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25)
2023(21034)
2022(17682)
2021(16554)
2020(14304)
2019(32381)
2018(32365)
2017(63038)
2016(34326)
2015(38705)
2014(38687)
2013(38215)
2012(35131)
2011(31687)
2010(32316)
2009(30585)
2008(30750)
2007(28006)
2006(24855)
2005(22568)
作者
(99144)
(82736)
(82651)
(78935)
(52980)
(39750)
(37760)
(32086)
(31241)
(29946)
(28111)
(27903)
(26524)
(26396)
(25939)
(25510)
(24714)
(24478)
(24105)
(23771)
(20670)
(20372)
(20311)
(18996)
(18603)
(18599)
(18592)
(18453)
(16862)
(16414)
学科
(141552)
经济(141362)
(118672)
管理(110432)
(97966)
企业(97966)
方法(64423)
数学(54293)
数学方法(53485)
(51277)
(45250)
中国(38566)
业经(37947)
(34858)
农业(33703)
(29063)
财务(28979)
财务管理(28918)
(28715)
贸易(28698)
(28013)
企业财务(27431)
(26139)
银行(26103)
(24983)
(24866)
地方(24844)
理论(24495)
技术(23864)
(23596)
机构
学院(495773)
大学(490772)
(206227)
经济(201876)
管理(194213)
理学(165941)
理学院(164229)
管理学(161246)
研究(160827)
管理学院(160342)
中国(129861)
(103144)
(102799)
科学(95960)
(88574)
(81519)
财经(79792)
(77467)
中心(76316)
研究所(72885)
业大(72715)
(72325)
农业(68566)
北京(64868)
经济学(62761)
(61004)
(60535)
师范(59933)
财经大学(58818)
(57658)
基金
项目(319890)
科学(253014)
研究(234661)
基金(233285)
(202178)
国家(200408)
科学基金(173322)
社会(149359)
社会科(141493)
社会科学(141454)
(125794)
基金项目(122204)
自然(112269)
自然科(109708)
自然科学(109679)
教育(109046)
自然科学基金(107759)
(104937)
资助(97027)
编号(95821)
成果(78299)
(71659)
重点(71609)
(67946)
(67670)
课题(66093)
创新(62899)
教育部(61718)
国家社会(61557)
科研(61484)
期刊
(233473)
经济(233473)
研究(146947)
中国(99910)
(84602)
(83247)
管理(75083)
学报(73199)
科学(69077)
大学(57016)
农业(56566)
(55699)
金融(55699)
学学(54126)
教育(49859)
技术(45544)
业经(40907)
财经(40064)
经济研究(36223)
(34391)
问题(31115)
(30765)
技术经济(25949)
统计(25575)
(25563)
(23969)
(23560)
理论(23371)
现代(22747)
商业(22439)
共检索到753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卓  李秉坤  尹航  
本文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数据(RCRE),实证分析农户参保决策、政府农险补贴强度等因素对农业产出规模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政府补贴模式下的农业保险,对农业收入的激励强度明显不足,对农业产出规模存在负向影响;而且农险参保对农业产出的影响依农业种植结构存在典型差异,主要表现为对粮食产出的挤出效应。其原因在于农户家庭福利实现向务工集中,农户生产重心从粮食种植向非粮产业过度转移。这都使得农业保险政策的实施严重偏离了政策的预期目标。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修正城乡产品定价扭曲,增加农户农业经营收入;同时加速探寻政府-保险公司的农险合作模式以提升农险赔付水平,强化农险的收入补偿能力,保证农业保险预期的制度目标的实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婷  肖海峰  
本文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七种主要经营模式中生产者、保险公司与政府地位,不同模式的异同点和发展潜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地区的风险特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状况区别对待,最终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辉  谭迪  
本文以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利用湖北省13个市、州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GMM)来研究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水平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补偿水平对湖北省农业产出水平具有反向作用,表明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对湖北省农业产出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业生产风险水平对湖北省农业产出水平具有显著的反向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辉  谭迪  
本文以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利用湖北省13个市、州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GMM)来研究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水平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补偿水平对湖北省农业产出水平具有反向作用,表明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对湖北省农业产出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业生产风险水平对湖北省农业产出水平具有显著的反向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正军  
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是农业保险制度运行的载体。从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演变过程来看,先后经历了探索、选择和发展等不同历史时期。研究发现,政府主导下的地区特色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需要从农业保险组织管理与基层服务、财政保费补贴、大灾(巨灾)风险分散和市场监督与管理等模式逐一设计。论文试图以此揭示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方向,进而推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红霞  
近年来,供给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我国各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当务之急是必须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供给模式进行探索,本文提出应运用市场化的思路、市场化的手段和市场化的方法来供给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殷善福  黎东升  
本文利用VEC-PDL模型具体研究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消费支出效应情况,同时把农民收入变量加进系统中作参考并加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消费当期具有"挤出效应",但从长期来说农业财政支出和农民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同时,随着时间滞后,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消费支出的挤进效应在不断递增;而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具有即期效应,农民收入变化能立即改变农民消费支出,但是,由于农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长期递减,从长期来看,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消费的长期效应大于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的长期效应。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伟  易沛  徐静  黄颖  
在"理性经济人"的假定条件下,基于生产者行为理论就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对粮食产出的激励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农业保险补贴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影响粮食产出:一是通过提供较高保障的农业经营收入以鼓励农民加大农业生产投入,进而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产出水平;二是通过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实施不同的保费补贴标准,引导农民改变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进而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规模。就当前实施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来说,由于绝大部分地区的保障水平都比较低,目前通过农业保险补贴来增加粮食产量的实际效应相当有限。如果政府想利用农业保险来增加粮食产出水平,可以通过适当提高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为种粮大户构建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以及对粮食类作物和经济类作物保险采取差异化补贴政策来实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道许  
政府扶持是开展农业保险的基石,我国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自2004年以来,我国在原来的试验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建立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总体看来,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保险体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就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模式、配套政策等具体问题在理论上、实践中不断探索。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建华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1%。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与其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急需在全国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以推动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有鉴于此,应从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作用入手,分析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的前提,探讨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的模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贾立  黄馨  石倩  
本文利用农产品市场的局部均衡模型,就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农业发展银行1995—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方差分解反映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效果还不够显著;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农业政策性金融多样化业务的配合比单一进行粮棉油贷款业务的支农作用更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蕊  江生忠  
农业保险能够有效的分散和化解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其风险保障与经济补偿功能天然契合贫困地区农业生产者的需求。为应对我国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应充分利用农业保险这一风险管理工具。为了检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扶贫效果,本文结合我国现行的贫困标准,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主要因素构建FGT贫困指数,利用2010-2016年全国各省的面板数据进行门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农业保险和农险财政补贴扶贫效果均存在门限特征,说明农业保险扶贫效果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基于此,建议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采取差异化财政补贴政策,集中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以农业产业为支柱、经济发展落后、地方财力不足的贫困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玉珍  穆月英  侯玲玲  
在新一轮农业保险试验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目前仍然存在诸多因素制约着政策性农业保险持续稳定运营。在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进行客观评述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运营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军  孔祥智  
采用协同学理论构建SAR模型,量化并分析了2004-2014年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主体利益的协同度。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保险主体利益协同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是各主体利益协同度仍然较低,政策性农业保险系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政府财政补贴对提高主体利益协同度有着重要作用,包含农业保险深度和宽度指标的农业保险公司利益协同度是主体利益协同度的"短板"。由此建议政府坚持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效率;保险公司扩大保障范围,提高农业保险投保率;提高农户投保热情,积极反馈市场结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振军  沈琳浩  
该文针对当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保障水平低、保费分担不合理等问题,主要从保险方式、经营模式、保障水平和保费分担比例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以甘肃省环县冬小麦气象指数保险为例就优化设计方案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分析。从验证分析可知,相对于当前试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优化设计方案有效地提高了保障水平,减轻了农户经济负担,增进了政府经济责任,且其经济负担都在各自的承受范围之内。通过验证分析,形成了对优化设计方案的基本结论及相应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