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2)
- 2023(16817)
- 2022(14455)
- 2021(14027)
- 2020(11678)
- 2019(27128)
- 2018(27175)
- 2017(50510)
- 2016(28393)
- 2015(32809)
- 2014(33206)
- 2013(32607)
- 2012(30895)
- 2011(28430)
- 2010(28894)
- 2009(26834)
- 2008(26464)
- 2007(23612)
- 2006(21375)
- 2005(19854)
- 学科
- 济(124082)
- 经济(123951)
- 管理(74644)
- 业(67818)
- 企(54134)
- 企业(54134)
- 方法(50148)
- 数学(43678)
- 数学方法(43128)
- 中国(40029)
- 农(30786)
- 学(28546)
- 财(27361)
- 地方(25715)
- 制(24517)
- 教育(24380)
- 业经(24366)
- 贸(23818)
- 贸易(23803)
- 易(23137)
- 理论(20702)
- 银(19958)
- 银行(19912)
- 农业(19806)
- 行(19144)
- 融(18852)
- 金融(18850)
- 和(18246)
- 环境(17560)
- 技术(16342)
- 机构
- 大学(419926)
- 学院(411256)
- 济(170584)
- 经济(166696)
- 管理(151219)
- 研究(151181)
- 理学(128486)
- 理学院(126893)
- 管理学(124633)
- 管理学院(123867)
- 中国(111878)
- 京(92951)
- 科学(90216)
- 财(79356)
- 所(78284)
- 研究所(70515)
- 中心(66350)
- 农(63736)
- 范(62621)
- 财经(62352)
- 江(62203)
- 师范(62148)
- 北京(61133)
- 经(56527)
- 业大(56364)
- 院(53739)
- 经济学(52545)
- 师范大学(50757)
- 州(50064)
- 农业(49615)
- 基金
- 项目(260428)
- 科学(203847)
- 研究(196728)
- 基金(186034)
- 家(161383)
- 国家(159957)
- 科学基金(134467)
- 社会(122091)
- 社会科(115346)
- 社会科学(115314)
- 省(99332)
- 基金项目(96958)
- 教育(94997)
- 划(85841)
- 自然(84253)
- 自然科(82189)
- 自然科学(82166)
- 编号(81581)
- 自然科学基金(80682)
- 资助(78174)
- 成果(70874)
- 部(60044)
- 重点(59346)
- 课题(59040)
- 发(57057)
- 创(52652)
- 教育部(51749)
- 大学(49892)
- 项目编号(49668)
- 国家社会(49543)
- 期刊
- 济(198958)
- 经济(198958)
- 研究(139699)
- 中国(89702)
- 教育(69599)
- 学报(64073)
- 财(58670)
- 科学(58547)
- 农(58414)
- 管理(57501)
- 大学(48943)
- 学学(44318)
- 农业(40747)
- 融(38969)
- 金融(38969)
- 技术(37834)
- 财经(31988)
- 经济研究(31719)
- 业经(28705)
- 经(27574)
- 问题(26176)
- 图书(23886)
- 贸(23754)
- 国际(21293)
- 业(21213)
- 理论(20723)
- 技术经济(20531)
- 世界(19829)
- 坛(18642)
- 论坛(18642)
共检索到650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志民 王云鹏
本文通过对中国教育经济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首届教育经济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的相关分析,从中管窥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教育经济学在研究内容上较为重视微观研究、方法上侧重实证研究、性质上倾向实践研究、研究队伍上层次不断提升,这些特征恰恰也蕴藏着其诸多不足与尚待完善的空间。笔者认为,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必须更加关注教育经济领域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建构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应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更加重视探索教育经济学独特的研究方法论、培育我国教育经济学派,以提高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学术年会 研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红梅
对广大读者而言,教育经济学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课题。实际上,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经济学现象的学科,本质上是利用经济学原理来解析教育管理与教育活动的发展。教育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国内的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还不普遍。因此,对国内学者来说,教育经济学略显陌生。但是在国际领域,尤其是在英、德、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中,教育经济学是一个经典学科,国外的研究已较为成熟,有着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模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叶庆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如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是当前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命题。2023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聚焦教育强国建设主题,围绕教育强国建设的内涵与路径、教育强国建设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育强国建设与中国特色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等议题开展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会议提出,教育强国兼具目标和手段的双重内涵,而实现共同富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本水平是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有效路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依托,提升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水平,需对学龄人口规模及结构进行科学预测,重点解决好县域和特大超大城市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和构建高质量课外服务体系问题,重视新型研究型大学的资源需求和资源配置方式。中国特色教育经济学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构成,着力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经济学“三大”体系,探索中国特色教育经济思想,做面向田野、面向实践的真研究,是中国特色教育经济学发展的根本方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平水 王雪娟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教育经济学教材内容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在重视宏观研究,介绍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始注重专题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在借鉴国外教育经济学内容体系的同时,注重体现中国特色,重视学科的本土化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的教材建设应注重概念体系条理化、研究视角多样化、研究领域丰富化。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教材内容体系 教材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红英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教育学和经济学交叉的边缘科学,主要研究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领域里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加强教育经济学理论建设,营造活泼的学术氛围,开拓研究视野,构建教育经济学学科教学方法论体系,对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由范先佐编写的《教育经济学新编(第四版)》一书,对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首先,作者论述了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对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基本内容、主要问题、研究方法,以及学习和研究教育经济学的意义等,都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教育与经济 教育经济学理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闵维方
本文简要回顾了教育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着重指出了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当前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包括教育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怎样更科学合理地配置和更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解决好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问题,促进和改善教育公平,以及教育国际化的成本效益分析。文章指出了这些问题的性质,科学回答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研究这些问题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教育与经济发展 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公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桂荣
中国教育经济学话语体系虽然只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但它在教育学话语体系中已经取得重要地位。它有丰富的话语分支,包括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教育投资和教育财政、教育成本和收益、教育制度变革和创新、教育资源利用和效益。这些话语分支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它们的发展变化中可以归纳出教育经济学话语体系有如下特征:话语者的专业性、话语主题的时代性、话语表述的实证性、话语性质的应用性、话语观点的争鸣性。展望未来,方了进一步提高话语体系的品质,教育经济学研究必须在研究态度、理论基础、內容方法等多方面加以改进。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肖利宏
本文在回顾与评价教育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特点,探讨了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
中国 教育经济学 研究 特点 理论贡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杜育红 张喆
2015年6月12~1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主办的201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计370余人到场参会,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教育部财务司综合处魏秦歌处长、美国斯坦福大学Scott Rozelle教授、《教育研究》主编高宝立研究员和分会第七届理事长王善迈教授、副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叶庆娜
2016年6月17~1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主办、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201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在山东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92所高校从事教育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3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教育经济学会理事长杜育红教授到会并致辞。本次会议以"经济转型与教育改革"为主题,通过大会主题报告、分会场发言、提问、回应等形式,进行深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宁本涛
本文从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进展、研究范式、研究价值以及学科性质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反思,认为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科学特质与人文特质的统一。如果仅仅将教育经济学视为一门依赖于数理逻辑的科学,离开其它学科有关人类行为问题如人情、伦理研究的帮助,必将使教育经济学囿于自身狭小的经济天地,而难以实现经济最大化的目的。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方法论 反思 科学与人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育红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中国教育经济学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将之划分为萌芽期、初创期与发展期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分析了该阶段教育经济学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的进展,归纳了每一阶段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分析了当前教育经济学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关于教育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社会服务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桂荣
中国教育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开放耦合。改革开放30年之际,中国教育经济学也迈进了"而立之年"。本文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为研究依托,系统分析中国教育经济学从创生、兴起,到繁荣、成熟等发展阶段的研究内容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动。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教育经济学 学科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晓宇 麻嘉玲
中国的教育经济学是在改革开放后产生发展的交叉学科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开端良好,发展迅速。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4%的研究为代表,中国教育经济学在以学术研究支持和推动国家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呈现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也引领推动了整个教育学术领域的科学化,为教育学和经济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丰富的知识贡献。展望未来,中国的教育经济学一方面要更紧密地结合教育实践,另一方面需要继续提高研究质量,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做出更多重要贡献。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学科发展 改革开放40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