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3)
2023(12693)
2022(10577)
2021(9717)
2020(8003)
2019(17999)
2018(17810)
2017(33142)
2016(18765)
2015(20835)
2014(20676)
2013(20266)
2012(19324)
2011(17957)
2010(18414)
2009(17168)
2008(16596)
2007(15256)
2006(14083)
2005(13058)
作者
(54679)
(45796)
(45249)
(43359)
(28847)
(21761)
(20588)
(17496)
(17491)
(16197)
(15763)
(14914)
(14815)
(14557)
(14206)
(14154)
(13465)
(13380)
(13226)
(13030)
(11697)
(11495)
(10986)
(10523)
(10425)
(10241)
(10070)
(9903)
(9154)
(8899)
学科
(91486)
经济(91405)
管理(48664)
(42988)
方法(33833)
(31969)
企业(31969)
数学(30195)
数学方法(29999)
中国(29794)
(21135)
教育(20472)
(19762)
(19638)
地方(19457)
业经(16487)
(16389)
(15272)
贸易(15261)
(14817)
农业(14259)
理论(13425)
(13322)
银行(13281)
地方经济(13167)
(12808)
(12666)
金融(12665)
环境(12036)
(12005)
机构
大学(284198)
学院(276045)
(122176)
经济(119858)
研究(101461)
管理(96153)
理学(82108)
理学院(81061)
管理学(79754)
管理学院(79187)
中国(71504)
(60379)
(58140)
科学(57975)
(51643)
研究所(46499)
财经(45843)
(44446)
(44228)
师范(44063)
中心(43195)
(42539)
(41652)
经济学(40347)
北京(39290)
业大(38011)
经济学院(36350)
师范大学(36157)
(35364)
农业(34668)
基金
项目(170721)
科学(135112)
研究(128146)
基金(123322)
(107822)
国家(106809)
科学基金(89439)
社会(84488)
社会科(80006)
社会科学(79988)
(65312)
教育(64456)
基金项目(63701)
(57361)
自然(54017)
自然科(52737)
自然科学(52719)
自然科学基金(51824)
编号(51773)
资助(50047)
成果(45247)
(40146)
重点(39728)
(38638)
课题(38312)
国家社会(35345)
教育部(35253)
(35012)
人文(33271)
(32869)
期刊
(139820)
经济(139820)
研究(99997)
中国(59380)
教育(52950)
学报(44764)
(43504)
(38891)
科学(37930)
管理(34945)
大学(34509)
学学(31076)
(25837)
金融(25837)
农业(25801)
财经(25155)
经济研究(24738)
技术(24675)
(21863)
业经(19888)
问题(19232)
(16071)
图书(14921)
技术经济(14753)
统计(13726)
国际(13550)
理论(12896)
商业(12848)
(12772)
(12598)
共检索到435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弟海  陈理子  张晏  
有关中国教育回报率的多数经验研究都认为,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本文认为,现有研究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因为它们未考虑到人力资本在公私部门间的配置结构变化对教育回报率的影响。由于教育人力资本在公私部门间的生产能力存在差异,它在部门间配置结构的变化会影响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利用2000-2010年中国跨省面板数据,通过公共部门工资溢价来刻画人力资本在公私部门间配置结构的变化对教育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重新估计了中国教育水平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研究表明,如果剔除人力资本在公私部门间配置结构的影响,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我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同其他国家差异不大。本文还对我国不同省份间教育的产出效应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各地区教育产出弹性的差别不大,但教育的边际产出差异巨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弟海  陈理子  张晏  
有关中国教育回报率的多数经验研究都认为,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本文认为,现有研究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因为它们未考虑到人力资本在公私部门间的配置结构变化对教育回报率的影响。由于教育人力资本在公私部门间的生产能力存在差异,它在部门间配置结构的变化会影响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利用2000-2010年中国跨省面板数据,通过公共部门工资溢价来刻画人力资本在公私部门间配置结构的变化对教育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重新估计了中国教育水平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研究表明,如果剔除人力资本在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颖  宋玉霞  刘根节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分析我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探讨现阶段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新规律,以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英章,孙崎岖  
本文运用最新发展的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方法对1952-1998年的我国教育投入在实际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我国教育投入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在长期内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实证结果肯定了教育投入在我国实际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为我国的教育投入政策提供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熊俊顺  
一、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计量模型随着现代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对经济的推动及加速效应已越来越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同。但是,由于教育本身的特点及其经费投入产出关系并不像工业农业等部门的生产那样可以直接统计和测量,教育的经济效益、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贡...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洪天  
库伯———道格拉斯函数是国际上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计量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 ,但它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 ,本文尝试对其不足进行修订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晔  黄承键  
本文利用1996-2006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1996-1999、2000-2006年2个时间段、东中西3个不同区域预算内教育经费对GDP增长贡献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其贡献率高于固定资产的贡献率;2、在1996-1999年与2000-2006年2个时间段内,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3、分区域来看,教育产出弹性呈现出由东到西递减的过程。本文对上述实证结果给予了解释,并在增加教育总支出、促进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上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玲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还比较低。文章利用静态指标体系计算了我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贡献度;通过建立动态回归模型进一步证明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然后从教育投资总量、教育投资结构和教育投资效益三方面详细剖析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低贡献水平的成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杭永宝  
1993—2004年间中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高职、本科以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55%、0·643%、0·453%、1·859%、4·038%、1·922%。总体上,中国教育事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因此,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行政推进力度,加快教育整体发展;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体系的同时,努力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提高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匹配性;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贡献率;进一步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平衡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育理性消费,实现高中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傅志明  许晓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翠香  方峥  方行明  
运用CHIP2007数据,研究整个工资分布上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之间的工资差异及影响因素,发现控制部门选择内生性后,公共部门存在工资溢价现象且溢价在中低位更为突出。造成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之间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禀赋效应,特别是部门间接受高等教育的员工比例差异。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解决高等教育选择内生性后的分解结果显示,两部门之间的工资差异在分布上呈逐步缩小趋势,禀赋效应和高等教育差异的解释力更强。利用工具变量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发现,高等教育回报率随分位数增加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肖利宏  
本文在回顾与评价教育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特点,探讨了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贡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骁  徐浪  
对教育及高等教育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数量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通过实证分析,可对教育贡献率的计量方法作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正,从数量分析角度进一步论证“科教兴国”和“教育是立国之本”的根本观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两阶段人力资本积累模型,考察公共教育支出规模、结构和高等教育可获取性对不同教育背景的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熟练和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供给和相对效率的影响,揭示出公共教育政策对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溢价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省份经济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地方公共教育投入政策并未充分发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且不利于缩小劳动力工资差异;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基础教育倾斜将更好地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也有利于降低人力资本溢价水平,但后一种影响并不显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支出和高等教育支出政策对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溢价水平的影响总体上较为模糊;高校扩招政策有助于降低人力资本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