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68)
2023(16710)
2022(14556)
2021(13570)
2020(11448)
2019(26214)
2018(25893)
2017(50676)
2016(27742)
2015(30707)
2014(30650)
2013(30277)
2012(28090)
2011(25554)
2010(25442)
2009(23503)
2008(23226)
2007(20593)
2006(18340)
2005(16320)
作者
(83332)
(68886)
(68603)
(65365)
(43755)
(33240)
(31264)
(26890)
(26155)
(24757)
(23416)
(23241)
(22089)
(21861)
(21545)
(21277)
(20995)
(20591)
(19867)
(19847)
(17366)
(16932)
(16830)
(15677)
(15584)
(15405)
(15379)
(15304)
(13952)
(13615)
学科
(104540)
经济(104414)
管理(78387)
(75657)
(61264)
企业(61264)
方法(49266)
数学(43270)
数学方法(42764)
(29902)
中国(29813)
(29017)
(26138)
(25264)
银行(25116)
(24130)
(23740)
业经(23282)
(21227)
贸易(21215)
(20675)
地方(19945)
农业(19786)
(19584)
金融(19583)
(17900)
财务(17833)
财务管理(17802)
技术(17235)
企业财务(16933)
机构
大学(396714)
学院(394939)
(156947)
管理(153698)
经济(153501)
研究(135246)
理学(133033)
理学院(131535)
管理学(129256)
管理学院(128547)
中国(104568)
科学(85870)
(84362)
(74521)
(73997)
(69539)
业大(63788)
研究所(63666)
中心(61268)
财经(59609)
农业(58859)
(57920)
(54259)
北京(53161)
(50642)
师范(50040)
(48559)
(47204)
经济学(47179)
财经大学(44495)
基金
项目(269381)
科学(209965)
基金(194982)
研究(191043)
(172626)
国家(171214)
科学基金(144960)
社会(119577)
社会科(113368)
社会科学(113337)
(105141)
基金项目(103517)
自然(96667)
自然科(94390)
自然科学(94362)
自然科学基金(92675)
(89555)
教育(87660)
资助(80888)
编号(76943)
成果(62324)
重点(60643)
(59214)
(57201)
(55736)
课题(53197)
科研(52162)
创新(52085)
计划(50443)
教育部(49976)
期刊
(167586)
经济(167586)
研究(118423)
中国(72129)
学报(69987)
(66362)
科学(61276)
管理(54484)
(54419)
大学(51653)
学学(49034)
(46481)
金融(46481)
农业(44292)
教育(40737)
技术(30989)
财经(29024)
业经(28227)
经济研究(27638)
(24719)
问题(22370)
(22198)
理论(19752)
科技(19749)
(19074)
图书(18607)
技术经济(18520)
业大(18212)
实践(18062)
(18062)
共检索到578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春  
提高政策性银行效率是实现其市场化改革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必然选择。文章利用DEA超效率模型测算我国2000—2014年三家政策性银行的效率值,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对我国政策性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除了成本管控能力外,资产质量、银行规模、稳定性、资产配置能力和人力资本质量等因素都对政策性银行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收敛性模型进行检验,发现我国政策性银行效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最后,根据相关实证结论提出可行性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栾义君  马增华  
本文采用SFA方法对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1995~2011年的成本效率进行了分析,并且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政策性银行成本效率的平均水平低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平均水平,但差距在逐渐缩小;其次,农业发展银行的成本效率是在所有银行中最低的,但也是上升最快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栾义君  马增华  
本文采用DEA方法对2000—2007年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DEA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国家开发银行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三家政策性银行中表现最好,农业发展银行的表现最差;其次,造成政策性银行低效率的很大原因在于规模低效率;最后,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财务可持续能力相对较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亚  李文浩  
本文基于Malmquist全要素指数方法,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这两家政策性银行2005-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对政策性银行在各年的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政策性银行生产率总体上较低,但存在增长趋势;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构成上,各因素变化差异明显,技术进步因素起到关键作用,技术效率因素贡献较小;影响两家政策性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因素差异较大。据此,本文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怡  
目前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还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必须采取措施 ,促进政策性银行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春  王伟  
研究分别运用DEA和SFA方法对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2000-2014年的效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回归模型,通过面板数据研究不良贷款率、资产收益率、权益净利率、资产规模、人力资本质量对政策性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政策性银行的综合效率整体上偏低,除个别年份外,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国家开发银行的综合效率相对较高,农业发展银行的综合效率相对较低。回归结果表明:权益净利率、资产规模、人力资本质量与政策性银行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不良贷款率、资产收益率则表现的相关性较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晔  
一、我国政策性银行营运效率的实证性研究(一)投入与产出变量的选择。目前对于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主要有三种方法:生产法、资产法和中介法。本文主要采用中介法来选取投入产出变量,以营业费用、所有者权益、资金主要来源作为投入量,以税前利润、贷款净额(贷款总额-呆账准备)作为产出(见表1)。1.投入变量的选取理由如下:营业费用能够反映出职工工资与福利支出以及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陶济林  
政策性银行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或工具之一,我国现有的三家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存在明显的不足,不但不能为相应的地区或产业提供进一步发展的信贷支持和政策导向功能,而且将当初成立之时国家赋予的功能也大大地弱化了。基于这一原因,本文选择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职能调整研究为题目,分析如何解决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的职能缺位问题,使政策性银行为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子丽  
对当前我国··政策性银行··贷款质量的研究杨子丽政策性贷款是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一方面,它具有指导性、非盈利性和优惠性等特殊性,在贷款规模、期限、利率等方面提供优惠;另一方面,它明显有别于可以无偿占用的财政拨款,而是以偿还为条件,与其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春  
本文在合理界定政策性银行投人产出指标的基础上,从经济有效性视角,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2000~201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分析,其中包括各年度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具体情况。结论表明,整体上,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生产率偏低,但存在潜在的增长趋势;个体上,国开行的较好,进出口行较差,并赋予影响因素表现的差别较大;影响政策性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构成因素变化明显,技术进步贡献显著,技术效率贡献甚微。最后,针对政策性银行的全面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亢聪怀  周全  张宝基  周洪刚  
政策性金融是市场机制“缺陷”或不足的产物,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世界各国也都有所发展,已经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本文首先分析政策性金融的特点,接着简要介绍了我国政策性金融产生的背景及目前三家政策性银行的运行状况,最后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与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光  周道许  
当前我国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李光,周道许一、当前我国政策性银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体制转轨时期新旧运行机制之间的矛盾第一,各级政府争着铺摊子、上项目、跑资金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企业还没有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原来超概算、留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斌  赖峰莉  
本文针对我国政策性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硬”负债、“软”资产的矛盾,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等问题,对政策性银行在现实金融、经济环境中的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了降低政策性银行负债成本、强化政策性银行独立性、金融创新以及立法等诸方面的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建华  
本文重点就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机构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督体制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进行探讨。本文认为我国政策性银行在机构体制上要体现产业性、区域性、阶段性特征 ,形成适时退出市场的灵活机制 ;在运行机制上可采取政府控制 ,市场引导的运作架构 ;在监督体制上 ,宜建立财政监督 ,央行协调 ,法律保障的监管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柯小星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债务风险柯小星由我国设立政策性银行的目标决定,我国政策性银行本应有双重属性:既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又是财政投融资的实施机构。但是,自我国政策性银行创立以来,有关方面只将其定性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并强调建立“三自一保”的经营机制,即自主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