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1)
2023(11125)
2022(9899)
2021(9320)
2020(7887)
2019(18385)
2018(18531)
2017(36557)
2016(19653)
2015(22189)
2014(22323)
2013(22302)
2012(20593)
2011(18633)
2010(18643)
2009(17122)
2008(16629)
2007(14505)
2006(12865)
2005(11156)
作者
(57735)
(47456)
(47377)
(45120)
(30105)
(22683)
(21567)
(18785)
(17906)
(16926)
(16222)
(15747)
(15037)
(14889)
(14701)
(14289)
(14245)
(14225)
(13532)
(13471)
(11747)
(11738)
(11457)
(10708)
(10707)
(10552)
(10510)
(10493)
(9539)
(9269)
学科
(82773)
经济(82691)
管理(54833)
(53064)
(42927)
企业(42927)
方法(38150)
数学(33312)
数学方法(32985)
中国(22578)
(21823)
业经(18872)
(18048)
地方(17828)
(16901)
(15546)
贸易(15537)
(15437)
(15054)
农业(14202)
(13496)
技术(13107)
环境(12749)
(12509)
银行(12475)
产业(12424)
理论(12348)
(11948)
(11245)
金融(11243)
机构
大学(286734)
学院(285348)
管理(115587)
(114334)
经济(111833)
理学(100685)
理学院(99572)
管理学(97909)
管理学院(97406)
研究(93497)
中国(68434)
(61670)
科学(58580)
(51973)
(46466)
(42420)
研究所(42381)
财经(42330)
业大(41941)
中心(41318)
(39764)
北京(39299)
(38261)
(37891)
师范(37597)
(34251)
经济学(33897)
农业(33359)
(33026)
财经大学(31426)
基金
项目(195067)
科学(153367)
研究(143276)
基金(141065)
(122080)
国家(121123)
科学基金(104177)
社会(89386)
社会科(84816)
社会科学(84795)
基金项目(76395)
(76125)
自然(68123)
自然科(66466)
自然科学(66451)
自然科学基金(65228)
教育(64582)
(63905)
编号(59079)
资助(57922)
成果(47309)
重点(43010)
(42809)
(42137)
(40391)
课题(40119)
创新(37639)
科研(36991)
教育部(36526)
项目编号(36413)
期刊
(125194)
经济(125194)
研究(85777)
中国(47105)
学报(42570)
管理(42035)
科学(40410)
(37970)
(35537)
大学(31970)
学学(30059)
教育(28770)
农业(27032)
技术(23910)
(22430)
金融(22430)
业经(22389)
经济研究(20472)
财经(19660)
问题(17339)
(16728)
图书(15358)
理论(15290)
商业(14600)
技术经济(14250)
科技(14200)
实践(14124)
(14124)
现代(13831)
(13143)
共检索到405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丽虹  武文光  
本研究利用我国整车与零部件产业2002~2012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整车和零部件产业协同共聚的空间布局及其空间演化趋势,以期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研究发现:我国整车产业布局与零部件产业布局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002年我国省域样本中,山东、安徽、北京与天津的整车与零部件产业空间共聚趋势明显;而在2012年的样本中,辽宁、北京、天津、河北、湖北、安徽、江苏的共聚趋势明显,这些省份逐步形成了2个整车与零部件空间上协同共聚的群落,一个是以北京为中心,天津、河北、辽宁环绕的共聚群;另外一个则是以安徽为中心,湖北、江苏环绕的共聚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武文光  
文章构建了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因素的动态面板模型,并结合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全国以及六大区域视角,对我国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产业协同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由于不同区域汽车产业协同集聚状况不一样,所以影响各大区域的主要因素也不同。东北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的协同集聚受区域集聚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中部地区的协同集聚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西南地区的路径依赖性最强强,且受政策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资本流动因素的影响程度明显要大于其他区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廷美  汪磊  莫易敏  张峰  汪万富  
针对某整车厂零部件配送中心布局不合理的现象,运用SLP方法,重新对配送中心进行了功能分区的划分。从配送中心基本运作流程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与非物流关系,得到了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运用关系表法绘制出了位置相关图,并在综合考虑各种修正因素和限制条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该配送中心总平面布局优化方案,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物流成本,增强了配送中心对混流生产模式的响应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廷美  汪磊  莫易敏  张峰  汪万富  
针对某整车厂零部件配送中心布局不合理的现象,运用SLP方法,重新对配送中心进行了功能分区的划分。从配送中心基本运作流程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与非物流关系,得到了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运用关系表法绘制出了位置相关图,并在综合考虑各种修正因素和限制条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该配送中心总平面布局优化方案,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物流成本,增强了配送中心对混流生产模式的响应能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啸松  陈慧慧  
本文在Salinger和Lin提出的两阶段寡头古诺博弈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改进了过去企业纵向关系研究的"两分法"模型,并添加了自制率、交易成本和规模经济等变量,分析了汽车生产企业选择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原因。并得出结论:最优一体化程度是上下游企业两阶段古诺博弈得到的纯战略纳什均衡结果;企业在选择自己的零部件自制率时,会比较外生交易成本、内生交易成本和规模经济的大小;由于汽车制造业规模经济显著、交易成本不断减少等原因,车企应该努力降低自身零部件自制率,进行适当的纵向分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隋如彬  钟桂娟  
用复杂网络的理论来研究产品族零部件关系网络的度分布。采用BA模型和G增长模型,并在这两个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零部件关系网络本身的特点,得出零部件关系网络模型,进而得到零部件关系网络的出度和入度分布。同时,通过对该出度和入度分布进行分析,得出零部件关系网络的出度和入度服从幂律分布且与节点到达过程无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钱晓东   王中钰  
为了探究供应链网络中幂律分布演化趋势的规律,针对演化博弈理论在幂律分布的突变现象和平稳分布方面研究的不足,在选择-漂移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突变效用矩阵和节点策略选择概率的变化进行改进分析;通过得到的效用矩阵优化值和行为策略转变概率,结合中国知网提供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数据进行实验仿真,以2018年至2021年数据集为主要研究目标,分析在改进选择-漂移动力学模型的作用下供应链网络的幂律分布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行为策略占比会影响网络幂律分布的演化趋势;存在一个最佳调节参数使得网络在演化过程中避免幂律分布的相变现象发生,并使网络的分布更加平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干春晖  李素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康江江  林柄全  宁越敏  
选取2012—2018年苹果公司供应商数据,运用赫芬达尔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描述苹果零部件供应链空间分布特征,利用负二项回归方法检验地方粘性与全球链接两大要素的作用。结果表明:(1)苹果供应链呈现出少数城市和省域集聚性、大城市群的高度集聚性、城市等级规模的衰减性三大特征。(2)长三角和珠三角核心城市表现为同、异功能供应商区位共聚特征,一般城市和中西部的城市以单一产品专业化生产为主且表现为同功能供应商区位共聚特征。(3)苹果零部件供应链倾向于在产业开发区较多、交通便利且与全球贸易联系紧密的城市分布。供应链上游企业倾向于向经济发达且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分布,而生产成本上涨则会显著妨碍上游企业进入;外资增长会对供应链中游的企业区位选择产生负向作用;供应链下游倾向于向制造业人口较多、港口运输能力较强且参与全球贸易较多的城市区位布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龙  邓理  陈敏  
汽车产业作为江西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然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却滞后于整车产业,从而制约了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本文根据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从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两个方面探讨了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的问题,旨在促进江西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秀杰  赵小羽  司徒德蓉  
汽车产业是个高度关联的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所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直接导致汽车零部件产业核心技术缺失,汽车零部件产品技术含量低和产品档次低,严重制约着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汽车强国的发展战略。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宏观协调与指导、整合资源,构建"政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积极推进科学理性的兼并重组、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等对策建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春勋  
"国产化"的政策偏好和企业对低层次模仿战略的逆向选择,导致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的能力仅停留在适应性水平上,产品主要集中在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机械零部件方面,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零部件无力同步开发。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在于构建以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玲玲  张恪渝  冯晟昊  
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税加征清单多次涉及汽车及零部件相关产品,美国作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的第一大出口市场,贸易摩擦必然波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文章评估了贸易摩擦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影响:首先,借鉴Athukorala等(2017)分析制造业全球生产网络的方法,发现中国向美国出口汽车零部件增速(20. 0%)高于出口组装(10. 1%),而中国进口美国汽车组装的增速(35. 7%)则高于进口零部件(20. 4%);其次,运用RCA指数分析发现我国汽车零部件比较优势增速高于汽车组装;最后,借鉴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贸易摩擦政策情景下中美两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均遭遇极大损失,而美国汽车及零部件的行业产出与贸易的损失均高于中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雪玲  邓志高  
利用G-L指数、B指数、GHM法对我国1997~2006年车辆及零部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和内部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0年来该产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平均为0.44,贸易增长方式已逐渐变为产业内贸易,但却以负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说明我国车辆及零部件制造业仍然是以传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以低质产品去交换高档产品,且多样化程度低。因此,要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新产品开发,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