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84)
- 2023(17294)
- 2022(14495)
- 2021(13336)
- 2020(10945)
- 2019(25083)
- 2018(25190)
- 2017(48877)
- 2016(26312)
- 2015(29791)
- 2014(30099)
- 2013(29938)
- 2012(28162)
- 2011(25978)
- 2010(26509)
- 2009(24763)
- 2008(24277)
- 2007(21787)
- 2006(19921)
- 2005(18309)
- 学科
- 济(127551)
- 经济(127430)
- 管理(77107)
- 业(73768)
- 企(59653)
- 企业(59653)
- 方法(46752)
- 数学(40075)
- 数学方法(39641)
- 中国(36245)
- 农(32283)
- 地方(30407)
- 业经(29211)
- 财(27184)
- 学(24550)
- 制(23242)
- 农业(21697)
- 贸(21497)
- 贸易(21481)
- 银(21145)
- 银行(21106)
- 易(20766)
- 行(20406)
- 融(19919)
- 金融(19918)
- 策(18191)
- 和(18143)
- 环境(18134)
- 理论(17935)
- 技术(17478)
- 机构
- 大学(392173)
- 学院(390961)
- 济(167258)
- 经济(163587)
- 管理(152503)
- 研究(138310)
- 理学(129659)
- 理学院(128196)
- 管理学(126330)
- 管理学院(125586)
- 中国(105590)
- 京(85128)
- 科学(81320)
- 财(78055)
- 所(69992)
- 研究所(62874)
- 中心(61096)
- 财经(60896)
- 江(59307)
- 农(59170)
- 北京(55275)
- 经(55051)
- 范(53062)
- 业大(53050)
- 师范(52646)
- 经济学(50260)
- 院(49747)
- 州(48192)
- 农业(45678)
- 经济学院(44867)
- 基金
- 项目(249151)
- 科学(195609)
- 研究(187654)
- 基金(178793)
- 家(153757)
- 国家(152406)
- 科学基金(130426)
- 社会(118318)
- 社会科(112146)
- 社会科学(112118)
- 省(96522)
- 基金项目(93650)
- 教育(85288)
- 自然(81634)
- 划(80896)
- 自然科(79626)
- 自然科学(79609)
- 自然科学基金(78169)
- 编号(77822)
- 资助(74136)
- 成果(65372)
- 发(56897)
- 重点(55376)
- 部(55177)
- 课题(54174)
- 创(51032)
- 国家社会(48104)
- 项目编号(47722)
- 教育部(47555)
- 创新(47538)
- 期刊
- 济(199026)
- 经济(199026)
- 研究(127448)
- 中国(78457)
- 管理(59586)
- 财(56797)
- 学报(55186)
- 农(54659)
- 科学(52697)
- 教育(45844)
- 大学(42294)
- 融(41432)
- 金融(41432)
- 学学(39327)
- 农业(37681)
- 技术(34892)
- 经济研究(32005)
- 业经(31832)
- 财经(30349)
- 经(26024)
- 问题(25791)
- 图书(22284)
- 技术经济(20854)
- 贸(20576)
- 理论(19998)
- 现代(18841)
- 业(18833)
- 商业(18414)
- 国际(18257)
- 实践(17930)
共检索到609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利君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动能是经济新常态时期的重要任务和目标,2017年数字经济被写入政府报告中,但数字经济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我国自寻探究发展模式,由此提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路径,即"制度创新、法律建设、产业结构挑战、数字安全保护及数字素养"的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余振 秦宁
近年来,生命科学已成为前沿科研的关键领域,生物技术也逐渐深度融入医药、农业、能源、材料、化工等行业形成新兴的生物经济产业。为抢占生物经济发展制高点,美国拜登政府采用“全政府”运行机制,聚焦生物技术、生物制造和生物安全三大板块,兼顾“自强性”“专门性”“弱他性”三类政策工具,并辅之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手段,实施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在中美战略竞争和生物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将对我国生物经济相关企业以及产业的发展造成风险挑战,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融入全球生物经济网络的步伐。对此,我国可以从优化政策规划、培育壮大企业、创新发展产业、探索中美合作路径以及布局全球“朋友圈”五个方面加以应对,实现自身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生物经济 发展战略 新动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胜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主导形式。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尤其要注意区域一体化的动向,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本文从中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现象出发,在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上解释区域发展状况及其战略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发展战略 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晓红 谢兰兰
数字经济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作用。数字经济不断释放新的市场潜力,成为自主创新、贸易创新、就业创造的重要引领者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是打通堵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突破口。但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数字经济综合实力不强等短板,成为其发展制约因素。要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为重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发挥我国大市场优势扩大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发挥跨境电商平台在数字化新外贸中的作用,探索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促进政策和监管方式,加强数字经济治理国际合作,全面统筹数字经济开放发展与安全,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炎
我国作为数字经济活跃度全球第一、规模第二的经济体,从部署"互联网+"到提出数字中国,体现了政府推进数字化产业纵深化、助力数字经济横向扩展的政策决心。新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存在软肋,亟需通过对全球数字战略部署趋势与主要发达国家数字战略分析,寻求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文献分析与政策对比研究,对数字化进程的逻辑与数字经济的概念进行解析,在此框架下比较OECD各成员国数字战略部署趋势,分析我国与德国、美国和日本具体的"3+1"数字战略结构,最后根据我国当今数字经济发展特点,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探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祝海波 尹少华
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是湖南在新世纪的必然选择,湖南的经济在向生态经济转变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优势:优越的地理环境、良好的生态和物种多样性、蓬勃发展的旅游业、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储备以及发展的良好趋势。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人口压力大、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和环境治理保护方面的不足。所以必须在此基础上从整体规划、培养生态意识、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环保产业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制定出湖南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发展战略 对策建议 湖南经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蓉蓉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放缓、结构升级及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新常态阶段。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动能是经济新常态时期的重要任务和目标,而发展数字经济则是目前最优的经济发展模式。2017年数字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示着数字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之后的又一新型社会经济发展形态,已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但数字经济模式属于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尚无一个完整的发展参考体系,需要我国自寻探究发展道路。由此,本文在研究数字经济内涵及其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基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和国外发展战略提出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具体发展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戎文佐
复关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戎文佐"复关"也就是恢复中国作为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是中国积极参加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的一项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正式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战略措施。在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中.我们必须从中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大勇 李安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亚平
从现在起的未来15年,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设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的长远目标是:基本完成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任务,力争跻身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之列。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我们就有可能以此为契机,迈上进入成熟工业化国家的台阶,否则,就将延缓工业化进程,丧失赶上世界现代化潮流的机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亚平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王亚平从现在起的未来15年,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设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的长远目标是:基本完成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任务,力争跻身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之列。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我们就有可能以此为契机,迈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王建与80年代比较,我国经济进入90年代后发生了一系列的转折性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随储蓄率的持续上升,重工业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年平均达到12%,比整个80年代提高了3个百分点,出现了加快发展趋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董锁成
一、西部经济地带的多重属性 (一)地域空间与地理位置的二重性。西部地区(笔者按:本文的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四川、西藏、云南、贵州、广西等11省区)。疆域辽阔、空间广袤,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0以上,但人口仅占全国的3/10,可谓地旷人稀。仅此而言,似乎西部的国土可为经济活动和生产力布局提供广阔的空间。但是,西部大面积的戈壁沙漠、崇山峻岭以及号称“世界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联合课题组 刘东涛 秦广生 孙兰玉 刘伯德 王永治 徐国弟 常修泽 孙鸿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德明
一、战略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 90年代下半期和21世纪初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目标是实现国民经济的工业化。这一目标的提出,是以邓小平同志在70年代末所提出的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为依据的。当时,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在80年代翻一番,在90年代再翻一番,在21世纪中叶赶上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