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14)
2023(16218)
2022(13372)
2021(12251)
2020(10424)
2019(23809)
2018(23629)
2017(46468)
2016(25029)
2015(28424)
2014(28699)
2013(28363)
2012(26623)
2011(24402)
2010(24740)
2009(23386)
2008(23103)
2007(20862)
2006(18679)
2005(17079)
作者
(72894)
(60861)
(60827)
(58186)
(38882)
(28925)
(28008)
(23636)
(23028)
(22009)
(20639)
(20284)
(19358)
(19333)
(19036)
(18886)
(18165)
(17995)
(17688)
(17671)
(15382)
(14899)
(14751)
(13998)
(13965)
(13715)
(13455)
(13326)
(12277)
(12027)
学科
(122819)
经济(122694)
管理(73450)
(69206)
(55703)
企业(55703)
方法(49399)
数学(43799)
数学方法(43260)
中国(31676)
(30645)
(28886)
业经(26318)
地方(25763)
(23291)
(22413)
(21568)
贸易(21554)
(20912)
(20081)
银行(20051)
农业(20044)
(19221)
(18445)
金融(18441)
(17013)
(16915)
财务(16855)
财务管理(16810)
环境(16290)
机构
大学(369680)
学院(369663)
(164410)
经济(161010)
管理(143262)
研究(124985)
理学(121757)
理学院(120491)
管理学(118590)
管理学院(117869)
中国(97757)
(77471)
(77132)
科学(71881)
(62557)
财经(60599)
中心(58819)
(57637)
(56308)
研究所(56067)
(54617)
经济学(51201)
业大(49682)
北京(48975)
(47503)
师范(47097)
经济学院(45906)
(45519)
财经大学(44491)
(44482)
基金
项目(233466)
科学(184357)
研究(174364)
基金(169622)
(145505)
国家(144295)
科学基金(124516)
社会(111923)
社会科(106249)
社会科学(106224)
(90510)
基金项目(88265)
教育(80148)
自然(77858)
自然科(76021)
自然科学(75998)
(75791)
自然科学基金(74630)
编号(72002)
资助(70491)
成果(59982)
(52440)
重点(52182)
(51352)
课题(49099)
(48026)
国家社会(46469)
教育部(45501)
创新(44968)
人文(44564)
期刊
(188107)
经济(188107)
研究(114792)
中国(69576)
(59830)
管理(53623)
学报(50864)
(50576)
科学(47420)
(39924)
金融(39924)
大学(39314)
教育(36516)
学学(36396)
技术(33964)
农业(33617)
经济研究(30898)
财经(30568)
业经(29353)
(26406)
问题(24792)
图书(21244)
(21077)
技术经济(20255)
统计(20052)
理论(18946)
国际(18189)
(17721)
商业(17542)
(17027)
共检索到568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诸葛凯   何会涛   袁勇志  
数字经济是市场创新升级和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数字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效力提升,数字经济政策逐渐成为政府驱动经济转型的主要抓手和重要依据,探究数字经济政策的演进规律及其发展动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2000~2022年国家层面的263篇数字经济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从阶段划分、主题演进、发文单位、府际关系等多维度构建政策演进分析框架,运用量化文本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探究我国数字经济政策的演进规律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向轨迹,研究结论为:政策发文持续增加,数字经济转入发展“快车道”;政策主题能级迁跃,由基础性向多元化迈进;发文主体网络扩大,行动者分工进一步明细;府际关系逐步加深,协同模式由点到面扩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善栋  吕晓  赵雲泰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概括总结其演进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政策过程理论指导下,综合采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计量和概括总结方法,以1949—2015年期间国家层面出台的117份征地制度的政策文献为样本,对政策外部属性和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标志性政策的出台,分析不同制度环境下征地制度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征地制度的演进规律。结果表明,我国征地政策实施强度总体上呈现增大趋势,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政策主题范围不断扩大,内容关注度不断提高;就政策特别说明而言,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善栋  吕晓  赵雲泰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概括总结其演进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政策过程理论指导下,综合采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计量和概括总结方法,以1949—2015年期间国家层面出台的117份征地制度的政策文献为样本,对政策外部属性和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标志性政策的出台,分析不同制度环境下征地制度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征地制度的演进规律。结果表明,我国征地政策实施强度总体上呈现增大趋势,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政策主题范围不断扩大,内容关注度不断提高;就政策特别说明而言,制定主要是以职能部门为主,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征地制度经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调整阶段、提高阶段和深化阶段的演变,政策主题呈现从较不均衡、极不均衡到趋于均衡的演进规律。
[期刊] 改革  [作者] 宣晓伟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区域竞争模式的主导下,现阶段,区域发展在效率、公平、可持续方面的问题依然突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准确把握区域发展的国际经验和客观规律,明确界定各级政府间的权责、改变GDP至上的地方竞争模式。就具体策略而言,要消除各种限制要素流动的体制和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严格环境生态等方面的社会性规制,改变区域政策碎片化趋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米建国  金三林  
2006年,在国内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等趋势性因素,以及中央政府适时适度宏观调控、世界经济增长强劲等周期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较好增长。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因素依然较好,周期性因素将有所变化,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协依然看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萃  任弢  李江  赵培强  苏竣  
不断深入的行政体制改革使府际关系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随着科技活动复杂性的提升和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政策领域跨部门合作愈加频繁与复杂,国家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与中央其他部门的横向协同进一步增强。本研究以1978~2013年的中国中央部门联合行文的1298份科技政策文献为数据,以1978以来国务院六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作为时间节点,对科技政策领域政府部门的合作关系进行分阶段考察,绘制出不同阶段政府部门合作网络图,定量分析了不同阶段政府部门合作关系的整体网特征、局部网特征和单节点子网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科技政策府际合作在数量上呈现出由少到多的趋势,在范围上呈现出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冀  严汉平  
从两个方面对我国未来区域差距的演进趋势进行预测。鉴于国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而国家的五年规划是中央关于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因此,首先,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内容对我国几大区域未来发展的走向进行大致判断;其次,通过随机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计算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由此判断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演进趋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伟玲  王晶  
人类社会正经历由工业经济逐渐向数字经济的过渡和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再主要依赖物质材料的投入和新能源的开发,而是依赖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数字经济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带来新的资源、新的财富和新的社会生产力,同时也使人类在信息的生产、传递和消费等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关系变得日益多样化。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向"大数据化"和"云化"迈进,催生了制造业的多种新业态、新模式。今后一段时期,数字经济竞争要素将由用户流量向数据转变,数字经济推动企业由批量供给向按需生产转变,受到的监管将不断增加。为保障数字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我国应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体制、加强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强化信息产权保护、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促进全民信息意识提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武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对各类经济主体和地方政府的意义是显见的。研判这类走向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对国民经济总体远行态势的判断 ;二是依据上述判断运用宏观调控原理演绎出的政策组合 ,由此得出宏观调控政策的可能趋势 ,做到未雨绸缪。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通  肖备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虽然从"有限"发展到了"无限",以印钞放水模式超经济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但似乎很难引起本国核心通货膨胀指数(PCE)的明显上涨,其原因在于:在经济危机尤其是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的背景下,"量化宽松政策+政府纾困"模式并未很好地发挥刺激实体经济投资与消费增长的目的,纾困资金中的有些部分成为银行存款,有些部分则大规模流向国内外更有利于保值和增值的股票、房地产、金融产品、大宗商品等投资品市场,而流向对PCE有决定性影响的资金却有减少的趋势,加之大量进口物美价廉的商品,结果使投资品市场严重泡沫化,而PCE却在低位徘徊。这种状态在无限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下是不可持续的,PCE的大幅上升只是时间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亚峰  
[目的] 通过对近10年中国乡村旅游政策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从发文量、合作作者、合作机构、前沿动态、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分析该领域的动态变化及规律,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方法] 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近10年中国乡村旅游政策进行可视化文献分析,系统性剖析乡村旅游政策研究的现状、机构、热点和趋势等。[结果] 发文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合作作者之间网络密集度不高,多数作者之间的联系较为独立,个别团队之间网络连接较多;排名前三的机构中2家为科研院所,合作网络较为丰富。排名前十五的机构中,11所是高校,高校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研究前沿集中在“土地流转”、“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表现出阶段性热点转向;研究热点围绕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休闲农业、产业融合、影响因素、中国、乡土文化、新业态、文旅融合、旅游业、动力机制、旅游发展、角色感知这14个主题开展;研究趋势呈现出由宏观向微观,由学科延伸向学科跨越的发展趋势。[结论] 未来的研究中可扩展学科领域范围,如向乡村公共管理、美学、数字化乡村领域等扩展;加强作者和机构之间的合作,如加强国内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合作及高校之间的合作,尤其是东南部高校与中西部高校之间的合作;深入探索其他研究热点,如乡村青年返乡创业、乡村碳达峰、数字乡村发展等政策热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伟光  宋洪玲  
借助于相关政策设计,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各省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新动能及关键驱动力。本文以近年来不同地区出台的数字经济政策文本为对象,运用ROSTCM6.0软件对政策样本进行文本挖掘,构建PMC指数模型,并结合PMC曲面对中国数字经济政策的区域化属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政策对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在31个省(区、市)62项政策样本中,87.1%的省份其数字经济政策属于优秀和完美等级,其中,25个省份为优秀等级,4个地区为完美等级;其余12.9%为可接受等级。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省份的数字经济政策,无论是从政策性质、政策目标、政策内容等层面看,还是从政策效果等方面看,均处于较为完善的水平。未来区域数字经济政策设计在充分激发数字经济的外溢性和网络性的同时,更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技术发展特质,动态优化政策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文溥  陈永杰  
本文提出近20年来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U型轨迹假说,并予以验证。论文比较了U型轨迹与同期政府产业结构政策的关系,指出我国近20年来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各相应时期的政府产业结构政策之间,不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相反,开放市场经济中的全球化市场力量具有更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大背景下,产业结构政策是一种无效的经济政策,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则继续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不断演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源  
我国经济增长正处于周期性下行阶段,工业经济增长放缓逐步由短期向中期演变,工业经济继续在高增长基础上解决结构失衡和资源环境等约束问题已变得越来越困难。政策取向既要应对2012年的经济增长放缓,更要着眼于未来5年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大局。力争在主动可控的经济减速期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潇  
环境规制政策作用机理显示内生性政策源于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外生性政策源于环境领域的政府失灵。回顾1978—2016年环境规制政策演进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中国环境规制政策经历了从命令-控制型规制政策主导到多元化规制政策和谐共生演变。从政策目标-制度安排-政策举措-资源环境问题-规制政策的逻辑思路看,不同时期环境规制政策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指向下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环境规制政策作用机理与变迁实践的考察表明,政府在强化内生性规制政策、矫正市场失灵的同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