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1)
- 2023(13312)
- 2022(11516)
- 2021(10632)
- 2020(8990)
- 2019(21036)
- 2018(21057)
- 2017(39958)
- 2016(22549)
- 2015(25977)
- 2014(26642)
- 2013(26218)
- 2012(25164)
- 2011(23362)
- 2010(24198)
- 2009(22718)
- 2008(22529)
- 2007(20682)
- 2006(18720)
- 2005(17419)
- 学科
- 济(111856)
- 经济(111754)
- 管理(56805)
- 业(54423)
- 方法(41911)
- 企(41659)
- 企业(41659)
- 数学(36979)
- 数学方法(36645)
- 中国(34826)
- 地方(28201)
- 农(27797)
- 学(22945)
- 财(22294)
- 业经(21781)
- 教育(21310)
- 制(19599)
- 农业(18573)
- 贸(18367)
- 贸易(18354)
- 易(17664)
- 银(17397)
- 银行(17363)
- 行(16781)
- 地方经济(16769)
- 融(16691)
- 金融(16689)
- 理论(16321)
- 发(16238)
- 环境(15170)
- 机构
- 大学(338482)
- 学院(334872)
- 济(142856)
- 经济(139621)
- 研究(124590)
- 管理(118649)
- 理学(99843)
- 理学院(98524)
- 管理学(96836)
- 管理学院(96189)
- 中国(91085)
- 京(74591)
- 科学(73983)
- 财(66074)
- 所(65144)
- 研究所(58560)
- 农(55020)
- 中心(54524)
- 江(53491)
- 范(53191)
- 师范(52810)
- 财经(51325)
- 北京(49126)
- 经(46159)
- 业大(45934)
- 经济学(44377)
- 院(43726)
- 农业(42910)
- 师范大学(42837)
- 州(42544)
- 基金
- 项目(202456)
- 科学(158233)
- 研究(154421)
- 基金(140935)
- 家(121328)
- 国家(120165)
- 科学基金(100308)
- 社会(95759)
- 社会科(90477)
- 社会科学(90448)
- 省(81071)
- 教育(75965)
- 基金项目(73596)
- 划(69227)
- 编号(65323)
- 自然(60976)
- 自然科(59415)
- 自然科学(59393)
- 资助(58745)
- 自然科学基金(58295)
- 成果(56536)
- 发(49700)
- 课题(48464)
- 重点(47043)
- 部(46265)
- 创(41218)
- 发展(40511)
- 展(39845)
- 教育部(39680)
- 性(39501)
- 期刊
- 济(172018)
- 经济(172018)
- 研究(115318)
- 中国(77079)
- 教育(60703)
- 农(50587)
- 财(49950)
- 学报(48508)
- 科学(45123)
- 管理(43829)
- 大学(37073)
- 农业(34233)
- 融(33840)
- 金融(33840)
- 学学(33463)
- 技术(32483)
- 经济研究(27896)
- 业经(27036)
- 财经(26291)
- 问题(22843)
- 经(22789)
- 贸(18540)
- 技术经济(18426)
- 业(18155)
- 统计(17228)
- 商业(16389)
- 国际(16053)
- 理论(15763)
- 坛(15558)
- 论坛(15558)
共检索到536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淑芬 赵学珍
文章采用灰色斜率关联模型对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进行的实证验证表明: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强关联性;教育投资和教育产出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基础教育师生比和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教育的不断发展对经济发展能力的影响是显著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承师
一、引言 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对于一个城市,过大的教育投资比例,会加重城市财政负担,造成教育资源部分闲置和浪费;然而过小的教育投资比例,则会使教育投资相对不足,造成教育资源的相对紧张。什么是适当的教育投资?这个问题一直引起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时期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的静态分析。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的同时教育自身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教育手段、教学内容等),不同国家的教育投资重点也会随经济发展水平而改变。如我国城市教育投资主要用于义务教育,而美英等其它经济发达国家则把教育投资放在高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峰 童丽珍
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文章选取与教育水平相关的19个变量,选用我国31个省、市、地区2013年的截面数据,找出能最大程度上解释教育水平的公共因子,并用公共因子得分来衡量教育水平。对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用因子分析法给予统计分析。
关键词:
教育水平 经济发展 因子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宇慧
本文从经济的角度,运用协整理论,通过选取人口城市化水平与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表明生活水平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和表明经济结构高级化程度的第三产业比重等指标进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以揭示我国人口城市化经济学动力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与人均GDP、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最终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说明我国城市化自我修正机制很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谭冰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计算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有关指标的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度,对两个系统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也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并应用多维灰色动态协调模型GM(1,N)来定量测度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物流业的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物流业 经济发展 相关性 灰色系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显洲
刘易斯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和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从理论上说明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但无法定量地分析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动态作用过程。本文以我国1978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对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动态分析,证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相互作用都存在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用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城市化效应"和城市化的"经济效应"。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 人口迁移 回归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茜
转变基层管理者对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与发展地方经济相冲的认识,对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基本公共服务作用两者的路径亦不同。2000-2010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增长高相关,与经济发展从低相关向高相关过渡。2005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有了明显改善。2005-2010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地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方向逐步一致,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与发展地方经济并非势不两立,拥有共赢的空间。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相关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熊俊顺
一、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计量模型随着现代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对经济的推动及加速效应已越来越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同。但是,由于教育本身的特点及其经费投入产出关系并不像工业农业等部门的生产那样可以直接统计和测量,教育的经济效益、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叶柏青 卢珍珍 李丹
本文基于哈肯模型及我国1996-2011年29个省市的物流业、第三产业和我国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运用EviEws 8.0软件的实际操作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通过对物流业、第三产业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进行两两检验分析以及对序参量的检验,研究了物流业发展状况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系统的序参量,并与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存在较高的协同性,物流业的发展能较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晨钟 秦洁
一、房地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从总体上说,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先导性、基础性、支柱性产业的地位。房地产业的上述地位,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中,特别是在推动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居住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说,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各个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建锋 万书勤 冯艳芳
论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地质环境与区域经济的物质流进行了核算,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地质环境压力评价指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造成的地质环境压力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区域地质环境压力由东向西呈递减态势,地质环境压力最大的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山西能源基地和环渤海湾经济区,其次是黄河中游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东南沿海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而西部的青海和西藏经济区则最小;地质环境压力大的地区,地质环境压力的主要来源有所不同。例如,上海主要来源于房屋建设和废弃物、废水排放,天津主要来源于废弃物、废水排放和地下水开采,山东主要来源于矿产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
关键词:
地质环境压力 区域经济 物质流 指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德才 仲凤霞 沈子琦
在吸收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能源环境、碳排放方面11个关键指标的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模型,并选取2006-2010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总体欠佳,且各行业发展不平衡。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制造业 因子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荣 马敏娜
我国各地区的发展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文章通过定量分析,找出各地区发展的共性及差异,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地区的优势和劣势提出相关建议,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小差距或控制差距扩大。
关键词:
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 资源保有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曾红鹰
由于一些经济学家过分强调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而导致一些国家在教育政策上的失误,我国也不例外。这一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那么,教育对经济的作用究竟如何呢?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前人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 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曾指出:“一切资本中最重要的就是投资在人身上的资本。”他提出的“人力投资”(Investment in human)后来成为教育经济学的中心概念。20年代,苏联的著名学者斯特鲁米林通过调查证实了在微观经济学上个人受教育年数增加会带来个人收入的增加。60年代,另外两名苏联学者查津和伊加尔安通过实验也证实了斯特鲁米林得出的论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