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1)
2023(7308)
2022(6195)
2021(6117)
2020(4932)
2019(11665)
2018(12001)
2017(22683)
2016(13227)
2015(14876)
2014(15193)
2013(14232)
2012(13260)
2011(12401)
2010(12986)
2009(12354)
2008(12352)
2007(11195)
2006(10548)
2005(9904)
作者
(33654)
(27636)
(27475)
(26782)
(17742)
(12914)
(12891)
(10707)
(10457)
(10303)
(9216)
(9106)
(8975)
(8854)
(8765)
(8713)
(8289)
(8186)
(8135)
(8112)
(7303)
(6856)
(6617)
(6396)
(6370)
(6341)
(6276)
(6252)
(5490)
(5472)
学科
(42670)
经济(42614)
管理(33761)
(30709)
(24903)
企业(24903)
中国(20795)
教育(20425)
方法(15854)
(14950)
(14836)
(14135)
数学(13953)
数学方法(13737)
(10574)
银行(10572)
理论(10454)
(10220)
(10208)
业经(9959)
(9830)
(9791)
贸易(9785)
(9615)
(9068)
(8982)
税收(8671)
(8605)
(8601)
金融(8601)
机构
大学(180598)
学院(178475)
(72743)
经济(70911)
研究(64543)
管理(62490)
理学(52088)
理学院(51488)
管理学(50735)
管理学院(50341)
中国(46994)
(40565)
(39861)
科学(33377)
(32699)
师范(32577)
教育(31936)
(31816)
财经(29770)
(29486)
研究所(27970)
中心(27610)
北京(27230)
(26861)
师范大学(26344)
(23178)
(23006)
经济学(22147)
财经大学(21719)
(21091)
基金
项目(98990)
研究(85861)
科学(79017)
基金(67423)
(55392)
国家(54719)
社会(51655)
社会科(48611)
社会科学(48603)
教育(47109)
科学基金(46121)
编号(39158)
(38748)
成果(36513)
(34424)
基金项目(33410)
课题(30348)
资助(28361)
(25995)
自然(25486)
(24742)
自然科(24740)
自然科学(24732)
自然科学基金(24286)
(24034)
项目编号(23589)
重点(23186)
(22972)
规划(22799)
教育部(22288)
期刊
(88476)
经济(88476)
研究(73433)
教育(54790)
中国(46009)
(30296)
管理(24447)
(22641)
金融(22641)
(19171)
技术(18610)
科学(17758)
学报(17573)
大学(15539)
财经(15228)
业经(14889)
经济研究(14680)
职业(14045)
(13152)
学学(12673)
农业(12601)
问题(11781)
(11033)
(10017)
论坛(10017)
国际(9432)
理论(9138)
技术教育(8938)
职业技术(8938)
职业技术教育(8938)
共检索到300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西云  黄甫全  
运用政策变迁的多源流理论分析发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政策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1977年至1998年的"知识成才"阶段,起源于"文化大革命"对教育造成的严重后果,以邓小平主持下恢复全国高考为标志,教育政策注重人才选拔,突显国家主义价值诉求;1999年至2009年的"素质育才"阶段,起源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困境,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标志,教育政策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彰显大众主义价值取向;2010年以来的"素养育人"阶段,起源于新时期青少年成长的时代难题,以"立德树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本文从政党理念和意识形态入手,对变化中的英国教育政策和改革作出整理和分析,探讨不同政党意识形态的相互继承与批判以及政党内部不同理念的争论及其对教育政策的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谌启标  
一直以来,美国政府不断改革教师教育政策,致力于提高学生学业成就。近年来,美国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改革政策,出台有关法案、报告和计划。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政策文本包括:《转变教学:连接专业责任与学生的学习》、《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奥巴马政府教师教育改革与改进计划》、《"RESPECT"计划:构思21世纪的教学职业》和《教师准备改革法案》等。当前,美国教师教育改革政策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政治驱动、标准本位、合作伙伴和效能导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鹤进  
教育发展改革的多年历程表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全面推进,不仅要依靠教育自身的不懈努力,还需要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寻求外部社会有力而系统的支持。本文在教育改革面临严峻挑战的现状出发,从"政府职能""教育界自身""民间力量"以及"舆论的影响"四个方面对影响教育改革的外部支持系统进行研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解决的基本思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长  时龙  连秀云  王北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素平  
研究我国教育改革30年来的教育权的结构与分配,可将其概括为纵向上的中央集权制与横向上的有限分权制交织而成的综合体。我国教育立法权由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共同行使,中央层次的教育立法进展较快,地方立法尚待发展。教育行政权的结构为中央集权型,但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与学校之间又存在不同类型或程度的分权,集权与分权的特质并存于教育改革当中。教育司法权主要由地方人民法院行使,功能虽发挥较晚,但对教育法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待进一步拓宽介入范围并处理好与学术权的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海生  
办教育特区初步设想──我国教育改革与相关领域配套赵海生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所建立的经济特区,对经济改革具有很大的探索和示范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起步较晚,速度也慢。我认为,办教育特区将会加快和深化教育改革。办教育特区,就是要划定某地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俞嘉怡  荀渊  
自新中国建立至今,从以师范教育概念为核心到以教师教育概念为核心逐步构建而成的教师教育体系呈现出的一个核心特征是:从数量需求导向逐步转向到质量要求导向,由此也带来了教师教育发展及其政策的重心转换。当前的教师教育改革,应该将构建完善的教师市场作为首要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岩  
教育督导主要是从教育工作本体出发,针对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所进行的指导、监督、评价以及检查等。对于教育督导来说,如何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是当前教育督导自身的改革目标,同时也是教育资源合理运用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从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当前现状和发展历程等进行分析,进一步找出可以被我国教育作为参考和指导的有效方略。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程天君  
新中国60年来的教育经历两大时期:前30年间的重大教育改革多由政治统领,后30年间的重大教育改革则常以经济主导,其间更有政治、经济双重取向的改革,可统称为作为政治—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反思历史经验与存在问题,并着眼当前和未来时期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文化强国等治国理念的推行以及我国教育主要矛盾的转变,可提出"教育改革的转型"之命题,即从"作为政治—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走向"作为社会—文化改革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转型需要教育政策的调整,在集权与放权、公平与效率、数量与质量等几对重大改革主题上避免偏重一端,把握动态平衡;同时需要理顺几组主要的改革关系:坚持改革和发展的互助互促、改革和革命的区别...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红霞  聂克·福斯克特  
教育重演论与中国教育改革●张红霞聂克·福斯克特一、教育重演论的概念与历史教育重演论(Recapitulationtheoryofedu-cation)的基本原理是,第一,一个人的教育发展是一个过程。进入高一级的教育阶段一定是以通过了低一级的教育阶段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扬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国家关于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一系列政策的总体分析,全面展示政府部门对相关政策导向的系统性设计和由此形成的政策合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箭  
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利用现代网络远程资源对已经获得各种专业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或在职教师实施研究生学位证书教师教育课程,即PGCE(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这种开放式的师资培养体系,成为英国中小学师资培养的最主要形式。其成功的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代表了英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也为我国健全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制度、建立开放式教师培养体系、发展教师专业化、吸引和培训其他专业优秀人才从事教师职业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崴  许春东  
任何改革都需要动力,任何改革都难免遭遇阻力,教育改革也是如此。教育改革的有效推进既需要考虑改革主体的认知水平,又要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还有赖于权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文基于结构视域,从个体认知、利益诉求、权力配置等方面对教育改革进行审视,认为应该实现从感性认知结构到理性认知结构、从单一利益结构到多元利益结构、从集权权力结构到制约权力结构的转化,从而逐步优化教育改革自身的动力结构,化解教育改革遇到的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