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7)
2023(11297)
2022(9918)
2021(9770)
2020(8127)
2019(19172)
2018(19484)
2017(36914)
2016(21136)
2015(24358)
2014(24997)
2013(23966)
2012(22238)
2011(20268)
2010(20577)
2009(18310)
2008(17716)
2007(15661)
2006(13968)
2005(12401)
作者
(59132)
(48324)
(48222)
(46056)
(30797)
(23244)
(22130)
(19068)
(18706)
(17653)
(16702)
(16032)
(15363)
(15248)
(14973)
(14906)
(14646)
(14353)
(13948)
(13924)
(12347)
(12060)
(11650)
(11170)
(11061)
(10848)
(10824)
(10797)
(9721)
(9579)
学科
(73607)
经济(73526)
管理(53761)
(50948)
(40729)
企业(40729)
方法(35425)
数学(30995)
数学方法(30613)
中国(26563)
教育(23428)
(21586)
(18383)
(17582)
理论(17227)
业经(15764)
(14873)
地方(14321)
农业(14022)
(13946)
贸易(13939)
(13569)
技术(13138)
教学(12654)
(12365)
银行(12333)
(12208)
(11793)
环境(11258)
(11129)
机构
大学(297229)
学院(293297)
管理(112611)
(107265)
经济(104541)
理学(97319)
研究(97053)
理学院(96171)
管理学(94490)
管理学院(93924)
中国(67480)
(65215)
科学(59227)
(50708)
(48714)
师范(48419)
(48195)
研究所(43821)
(43515)
中心(43330)
(42671)
北京(42512)
业大(41698)
财经(40899)
教育(40015)
师范大学(39563)
(37049)
(35717)
技术(35417)
(34893)
基金
项目(194099)
科学(152060)
研究(151640)
基金(135318)
(115789)
国家(114643)
科学基金(97456)
社会(89969)
社会科(84791)
社会科学(84768)
教育(77321)
(77267)
基金项目(72249)
编号(66824)
(66557)
自然(61964)
自然科(60413)
自然科学(60399)
自然科学基金(59275)
成果(57021)
资助(55900)
课题(48156)
(44698)
重点(44012)
(41809)
项目编号(40565)
(40109)
(39683)
教育部(38925)
规划(37804)
期刊
(117011)
经济(117011)
研究(97069)
教育(67751)
中国(60766)
学报(42163)
管理(39747)
科学(38712)
(38370)
(35611)
大学(33038)
技术(30718)
学学(29339)
农业(26818)
(24023)
金融(24023)
业经(19862)
财经(19284)
经济研究(17813)
职业(17680)
图书(17359)
(16294)
问题(15894)
理论(15232)
实践(14123)
(14123)
(13531)
论坛(13531)
技术经济(13165)
科技(13056)
共检索到434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明全  时花玲  王艳玲  
专业学位教育强调实践性,但我国现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体现实践性,主要表现为在课程结构中理论类课程过多;课程内容的理论化倾向比较突出,不利于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需要做出适当调整,如减少理论性课程,增加教学实践课程;调整公共必修课程的比例与课程内容;增加专业选修课的比重,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静  
全日制数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对象具有数学专业知识结构良好、文化知识接受能力较强和数学教学实践经验不足的特点。其培养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性、临床性和创造性数学教师素养形成;其课程设置原则,有转化原则和结合原则;其课程设置,从构想到安排,应体现科学性与合理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章泉  王洪松  
随着首批教育硕士生进入学位申请和论文答辩阶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第一个周期即将结束。笔者结合试点工作 ,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及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的原则和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曹莉  
通过对16所翻译硕士培养单位的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别不明显、课程结构不合理、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市场需求、MTI培养单位之间的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莉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般要考虑社会发展、教师自身发展、教育科学发展等方面的需求。针对当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存在的课程资源供给有限、课程内容滞后、课程评价标准单一以及通识课程比重低等共性问题,提出扩大课程资源,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优化课程结构,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双方互评机制的建立;适应学生未来发展,努力开设通识课程等改进之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炎芳  但昭彬  
教育硕士教师须以理论的实际运用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体现专业学位教学的特点。目前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不尽合理 ,个体、群体教师素质存在差距。因此 ,建立主体交互式培训体系和专兼职结合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母小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建荣  王建初  
从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高层次职教师资培养的迫切性和现有的职教师资培养情况的角度阐述了设置"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认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发展已具备了开展"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条件,同时提出了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几条实施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邓光平  
指出从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的角度看,目前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政策本身还存在诸多缺陷,如政策目标不准确、政策措施不配套、政策资源不足等。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教育硕士制度的持续创新与完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秦和平  
工科研究生教育中设置硕士专业学位的思考秦和平江泽民同志在交通大学100周年校庆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不仅是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和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靳春泓  衡旭辉  韩春霞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1995~2008年期间公开发表的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论文,从文献分布、作者分布、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作了统计分析,描述了十余年来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启亮  
作者主张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在全面关照学科专业、教育专业、教师道德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学生的实践基础,规范理论,开放实践,拓展课程的“课堂之外”,把高校学术环境、学生自学研究纳入课程,重视师生参与创新课程,重视课程设计的国际化延伸,重视反观本土化和建设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世厚  
从学位设置、培养目标、入学标准与考核方式、专业方向、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方面,介绍了英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并分析了其特色与经验,对改善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马海群  周丽霞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从1993年开始,其评价形式是由教育部进行专业评估,评价指标体系相对稳定,不同专业之间没有太大区别,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确定的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该评价指标比较具体,可以从更微观层面把握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的教育质量现状,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革和提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飞  车丽娜  
美国教育硕士培养具有鲜明的特色,表现在将教育硕士培养纳入教师专业发展大背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形式多样的教育硕士专业和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开设灵活多样的教育硕士课程,建立优质师资队伍等。其对我国教育硕士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教育硕士培养应体现教师的专业性,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应充分尊重市场需要,为社会提供亟须人才;教育硕士培养应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智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博士招生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