27个省区和4个直辖市的土地经济密度数据,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与人口、交通区位、二三产业结构比例、城市化水平、市场化程度和科技进步等因素之间的潜在关系,并选择了天津市、辽宁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6个典型地区,试探性地应用库兹涅茨曲线模拟了土地经济密度的变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规律。研究表明:①土地经济密度与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市场化程度、交通区位、科技进步等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二三产业结构比例呈负相关关系;②土地经济密度的变化率与经济规模之间的关系呈现类库兹涅茨曲线形态。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部分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琰飞 朱海英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发展已经成为趋势。以我国31个省级单位的1999年到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了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关系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长期耦合关系显著,但是短期耦合关系具有明显的差异;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支持作用明显,但是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不明显;中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的作用不显著,而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明显;不同地区要根据其实际,采取适当的措施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发展。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耦合发展 区域差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建练 王耀中
基于分布异质视角,依据2003-2011年省域面板数据,利用分位数面板回归模型,考量产业集聚与文化产业增长。结果表明:随分位水平的提高,各因素的作用不一。文化产业集聚对文化产业增长的正向边际贡献呈现递增趋势。因此,应遵循文化产业增长的内在规律,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文化产业集聚区,推进文化资源、要素与资本市场的对接,调整文化消费结构,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建练 王耀中
基于分布异质视角,依据2003-2011年省域面板数据,利用分位数面板回归模型,考量产业集聚与文化产业增长。结果表明:随分位水平的提高,各因素的作用不一。文化产业集聚对文化产业增长的正向边际贡献呈现递增趋势。因此,应遵循文化产业增长的内在规律,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文化产业集聚区,推进文化资源、要素与资本市场的对接,调整文化消费结构,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牛鸿蕾 江可申
在我国,关于区域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进展迅速,但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研究仍需完善。本文采用中国2004-2007省际面板数据,验证纺织业集聚的空间依赖性存在,并分别对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估计,得出以下结论:近些年纺织业集聚的省际分布格局主要呈现"东高西低"的两极化特征,总体变化不大;根据全局Moran I指数和LISA集聚图,纺织业集聚存在空间维度的依赖性和异质性,东部沿海纺织业的扩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原料供给量、平均规模水平、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都对纺织业集聚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而地方保护阻碍产业跨区迁移与形成集聚;与理论假设不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纺织业集...
关键词:
纺织业 集聚 影响因素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文化产业集聚效应研究
产业集聚、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基于中国文化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研发投入分布特征与研发投资强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基于我国30万个工业企业面板数据
中国高耗能产业及其环境污染的区域分布——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
产业集聚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动漫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区域集聚模式比较——基于企业工商大数据视角
中国公共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流通产业集聚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分析
北京电影产业空间集聚与网络权力分布特征研究
金融集聚、空间外部性与文化产业发展——基于中国省际空间面板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