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2)
2023(5212)
2022(4564)
2021(4450)
2020(3813)
2019(8822)
2018(8942)
2017(17721)
2016(10340)
2015(11851)
2014(12105)
2013(11706)
2012(11107)
2011(10381)
2010(10787)
2009(10210)
2008(10093)
2007(9297)
2006(8606)
2005(7894)
作者
(28411)
(23430)
(23154)
(22519)
(15061)
(10927)
(10806)
(8955)
(8843)
(8824)
(7771)
(7652)
(7597)
(7495)
(7405)
(7304)
(7232)
(6953)
(6923)
(6783)
(6162)
(5894)
(5745)
(5500)
(5443)
(5367)
(5317)
(5295)
(4831)
(4690)
学科
(34483)
经济(34443)
管理(27033)
(25611)
(19156)
企业(19156)
方法(14240)
中国(13870)
数学(12892)
数学方法(12671)
(12544)
(11028)
(10193)
(9040)
(8848)
贸易(8842)
(8702)
(8657)
银行(8646)
(8365)
教育(7986)
理论(7580)
农业(7445)
(7285)
业经(7066)
税收(6992)
(6947)
及其(6893)
(6789)
金融(6789)
机构
学院(145855)
大学(143738)
(59268)
经济(57736)
管理(51513)
研究(49920)
理学(43010)
理学院(42533)
管理学(41818)
管理学院(41525)
中国(38324)
(32249)
(30940)
科学(27602)
(25424)
财经(24121)
(23911)
(22750)
师范(22597)
研究所(22384)
中心(22341)
(21669)
(21244)
北京(20721)
(19108)
经济学(17849)
(17783)
教育(17652)
师范大学(17637)
业大(17576)
基金
项目(82342)
研究(68058)
科学(63884)
基金(55389)
(46099)
国家(45617)
社会(39404)
科学基金(37969)
社会科(37205)
社会科学(37197)
教育(35180)
(33475)
编号(31046)
(28647)
成果(28104)
基金项目(27892)
资助(24456)
课题(23391)
自然(22272)
自然科(21676)
自然科学(21668)
自然科学基金(21261)
(19715)
(19640)
重点(18939)
(18685)
(18600)
项目编号(18365)
规划(17307)
教育部(17152)
期刊
(70745)
经济(70745)
研究(52442)
中国(33059)
教育(31608)
(23143)
(19816)
管理(19727)
(18905)
金融(18905)
学报(17208)
科学(16053)
技术(14195)
大学(13607)
农业(13596)
业经(12399)
学学(12235)
财经(11995)
经济研究(11739)
(10301)
问题(9800)
(9469)
职业(9206)
国际(8124)
理论(7984)
(7573)
论坛(7573)
实践(7206)
(7206)
商业(6957)
共检索到236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健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在教师职前培养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政",引发了教师教育领域里的许多"激变"和"动荡"。许多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填补了亟待明确的政策空白,解决了悬而未决的政策难题,总体来说,"亮点"频现,充满"正能量",然而有些政策假设或指导思想不明确,方向出现了偏差,或指导思想虽无不当,但"想当然"意味太浓,无法实施或实施效果不佳;或指导思想模糊,似是而非,经不起检验。本文拟对我国现阶段教师职前培养几个出了偏差的政策假设进行拷问、分析,以期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完善设计,促进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靓  杨汉麟  
为充分发挥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美国教师职前培养项目被赋予了多元化的功能,包括提高教师质量、缓解教师紧缺、解决部分学科教师短缺以及增进教师群体多样性等。相比之下,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虽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宗旨,但功能单一,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我国应完善多样化的教师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加强部分学科的师资培养以及增进培养对象的多样性等,以充分发挥师范教育的多元化功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亦华  
以大学的教师职前培养行为评价为研究之聚焦,系大学地位或使命变迁、大学行为缺失、大学评价现状综合考量的结果。从主体及其责任之属性出发,理想视阈的大学,应以教师职前培养的事业成就为学校目标;凸显思维的中国意识、学校意识、整体意识和教育学科引领意识;坚持以"成事"与"成人"的双向互动为方法选择;强调过程设计的时代意义以及前后递进关系。以此为观照,现实中的大学呈现明显的缺位、越位二元并存现象,全面、客观剖析这些现象,有助于实现大学由现实形态向理想形态的转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新涛  
大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大学英语预备教师反思能力的行动研究表明,预备教师普遍缺乏具有学科特色的职前培养。大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的改进措施是:帮助预备教师理解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大学英语"学科知识"的特殊性,提升"外语教师评价素养",提高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大学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健  
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须立足优选生源这个前提,吸引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建立遴选乐教适教学生的标准和机制;须着眼过程,着眼师范生潜质、后劲,定位于"卓越培养"而非"培养卓越",造就合格教师;须突破核心素养,追寻本真价值,迈入首重情怀的正确轨道;须经得起公平性、科学性、可持续性的考验,面向大多数,建设新常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兰英  张博  
反思是新时代所需要的教师的显著性特征,反思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高低。目前,反思型教师的培养逐渐前移到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对于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课程设置和教学实习的开展都难以满足培养师范生反思能力的要求。英国在培养职前教师反思能力方面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牛利华  
教师职前培养要开启和强化有关专业伦理教育的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师范生对专业伦理责任的认知,使其在日后的教育生活中坚守公正的教育立场,在法律和专业规范许可的范围内追求善的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职前教育要设置教师专业伦理课程,使其体现教师专业的特殊性与价值负载、做到与生活世界相关联,同时要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为师范生专业伦理素养的养成提供知识基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宏伟  徐翠英  
"以全数据分析代替样本分析,以相关分析代替因果分析"——大数据理论令人耳目一新,它以精准预测、精准营销赢得万众瞩目。但是,我们想请它走下理论的神坛,让人们从企业管理的视角、用企业经营的现实标准衡量一下它的真实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邢克超  
国外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启示邢克超一在欧洲──近现代师范教育的发祥地,随着教会和地方政府权力的加强,教师自生自长、自由执业、一人一校的身份等现象逐步发生变化,或先后,或同时,或分别受制于宗教和政治权力,成为神职或公职人员,或同时具有双重身份。文艺复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菊  陈时见  
加拿大的教师培养非常重视教育实习,教育实习不仅是教师培养的核心内容,而且是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重要前提。在教师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加拿大的教育实习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方式多样、评价多元,呈现出实践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大学教育课程和中小学教育实践的有效整合。当前,加拿大的教育实习更加强调教育理论和学校实践的深度融合,特别注重大学与中小学及社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拓展,呈现出互惠合作的新趋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萍  何孔潮  
美国的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自由与规范是其150余年发展历程的两大价值取向;标准本位的培养目标、基于认证的培养机构、多元取向的培养计划构成了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专业化和多元化现实图景;基于社会正义的高质量诉求是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未来走向。我们可从中汲取精华并合理借鉴,以推动我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进一步变革与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夏正江  
就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而言,主张师范院校大幅提高教育类课程的数量与课时比例不切实际、论据不足。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关键要看能否满足教师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需求,即学会教学、学会设计与开发校本课程、学会育人和做班主任、学会评价、学会探究,以及是否体现了职前与职后教师教育的合理分工与一体化。职前教师教育应努力在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一般教育知识与学科教育知识、获得教育知识与应用教育知识、提升专业知能与培养职业信念之间取得平衡。以教师工作需求为导向,调整核心学习领域,优化课程模块,是当前改进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教育类课程的关键与重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阙明坤  
一代科学巨星钱学森的陨落,除了留给国人无尽的缅怀之外,也引发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句诘问,成为钱学森留给中国教育界一个待解难题。近日,由安徽11名教授联名发出的一封公开信,更是呼吁早日求得"钱学森之问"的答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范文静  张文秀  王雁  
融合教育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化水平偏低是制约我国融合教育高质量开展的瓶颈性因素,提高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成为当前融合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我国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的政策执行效果不佳,从史密斯政策执行分析模型来看,其原因包括:政策文本概念与目标模糊、可操作性不足以及政策体系不完整;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执行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政策的积极性不高;普通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对政策缺乏认同且缺少专业师资;教育缺少政策宣导及制度保障。对此,应明确提出开设融合教育必修课程的要求,完善职前教师融合素养培养政策;加强地方教育行政人员对政策的理解与认同,提高执行力度;采用MOOC等技术促进融合教育课程开设,探索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模式;广泛宣传政策的必要性,为师范专业开设融合教育课程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锋  
国家将助学贷款作为贫困生求学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但实际运行显现的问题值得深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