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66)
- 2023(20196)
- 2022(17425)
- 2021(16223)
- 2020(13805)
- 2019(32039)
- 2018(31848)
- 2017(60708)
- 2016(33530)
- 2015(38098)
- 2014(38453)
- 2013(37506)
- 2012(34777)
- 2011(31669)
- 2010(32023)
- 2009(29466)
- 2008(28973)
- 2007(25965)
- 2006(23017)
- 2005(20797)
- 学科
- 济(143589)
- 经济(143437)
- 管理(92821)
- 业(87106)
- 企(70763)
- 企业(70763)
- 方法(63346)
- 数学(55619)
- 数学方法(54926)
- 中国(40334)
- 农(36207)
- 财(35705)
- 学(31862)
- 业经(29297)
- 地方(28934)
- 贸(27323)
- 贸易(27310)
- 易(26528)
- 制(25342)
- 农业(24215)
- 教育(24166)
- 理论(23591)
- 务(21781)
- 财务(21698)
- 财务管理(21641)
- 银(20999)
- 银行(20939)
- 和(20921)
- 企业财务(20448)
- 技术(20305)
- 机构
- 大学(485952)
- 学院(480204)
- 济(196269)
- 经济(191993)
- 管理(182867)
- 研究(164339)
- 理学(157713)
- 理学院(155868)
- 管理学(152978)
- 管理学院(152088)
- 中国(120127)
- 京(104187)
- 科学(100608)
- 财(91041)
- 所(83290)
- 农(75797)
- 研究所(75623)
- 中心(74115)
- 财经(72717)
- 江(71868)
- 业大(69612)
- 范(68968)
- 师范(68384)
- 北京(66615)
- 经(65928)
- 经济学(60495)
- 农业(59354)
- 院(59060)
- 州(57540)
- 师范大学(55609)
- 基金
- 项目(317401)
- 科学(249578)
- 研究(233633)
- 基金(228748)
- 家(198913)
- 国家(197252)
- 科学基金(168651)
- 社会(146087)
- 社会科(138366)
- 社会科学(138331)
- 省(123809)
- 基金项目(120123)
- 教育(111969)
- 自然(109132)
- 自然科(106582)
- 自然科学(106553)
- 划(105416)
- 自然科学基金(104647)
- 编号(96605)
- 资助(95728)
- 成果(80354)
- 重点(71901)
- 部(71385)
- 发(68063)
- 课题(67879)
- 创(64908)
- 教育部(61538)
- 科研(60908)
- 创新(60512)
- 大学(59950)
- 期刊
- 济(215485)
- 经济(215485)
- 研究(149353)
- 中国(93591)
- 学报(75608)
- 财(70026)
- 教育(69720)
- 科学(67700)
- 农(67577)
- 管理(66237)
- 大学(57647)
- 学学(52930)
- 农业(46236)
- 技术(44950)
- 融(41262)
- 金融(41262)
- 财经(36019)
- 经济研究(35417)
- 业经(33533)
- 经(30894)
- 问题(28225)
- 图书(26276)
- 技术经济(24263)
- 统计(24138)
- 贸(23999)
- 业(23618)
- 理论(22854)
- 版(21292)
- 策(21202)
- 商业(20972)
共检索到719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晔 黄承键
本文利用1996-2006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1996-1999、2000-2006年2个时间段、东中西3个不同区域预算内教育经费对GDP增长贡献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其贡献率高于固定资产的贡献率;2、在1996-1999年与2000-2006年2个时间段内,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3、分区域来看,教育产出弹性呈现出由东到西递减的过程。本文对上述实证结果给予了解释,并在增加教育总支出、促进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上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支出 经济增长 区域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海军 李立国
利用1996-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996-2009年间,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年均拉动GDP增长0.46个百分点,对GDP年均增长的贡献率为4.11%;研究生教育或者说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物质资本的贡献率;忽略研究生教育的作用将会导致高估物质资本而低估人力资本的作用;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弱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杜帆
本文采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基于1996-2016年的全社会就业人员数中研究生学历就业人口,测算出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研究生学历毕业生经过人力资本货币化后,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推动,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4%。研究生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很大的空间。既需要稳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也需要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来提高研究生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樊星 马树才
根据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中国从"九五"到"十二五"期间31个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探讨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性,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检验不同时期各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空间自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时期北京、上海和浙江的贡献率较高,西藏和黑龙江的贡献率较低;"十五"和"十二五"期间各地区的贡献率之间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以"高-高"和"低-低"集聚特征为主。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空间自相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本文提出了职业教育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就业来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2004-2007年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各地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0.23%,其中职业教育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05%,通过促进就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18%。研究结论同样表明,如果职业教育的发展无法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则会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职业教育 面板数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迎春 王大鹏
在E F Denison和A Maddison算法基础上进行延伸,运用省际面板数据测算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比较区域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仅有1.267%,且地区间差异较大,呈现由东向中西部地区逐步递减的梯次分布。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贡献 面板数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何炼成 谢慧明
运用面板单位根、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地区人均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发现人均社会养老保障支出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应大力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差异,加大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努力实现快速经济增长对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增长的拉动作用和由社会养老保障支出地区均等化带来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范柏乃 张电电
文章基于1997-2012年30个省级地区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选用"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决算额"测算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水平,研究分析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空间差异及原因。结果显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时空差异,空间上表现为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贡献度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时间上呈现出"由低到高,日趋平稳"的变化趋势。政府应明确自身职能责任,通过加大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力度,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等途径,整合全社会卫生资源,完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毅 谭界忠
针对崔玉林"排除法"和杭永宝"权数分配法"这两种计算模型存在的不足,文章提出用"指数增量法"作为确定各类教育占总教育指数年均增长率百分比的权数改进计算模型。用改进模型计算2001~2008年我国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指数增量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王兴华
运用加入自然资源的CD生产函数和省际面板数据估计了西部各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西部自然资源对东部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结论,西部省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而西部自然资源对东部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或者超过8%。政策建议是需要建立东部对西部自然资源利用的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邱亚利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开拓眼界的主要方式之一,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入境旅游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历来是旅游问题研究者和政府机构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就入境旅游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入境旅游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并且这样的正相关关系比较显著且是长期性的影响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说明入境旅游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均衡关系;同时,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入境旅游与国民经济增长两者呈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伟,黄丽,金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莹
本文在经济增长因素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索洛余值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选取1978—2006年宏观经济基础数据作为实证样本,对计算过程涉及的经济指标和参数尤其是资本存量进行了详尽的讨论,通过对经济增长三大重要因素的分解分析,证实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从而为经济长期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和路径选择提出可供借鉴的方向。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资本存量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统生 涂远芬
根据省际面板数据模型,比较不同时段进出口贸易开放度总体与区域的就业贡献率,结果表明:"入世"后贸易开放度的促进就业贡献率大于"入世"前的贡献率;出口开放度促进就业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中部、西部、东部,进口开放度阻碍就业贡献率大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从整体来讲,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就业有促进作用,各地区应坚持发挥其比较优势开展对外贸易以扩大就业。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就业 贡献率比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杭永宝
1993—2004年间中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高职、本科以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55%、0·643%、0·453%、1·859%、4·038%、1·922%。总体上,中国教育事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因此,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行政推进力度,加快教育整体发展;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体系的同时,努力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提高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匹配性;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贡献率;进一步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平衡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育理性消费,实现高中阶...
关键词:
教育经济 教育发展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