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58)
2023(11729)
2022(10389)
2021(9867)
2020(8388)
2019(19532)
2018(19920)
2017(38612)
2016(21216)
2015(24255)
2014(24598)
2013(24297)
2012(22429)
2011(20060)
2010(20650)
2009(19202)
2008(18373)
2007(16158)
2006(14361)
2005(12772)
作者
(62536)
(51267)
(51127)
(48716)
(32630)
(24411)
(23393)
(20330)
(19462)
(18400)
(17518)
(17126)
(16299)
(16219)
(15709)
(15696)
(15411)
(15253)
(14624)
(14568)
(12852)
(12786)
(12514)
(11622)
(11532)
(11529)
(11419)
(11367)
(10352)
(10161)
学科
(80464)
经济(80366)
管理(60458)
(56488)
(46583)
企业(46583)
方法(37900)
数学(32209)
数学方法(31869)
中国(24378)
(22415)
(21667)
(18584)
(18360)
业经(17480)
地方(15988)
(14950)
贸易(14938)
(14534)
农业(14316)
理论(14264)
(14252)
银行(14211)
(13600)
(13551)
(13182)
技术(13176)
财务(13104)
财务管理(13033)
(12952)
机构
大学(304202)
学院(302571)
管理(120002)
(116360)
经济(113572)
理学(103605)
理学院(102475)
管理学(100795)
管理学院(100253)
研究(99176)
中国(75028)
(66447)
科学(61912)
(57371)
(50524)
(47840)
财经(45751)
研究所(45449)
业大(44856)
中心(44481)
(44353)
北京(42010)
(41387)
(39671)
师范(39279)
农业(37596)
(36242)
(36150)
财经大学(33987)
经济学(33659)
基金
项目(201765)
科学(156827)
研究(149730)
基金(143992)
(124977)
国家(123904)
科学基金(105361)
社会(91217)
社会科(86235)
社会科学(86209)
(79083)
基金项目(77018)
教育(68964)
自然(68707)
自然科(66981)
自然科学(66965)
(66572)
自然科学基金(65727)
编号(63249)
资助(59855)
成果(52631)
重点(44681)
(44675)
课题(43524)
(42259)
(41512)
项目编号(39286)
创新(38626)
科研(38508)
教育部(38110)
期刊
(129328)
经济(129328)
研究(92588)
中国(60150)
学报(47564)
管理(43705)
(43064)
科学(42914)
(42888)
教育(35921)
大学(35620)
学学(33377)
农业(29886)
(25826)
金融(25826)
技术(25796)
业经(22037)
财经(21546)
经济研究(20841)
(18215)
问题(17560)
图书(16791)
理论(16079)
实践(14840)
(14840)
科技(14301)
(14245)
技术经济(14099)
现代(13798)
商业(13752)
共检索到446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翠琳  张莉  徐娜  
目前,国内外市场经济已逐步进入双审时代,但在我国如何选择整合审计主体还存在争议。本文基于我国国情和现有内部控制审计及整合审计的法规、指引及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比和博弈分析认为当前我国整合审计主体采用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不同项目组是一项明智之举。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徐亚辉  
2010年五部委联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表明在我国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已是大势所趋。本文提出对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进行整合审计,并从各方面对整合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树功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在认识技术创新基础之上改革原有的科技体制,打破惯有的发展制约,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王淅勤  潘琴花  杨前雨  
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工作经验、专业背景等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主体特征组在客户选择过程中的职业判断的比较,验证了具有不同特征的主体组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决策中存在的差异,暗示了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以及审计人员职业判断时需要的职业谨慎。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晓燕  张龙平  李晓红  
美国执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已有五年时间,并对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采用整合审计的方式。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要求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可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我国是否需要对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整合?如何进行整合?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展整合审计业务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平  戴志燕  
本文从与审计费用直接相关的主体入手,利用相关模型和数据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的类型有关。由此提出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等来解决股东缺位的问题,以及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建设和制定审计收费标准等,以期对解决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乱收费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春元  
在地方税体系中,主体税种是核心,也是完善地方税收体系的首要问题。因此,正确选择地方税主体税种,不仅能保证地方政府及时、足额和恒久稳定地取得税收收入,而且有利于省级及其以下地方政府各项职能的履行。针对我国国情,分析我国地方税收入及各重要税种收入的比重及增长率,可对如何选择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提出借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兵  陈武明  
独立审计起源于西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并且伴随着经济发展,独立审计的机制和运作模式日益完善和有效。我国独立审计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但时至今日,我国独立审计需求依然不足,审计独立性备受质疑。本文主要借鉴西方独立审计需求发展,探讨我国企业独立审计需求问题,并提出增加审计需求的若干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孟庆胜  靖树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新华  
农业经营主体或者说由谁来种地,是建国以来历次土地制度变革中的核心问题,在当下也成为了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这一问题既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又关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也关涉我国农村的社会稳定和乡村治理状况。也正是出于这一点,政府历来重视农业经营主体问题,近年来工商资本流转土地、家庭农场的发展都是在政府的扶持下兴起的。但是,不管政府扶持何种经营主体都绕不开我国农村自发形成的小农和"中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绵陛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存在一些问题,能与大型跨国公司竞争的大型企业非常少,且结构不合理;企业研发投入少,科技创新能力弱,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国有大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缺乏激励机制,而产权较明晰的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从产权约束角度看,在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选择上应着重考虑具有市场竞争力,已真正完成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国有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从内部化优势角度看,构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首先应从规模上着手,其次应培育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比较优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时现  王会金  
基于经典审计理论,提出一个体现工程特征的工程审计主体的理论框架。工程审计主体的选择是委托人的权力,委托人有三种方式来建构审计主体:一是自行设立审计机构,二是从市场上购买审计服务;三是前两者结合。委托人选择审计主体的基本原则包括独立性原则、审计质量原则和审计成本原则。在工程领域,工程审计主体包括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中介机构,不同的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下,委托人对工程审计主体的具体选择不同。当需要聘任中介机构时,中介机构选聘主体、中介机构选聘方式和中介机构费用支付方式都会影响工程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碳审计主体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碳排放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框架及碳审计主体的存在性;选择碳审计主体的基本原则;碳排放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审计主体。碳排放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审计需求者,根据审计独立性、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本三项原则选择碳审计主体,不同的碳排放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碳审计主体选择不同,政府审计机关、民间机构(包括民间审计和碳排放专业机构)和内部审计机构都有可能成为碳审计主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算法审计主体的核心问题是谁来实施算法审计,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算法审计主体的一个理论框架。算法审计主体由算法审计需求者基于三个原则来选择:一是独立性原则,要求算法审计主体独立于算法审计客体;二是成本效益原则,当算法审计主体的多种建构方案都可以保持审计主体的独立性时,要选择成本最低的组织方式;三是审计质量原则,要求算法审计主体能够提供所希望质量的算法审计,主要通过审计主体的专业胜任能力来保障。基于上述三个原则,不同的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算法审计需求者对算法审计主体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可能的算法审计主体包括具有算法审计胜任能力的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