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99)
2023(13723)
2022(11799)
2021(11048)
2020(9466)
2019(22098)
2018(22153)
2017(44234)
2016(23601)
2015(27031)
2014(27242)
2013(27042)
2012(24884)
2011(22412)
2010(22675)
2009(20801)
2008(20431)
2007(18020)
2006(15765)
2005(13813)
作者
(68337)
(56188)
(56176)
(53434)
(35889)
(26906)
(25571)
(22144)
(21325)
(20234)
(19242)
(18704)
(17798)
(17769)
(17430)
(17032)
(16816)
(16719)
(16087)
(16031)
(13891)
(13850)
(13718)
(12757)
(12599)
(12553)
(12448)
(12372)
(11320)
(10960)
学科
(102865)
经济(102756)
管理(68129)
(66144)
(55130)
企业(55130)
方法(52099)
数学(45572)
数学方法(44875)
中国(27114)
(26399)
(23488)
业经(22894)
地方(20063)
(19027)
(18540)
贸易(18527)
(18283)
(17968)
理论(17469)
农业(17275)
技术(16066)
(16014)
(15128)
银行(15095)
(14523)
财务(14449)
财务管理(14413)
(14399)
环境(14336)
机构
大学(345984)
学院(344771)
管理(140324)
(139846)
经济(136890)
理学(122316)
理学院(121063)
管理学(118877)
管理学院(118256)
研究(108231)
中国(80801)
(73299)
科学(65625)
(64632)
(52920)
财经(52526)
(49237)
业大(49108)
中心(48976)
(48643)
研究所(47951)
(47616)
北京(46633)
(44729)
师范(44377)
经济学(42363)
(40095)
(39348)
财经大学(39133)
农业(38562)
基金
项目(232495)
科学(183363)
研究(172190)
基金(168580)
(144908)
国家(143722)
科学基金(124563)
社会(108437)
社会科(102940)
社会科学(102913)
(90542)
基金项目(89118)
自然(80521)
教育(79883)
自然科(78643)
自然科学(78628)
自然科学基金(77207)
(75764)
编号(71311)
资助(71297)
成果(57721)
(51833)
重点(51293)
(49279)
课题(48506)
(48157)
教育部(45008)
创新(44786)
人文(44320)
项目编号(44164)
期刊
(148920)
经济(148920)
研究(101644)
中国(59427)
管理(51890)
学报(49905)
科学(46592)
(46312)
(44177)
教育(38958)
大学(38707)
学学(36330)
技术(31138)
农业(30990)
(28807)
金融(28807)
业经(25672)
财经(25488)
经济研究(24480)
(21700)
问题(20072)
图书(18241)
技术经济(17770)
统计(17717)
理论(17520)
商业(16755)
科技(16143)
(16070)
实践(15972)
(15972)
共检索到492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俊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党的十八大提出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些都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分类有很多,本文将文化产业推动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府市场双轨型三种。由于文化产业类别庞杂,且大多具有商品形态和意识形态双重属性、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如何选择适合的推动模式,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审慎定之。本文选取新闻出版、电影电视、演艺和动漫等四类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从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冼雪琳  
文化产业具有高资本密集特性,资本融通的有效性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我国文化产业引入资产支持证券(ABS)模式势在必行。本文在阐述国外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经验的基础上,从法律制度存在空白、税赋政策体系不完整和难以全面反映会计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目前试行资产证券化的难点。文章建议应重视和加快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的立法工作、完善文化资产价值评估制度、加强资产证券化的评级机制建设、借鉴国外文化产业ABS的发行模式,实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拓展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贾佳  葛夏欢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消费者调查表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被认可度与消费者年龄有密切关系,休闲需要超越其他需求成为消费者前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首要目的。因此,集聚区在未来发展中应把提升休闲品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培养潜在消费者、增强品牌凝聚力作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纳入其整体发展规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建平  
本文通过选取2002~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对外投资和文化产业增加值进行VAR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海外投资对文化产业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当期效果不太明显,滞后效应却较为显著。因此我国应加强文化品牌的培育,建立文化人才储备计划,完善文化中介服务机制,使海外投资能够形成对文化产业显著推动的政策回路。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增福  刘万琪  
本文首先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分析文化产业对三大产业的影响并作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文化产业中投资、劳动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发现,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影响力;文化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文化产业中的相关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文化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重视文化产业中文化制造业的发展,推动文化创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帅  张友祥  
以影像、文字等精神产品为主的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软性指标,被誉为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受文化发展非产业化、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间接融资渠道单一等多方面影响,我国文化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新型融资模式,对于破解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障碍,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伟群  
基于钻石模型,构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要素、市场及政府和广电三大因子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分类分析,提出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重在吸收、转化和创新;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文化产业发展;放宽准入门槛,促进资本和产业深度融合;做好政府角色定位,营造公平竞争的业态环境等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朝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相应地,旅游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根据文旅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产业产值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比为11.05%。随着人们精神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对旅游产品也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由于传统旅游模式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在下降。与传统旅游模式不同,文化旅游能让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人文风光的同时也能充分体验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国文化产业集聚效应的动态研究"课题组  蒋萍  
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中国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进行具体测算,重点从当前现状、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现状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集聚特征,文化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2)动态来看,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特征保持不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集聚度上升,空间集聚区域不断扩大;(3)地理自然条件和文化资源禀赋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差异化影响,运输条件和经济状况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关键性作用,产业政策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作用逐渐降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卢华  王芸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总是会推动文化需求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却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有效的互动与链接: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应超  李永强  
加大税收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对我国经济转型及实现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政策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考察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税收政策的总体现状,分析了现行税收政策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最后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提出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董平  史占中  
我国文化企业融资模式丰富多样,由此通过计量手段探究融资模式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是否起到了积极作用。首先通过OP方法测度了文化类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以融资模式作为自变量,利用GLS方法实证检验了企业内源融资、上市融资、商业信用、银行借款、政府补贴、债券融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8种融资模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经营业绩(ROA、ROE)、研发投入、资产结构(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比)的影响,以此验证资本市场融资模式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董平  史占中  
我国文化企业融资模式丰富多样,由此通过计量手段探究融资模式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是否起到了积极作用。首先通过OP方法测度了文化类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以融资模式作为自变量,利用GLS方法实证检验了企业内源融资、上市融资、商业信用、银行借款、政府补贴、债券融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8种融资模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经营业绩(ROA、ROE)、研发投入、资产结构(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比)的影响,以此验证资本市场融资模式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凤飞  
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两种模式并存是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并且现在文化产业正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为了科学地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我们不仅要合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而且更要发挥市场的竞争功能,以文化的产业化规律来经营文化产业,以市场化运作来持续发展文化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