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2)
- 2023(11598)
- 2022(9711)
- 2021(9112)
- 2020(7688)
- 2019(17068)
- 2018(16951)
- 2017(33112)
- 2016(18303)
- 2015(20429)
- 2014(20741)
- 2013(20249)
- 2012(19134)
- 2011(17287)
- 2010(17930)
- 2009(17273)
- 2008(16546)
- 2007(15303)
- 2006(14029)
- 2005(13036)
- 学科
- 济(65954)
- 经济(65862)
- 管理(52010)
- 业(49968)
- 企(39836)
- 企业(39836)
- 中国(28978)
- 融(28147)
- 金融(28140)
- 银(27834)
- 银行(27807)
- 行(26942)
- 方法(25285)
- 财(23162)
- 数学(22169)
- 制(22092)
- 数学方法(21861)
- 农(21449)
- 地方(15491)
- 业经(15310)
- 学(14672)
- 贸(14114)
- 贸易(14096)
- 体(14041)
- 易(13801)
- 务(13754)
- 财务(13700)
- 农业(13675)
- 财务管理(13673)
- 企业财务(13073)
- 机构
- 学院(255826)
- 大学(254112)
- 济(105468)
- 经济(102818)
- 管理(91880)
- 研究(90340)
- 中国(76829)
- 理学(76510)
- 理学院(75657)
- 管理学(74400)
- 管理学院(73898)
- 财(57520)
- 京(54501)
- 科学(52004)
- 所(46323)
- 中心(43487)
- 农(43468)
- 财经(43336)
- 江(42195)
- 研究所(41236)
- 经(39089)
- 北京(35180)
- 业大(34821)
- 州(34125)
- 农业(33900)
- 范(33385)
- 师范(33017)
- 经济学(32706)
- 院(32550)
- 财经大学(31899)
- 基金
- 项目(155661)
- 科学(120991)
- 研究(118021)
- 基金(110412)
- 家(95504)
- 国家(94613)
- 科学基金(79362)
- 社会(73050)
- 社会科(69222)
- 社会科学(69207)
- 省(61538)
- 基金项目(56232)
- 教育(55016)
- 划(51893)
- 编号(49257)
- 自然(49047)
- 自然科(47869)
- 自然科学(47851)
- 资助(47018)
- 自然科学基金(47000)
- 成果(43473)
- 课题(35973)
- 重点(35318)
- 部(34895)
- 发(34328)
- 性(33076)
- 创(32221)
- 项目编号(30337)
- 创新(30156)
- 教育部(29852)
共检索到417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孟艳
近百年来的中国金融发展史和现实国情需要表明:在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充分提升金融体系效率的同时,必须明确政策性金融的合理定位,正确处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现阶段,对政策性金融认识模糊、政策性银行功能错位等问题,阻碍了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积极探索和健康发展,这既不利于以全面的财政金融手段服务于实现科学发展和推进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大局,也不利于商业性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健全和避免金融服务供给出现断层,而由此制约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进步。需要重新审视政策性金融在整个国家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政策性金融体系作为我国社会资金融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填充补足财政直接支出和商业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康 孟艳
现阶段,对政策性金融认识模糊、政策性银行功能错位等问题阻碍了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积极探索和健康发展。在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充分提升金融体系效率的同时,必须正确处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重新审视政策性金融在整个国家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政策性金融体系作为我国社会资金融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填充补足财政直接支出和商业性融资之间的"中间地带",追求政府财力依托机制的转换及实现效率提升的倍加效应,服务于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统筹发展和某些战略重点上的赶超突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河静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若愚
目前,我国尚无真正意义上的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公积金制度作为住房政策性金融的主体发挥住房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有限。发展政策性住房金融是一项紧迫的改革事项。为此,应加快构建我国住房政策性金融体系,积极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组建全国性住房政策性融资机构,建立住房抵押贷款的政策性担保及证券化机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爱辉
依据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金融改革提出的系统要求,文章探讨了构建动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总体目标、原则和思路,提出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构建的具体策略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政策性金融 体系构建 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国亮
文章指出,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对农业发展银行没有一个长远的系统规划,加之农业政策性金融条例和有效财务安排的缺乏,导致我国农业发展银行缺乏独立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有效营运机制,其生存发展面临困境。为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文章认为,国家应以全额投资方式建立若干个全国性的具有专门职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由国家、地方政府联合出资共同设立若干个区域性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同时通过国家、地方政府参股或控股地方农村金融机构,形成一个产权结构多元化、业务经营专业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文维虎 邱文龙 文惠枫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金融在改造原有的审慎监管、行业管理基础上,重新构建新型农村信用合作的自办信用合作、行业自律、归口监管、基础服务及其组织体制与运行机制。本文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的现状、症结进行了进一步思考,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合作金融 组织体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贾康 孟艳
从制度安排视角对我国政策性金融发展的未来取向和合理定位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后认为,需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和总体战略高度来认识和设计政策性金融体系,使其主要覆盖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需要对政策性金融作出合理定位,动态地明确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边界,以市场化运作和风险共担机制解决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问题,并合理完善基于财政后盾的风险共担与利益补偿机制、可操作绩效评价体系等,促进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金融危机 金融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雪彬 邓汉华
农业政策性金融在目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商业化改革趋势及其带来的问题使之作用发挥受到了限制。文章在借鉴其他国家建立政策性金融体系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应该采取的融资方式、业务范围、所有制形式和监管方式,提出完善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政策性金融 融资 商业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云龙
发展我国政策性金融业务的若干思考哈尔滨投资专科学校刘云龙(一)我国发展政策性金融业务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发达国家的政策性金融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它们的成长过程和先进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这并不等于照搬挪用。开展我国政策性金融业务,必须从诸方面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程建伟 左莉莎
政策性银行具有特殊的融资原则与资金来源要求 ,本文分析了国际上政策性银行融资的两种典型方式 ,并对现有的拓宽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渠道的几种建议进行分析 ,以期寻求现阶段拓宽和完善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
政策性银行 融资 渠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景玉琴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强位”作用 ,却处于融资弱势的不对称地位 ,融资约束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需要政府政策制定部门大胆借鉴外国经验 ,尽快完善并落实各项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措施 ,应尽早筹建中小企业发展银行 ,作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的核心 ,完善信用担保制度及相关配套体系 ,使之与商业性金融协调配合 ,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约束 政策性金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钦先 郭纲
我国的政策性金融自 1 994年基本实现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分立以来 ,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政策性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特殊地位的阐述 ,来解析我国当前政策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政策性金融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江涛 闫爽爽
德国的实际住房价格长期保持了相对稳定,未出现因房价泡沫而导致的危机,德国拥有欧洲最大的住房租赁市场。德国实际房价的长期稳定和租赁市场的发达及完善的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有很大的关系。住房储蓄银行、房屋建筑协会,以及不动产抵押银行这三类专业银行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应借鉴德国经验,通过政策性金融大力发展社会公共租赁住房市场,遏制住房的投机和炒作。同时,中国可以借鉴德国住房储蓄制度,将公积金制度改造为自愿储蓄制度,建立国家住房储蓄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