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6)
2023(8936)
2022(7543)
2021(7177)
2020(5536)
2019(12844)
2018(12430)
2017(23035)
2016(12604)
2015(15011)
2014(15356)
2013(15139)
2012(14887)
2011(13752)
2010(14314)
2009(13394)
2008(13160)
2007(11809)
2006(10976)
2005(10529)
作者
(38374)
(31676)
(31659)
(29911)
(19945)
(14999)
(14582)
(12213)
(11963)
(11504)
(10665)
(10541)
(10154)
(10124)
(9803)
(9754)
(9347)
(9310)
(9137)
(9054)
(8228)
(7757)
(7681)
(7298)
(7257)
(7208)
(7206)
(7048)
(6468)
(6241)
学科
(59074)
经济(59021)
管理(29119)
(28700)
中国(23576)
(20076)
企业(20076)
地方(18557)
(17858)
方法(17614)
数学(15141)
数学方法(14937)
业经(13625)
(12737)
银行(12722)
(12603)
(12472)
(12214)
贸易(12199)
(12051)
金融(12051)
(11799)
农业(11781)
(11341)
(11014)
地方经济(10577)
教学(10290)
理论(9838)
(9757)
环境(8919)
机构
学院(189860)
大学(187100)
(79848)
经济(77969)
研究(72203)
管理(63304)
中国(56980)
理学(51864)
理学院(51152)
管理学(50227)
管理学院(49856)
(42025)
科学(41019)
(39205)
(37300)
研究所(33016)
中心(32364)
(30379)
(29709)
(29594)
师范(29399)
财经(29297)
北京(28416)
(26367)
(25615)
(25191)
经济学(24193)
业大(23600)
师范大学(23447)
农业(22792)
基金
项目(109018)
研究(86405)
科学(83291)
基金(73156)
(62476)
国家(61835)
社会(51919)
科学基金(51093)
社会科(49094)
社会科学(49088)
(44017)
教育(41336)
基金项目(37669)
编号(37077)
(36672)
成果(32613)
资助(30212)
(30000)
自然(29065)
自然科(28262)
自然科学(28254)
课题(28080)
自然科学基金(27696)
重点(25361)
发展(24617)
(24190)
(24042)
(23541)
(22310)
(22288)
期刊
(102200)
经济(102200)
研究(69043)
中国(49066)
教育(35530)
(29129)
(27981)
管理(27791)
学报(25381)
(24354)
金融(24354)
科学(24156)
技术(20579)
农业(20404)
大学(20114)
学学(18093)
业经(17502)
经济研究(16883)
财经(14757)
问题(13771)
(12914)
(12889)
国际(12202)
(10304)
图书(10269)
职业(10180)
理论(9969)
(9875)
论坛(9875)
商业(9722)
共检索到325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元祥  刘艳  
纵观我国新课改20年来教学设计的历史演变,教学设计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发展进程。以知识授受为中心的教的设计、以学习为中心的学的设计、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促进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系统设计,表现出教学设计在价值取向、教学设计重心、教学设计逻辑,以及学习行为、教学方式、教学系统设计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并逐步确认了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与教学活动主导者、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定位。教学设计发展历程始终围绕着教学设计的内生逻辑展开: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到教与学关系之间的互动逻辑,再到教学形式与学习活动的相适应,以及教学系统复杂性与教学设计有限性的内在矛盾。关注教—学—评一致、学习技术融合、学科育人、学科实践以及深度学习等,成为教学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任友群  
本文简要回顾了教学设计的发展史,列举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模型,在分析国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近十年国际教学设计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即注重跨学科研究、注重信息技术的整合、注重学习环境建设、注重评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法奇  郑坚  吴婵  
学校的出现是人类教育发展到有文字阶段后用以完成高一级学习活动的一项重要发明。学校产生以后的演进逻辑是:早期学校的分隔家庭功能与去个性化取向;古代学校的多类型发展与鲜明的等级化倾向;近代学校的等级制打破与学校阶梯制的建立。在现代阶段,教育家们通过对学校的实验和改造,使学校发生重大变化。差异化、个性化、多层次、多类型成为学校发展的趋势,对学校教育的改革及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征信  [作者] 韩家平  
我国商业保理试点11年来,业务量和企业数量实现了百倍的成长,已成为供应链金融领域最活跃的行业分支。新发展格局下商业保理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降低大企业高负债高杠杆和健全商业信用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商业保理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包括: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科技赋能、制度保障和自律自强。根据保理业务发展规律和国际经验,后疫情时代,我国商业保理业的高速增长对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至关重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进清  温荣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地区教师研究的逻辑演进进行阶段性分析,并根据前期研究不足和新时代民族地区教师发展需求,探讨未来民族地区教师研究的主流趋向。研究发现,70年来我国民族地区教师研究大致经历了教师教育建制研究(1949—1999年)、教师素质全面提升研究(2000—2009年)、教师多维专业发展研究(2010年至今)三个历史阶段,具体涉及民族地区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心理健康、双语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农村教师流动、教师资源配置及激励管理等方面;研究者开始从单一文献研究走向调查研究再到综合多种研究方法来研究民族地区教师问题,研究范式从定性研究走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展望未来民族地区教师研究趋向,学者需要在"理论自信"引领下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研究的理论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强化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研究,从"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维度推进民族地区教师跨文化研究,并在研究方法上更加多元综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卓晓孟  段兆兵  
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学工具,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40年教师形象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教师形象研究历经初现期、高峰期、深化期三个阶段,已有研究热点聚焦在多元角色、形象塑造、师德建设、素质教育等四个主要领域。未来教师形象研究应该摆脱外力驱动的研究依赖,体现教师形象的自觉性;处理好本土特色与国际借鉴的关系,凸显教师形象的时代性;把握教师形象与周围环境的深层关系,注重教师形象的过程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夏珂  
一、引言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与应用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供应链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寄予厚望。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均得到大幅提升,为金融更好地服务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跨界融合的深入,农业的产业形态和增值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养殖种植业、农产品加工制造业等各产业链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为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立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大。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各国不断加大税制改革力度,世界税制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各国宏观税负持续上升,公司所得税的比重不断下降、社会保障税的比重不断提高,公司所得税税率的逐底竞争成为各国提高税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国际税收合作依然是发展的主流,数字经济税收成为世界税制发展的新边疆等。这些趋势相互影响,反映了世界税制改革发展的新逻辑:税收治理已经成为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税收理论受到重大挑战,税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已经站在重大历史关口;维护财政平衡是税制改革的基本遵循。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文钊  毛寿龙  
从公共行政学的视角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政府不断变革和调整的30年。政府改革,尤其是中央政府改革,提供了另外一个看待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视野和角度。30年来,中国先后进行过6次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但是,政府改革问题仍然是中国当前和今后所面临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图从社会秩序转型与中国政府改革的相互关系出发,通过回顾历次机构改革的历程,找出中国政府改革的基本逻辑,分析当前中国政府改革所面临的局限和约束,并指出未来中国政府改革的可能发展趋势。在理论逻辑方面,主要试图利用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中国政府改革的微观和宏观动力,并简要对中国政府最新的改革"大部制"进行简要评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平  谢丹  
我国早期的教师培训机构包括清末的简易师范科和简易师范学校,民国初年的教员讲习所、暑期学校,国民政府指定办的各种教师进修班、函授机构等。建国后,教师培训机构形式多样,经过曲折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建立起了以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等为主体,以师范院校函授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等为补充的教师培训系统。20世纪以来,我国教师培训机构逐渐多元化、一体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培训机构开始出现专业化、实践整合及信息化趋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雪峰  
随着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随着政府采购制度的展开,国库单一帐户制度的实行,财务结算中心的试行,我国预算会计的运行环境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预算会计将面临着一次深刻的改革。预算会计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学英  朱轩  康璐  
技能形成是劳动者获得技术、技巧和能力的过程,成就这个过程的是一个复杂的制度安排,涉及到政府、行业企业、劳动力市场、劳动者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且有着较强的路径依赖。技能形成的路径有内部技能形成、外部技能形成和内外融合技能形成三种。回溯历史,在手工劳动阶段,学徒制占主导,是典型的内部技能形成路径;在大工业生产阶段和现代大生产下,正规职业教育作为外部技能形成路径满足了经济体量扩张的需求;随着外部技能形成中劳动力习得技能与生产脱节的劣势凸显,内外融合技能形成路径因兼具双重优势而成为未来的演进趋势。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经济体制和劳动力市场制度是技能形成路径演进的前因变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秋丽  张俊豪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院校发展政策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以培养少数民族政治干部为主的初步发展时期(1949年—1977年)、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壮大发展时期(1978年—2004年)、以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为主的内涵发展时期(2005年至今)三个阶段。本文从政治论、经济论、价值论三维分析框架,对民族院校发展政策逻辑演进进行梳理分析,并根据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发展背景和民族工作的实际,对新时代民族院校发展政策进行了展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项蔚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单纯靠一个产品或一个概念的创新已经很难获得成功。本文通过分析苹果公司近10年的发展历程来说明苹果公司的成功不仅仅是靠单一的产品、软件或者系统,而是主要依靠一个庞大的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一个主动性的全能系统,一个开放而又封闭的体系。正是这系统使苹果公司可以打败众多的竞争对手立于不败之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企业产品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凤珍  
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环境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自然要素,承担着美学、生态、经济等更多样、更重要的功能。科学合理的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空间环境的艺术性要求,更要体现植物种植设计的科学性。在深入剖析古典园林、现阶段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特点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从绿量指标、生态园林、地域特色、场所精神、空间拓展等角度,论述了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发展趋势,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时代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