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1)
2023(8443)
2022(6902)
2021(6904)
2020(5982)
2019(14063)
2018(14474)
2017(26642)
2016(16031)
2015(18659)
2014(19024)
2013(17927)
2012(16753)
2011(15562)
2010(16620)
2009(15154)
2008(15116)
2007(13902)
2006(12766)
2005(11744)
作者
(45263)
(37591)
(37046)
(35904)
(23970)
(17969)
(17049)
(14422)
(14335)
(13855)
(12893)
(12744)
(12168)
(12114)
(11803)
(11650)
(11373)
(11117)
(11094)
(10920)
(9960)
(9489)
(9299)
(8745)
(8688)
(8662)
(8536)
(8456)
(7737)
(7579)
学科
(54139)
经济(54080)
管理(36554)
(33201)
方法(27071)
(25947)
企业(25947)
数学(24490)
数学方法(23828)
中国(23082)
教育(22932)
(16257)
理论(15017)
(14288)
(12827)
(12427)
教学(12017)
(10720)
业经(10710)
银行(10684)
(10564)
贸易(10551)
(10303)
(10289)
农业(9896)
技术(8780)
(8747)
金融(8745)
(8531)
地方(8431)
机构
大学(227850)
学院(223048)
(78908)
研究(78499)
经济(76728)
管理(76114)
理学(64253)
理学院(63415)
管理学(61622)
管理学院(61202)
中国(55281)
(51292)
科学(47840)
(40509)
(40300)
(40172)
师范(39864)
(37213)
教育(37086)
研究所(36619)
(35392)
中心(34664)
北京(34019)
师范大学(32232)
业大(31338)
财经(31113)
(29663)
技术(29510)
(27968)
(27923)
基金
项目(135244)
科学(105251)
研究(104944)
基金(91733)
(79582)
国家(78800)
科学基金(65089)
社会(60472)
教育(58649)
社会科(56880)
社会科学(56864)
(55194)
(48852)
编号(46869)
基金项目(46566)
成果(42293)
自然(41322)
自然科(40353)
自然科学(40338)
资助(40033)
自然科学基金(39563)
课题(36637)
重点(32417)
(31413)
(30422)
(29466)
项目编号(27945)
(27879)
规划(27329)
教育部(27252)
期刊
(90683)
经济(90683)
研究(78542)
教育(64065)
中国(55519)
学报(34546)
(32341)
科学(30511)
(29465)
管理(29289)
大学(27261)
技术(25494)
学学(23733)
农业(22014)
(21129)
金融(21129)
职业(17034)
财经(15472)
业经(14943)
经济研究(14308)
(13297)
图书(12644)
统计(12237)
问题(12197)
(11702)
论坛(11702)
(11385)
技术教育(11043)
职业技术(11043)
职业技术教育(11043)
共检索到355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景晓娜  
我国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已有十余年的历史,成果卓著,但也出现了一些模式运行中的问题。基于对存在于培养目标、课程定位、师资队伍、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问题的反思,提出可行的改进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栋  
职教领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于2016年正式开展。从学历提升到兼具职业教育与师范教育双重特点的中职师资培养探索是职教领域教育硕士学位设置的政策背景,强调教育理论、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问题导向和工学结合原则的人才培养过程,采取定期过程考查和学位论文答辩形式的人才培养考核标准构成了《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结合试点院校的人才培养实践案例发现,生源构成、课程设置以及学位论文的内容要求是职教领域教育硕士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建银  
在分析教育硕士多样化培养模式政策的形成过程和原因的基础上,按照政策公平、规格一致、保证质量、统一衔接以及平稳过渡等原则,构建了更为合理、可行的我国未来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制度框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孟一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素养并能创造性地从事国际商务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我国新增了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本文简要分析了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必要性,探讨了该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需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建立科学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对接,等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郑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会计人才特别是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倍增,对其能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设置MPAcc的初衷主要是为会计职业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但是,由于受到研究生教育"重在学术创新能力"的惯性思维影响,加上MPAcc教育开展时间较短,资源和经验都相对缺乏,导致现行的培养模式存在不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元海  查诗晨  
职教领域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定位有其特殊性,而其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又面临众多现实困境,因此需要由多元主体共同来完成,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试点院校,相关的行业企业以及职业院校,这些主体形成了职教领域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共同体。职教领域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共同体应努力通过培养主体的协同化、课程设置的融合化、导师队伍的团队化和考核评价的多元化来保障共同体的高效运行,以实现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广军  唐继卫  
以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26所"特需项目"高校为调查对象,以项目《中期考核总结报告》为主要文本,调查分析了这些学校工程硕士人才的培养特色。调查表明:"特需项目"高校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为起点发展研究生教育,以"服务需求"为导向找准工程硕士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应用型高校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国际化培养、奖助体系等多方面初步形成了适合校情的培养特色。指出这些高校在招生就业和实践环节、服务需求与质量保障等方面需要改善和提高,并对其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青  闫思  
在英国政府的教育新政指导下,高等教育研究部门、博士研究生本人、学校和管理团队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共同为博士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负责,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学力能力,并将这种能力与雇主所需要的可转移技能和可雇佣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本文系统阐述了英国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最新变化及特点,旨在对我国的博士人才开发与培养予以某些启示,从而激发更多学者和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度思考和关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斌  
在全球化背景下,南京审计大学积极开创审计硕士国际化培养路径,对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创新改革,以相关学院为依托,形成“两化双向”的国际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整体制度设计。“两化”指“师资队伍国际化”与“合作伙伴全球化”,“双向”包括培养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和培养国内国际审计方向研究生。在此基础上,从审计实务、国际准则、全球视野等层面构建了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国际化研究生审计课程体系,并通过实践验证取得了先行试点的效果,为国际化审计人才供给与储备提供了持续有力的保障,也为全球治理贡献了自己的审计力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永泽  赵合喜  
作为我国高校会计研究生学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教育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会计研究生学位类型单一、培养模式单一的状况,丰富和发展了我国会计研究生教育制度。但随着会计硕士招生规模扩大和结构的变化,会计硕士培养模式也需要创新。培养单位应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考核与学位论文评价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以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的目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文焱  何太平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取得成功,必须探索出有学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体现在指导思想、培养方式、培养体系、组织形式、培养基地和管理机制等几个方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敏  隋国成  
面对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分化现象,大学谋求变革当前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成为必然选择,"U-T-S"协作型教师专业化道路成为大学与中小学联动发展的理性选择。通过创设大学、地方教育研训机构与中小学的协同发展机制,"U-T-S"联合培养模式促进了理论、实践和指导的"三融通"。但"U-T-S"联动培养模式的全面实施受到变革意识和变革资源准备不足、变革各方内在文化冲突以及深度参与的缺少等诸多困境的制约,需要积极探寻各主体联动协作的利益契合点、建立平等互惠的"变革型伙伴关系"、打破三方制度壁垒并建立长效联动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红杰  谢香兵  
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智能化技术正在对所有行业和企业进行重塑,“上云用数赋智”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在阐释数智化内涵和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根据现有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培养具有数据分析能力、智能决策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财务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数智融合及技术创新拓展为主线,构建了数智化背景下的会计专业硕士课程体系,提出在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中,将目前选修课中的新技术模块的部分课程列入必修模块,或作为理实合一课程嵌入传统财会理论课程之中,并以四门数智化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希望为数智化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卞地诗  
阐述了美国高校新闻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媒体融合技能等方面的做法及其对我国新闻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玉良  朱敏  易继明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教育部决定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教发〔2009〕4号)基础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教发〔2009〕6号),并对招生细则和调剂政策作出了详细规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