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00)
- 2023(8020)
- 2022(6651)
- 2021(6180)
- 2020(5440)
- 2019(12562)
- 2018(12737)
- 2017(26166)
- 2016(13563)
- 2015(15786)
- 2014(15968)
- 2013(15987)
- 2012(14952)
- 2011(13920)
- 2010(14574)
- 2009(13989)
- 2008(13469)
- 2007(12097)
- 2006(11243)
- 2005(10331)
- 学科
- 济(84235)
- 经济(84170)
- 管理(40474)
- 业(34291)
- 方法(32804)
- 数学(30132)
- 数学方法(29627)
- 企(27492)
- 企业(27492)
- 中国(20169)
- 地方(18175)
- 财(16311)
- 农(15684)
- 业经(13952)
- 制(13806)
- 地方经济(12922)
- 学(12807)
- 贸(11475)
- 贸易(11465)
- 银(11169)
- 银行(11165)
- 易(11099)
- 行(10829)
- 融(10683)
- 金融(10682)
- 体(9983)
- 农业(9982)
- 环境(9723)
- 理论(9529)
- 和(9341)
- 机构
- 大学(212856)
- 学院(212615)
- 济(102917)
- 经济(101020)
- 管理(82307)
- 研究(71387)
- 理学(70347)
- 理学院(69675)
- 管理学(68473)
- 管理学院(68078)
- 中国(55818)
- 财(48546)
- 京(44150)
- 科学(38888)
- 财经(37940)
- 所(35642)
- 经(34267)
- 经济学(33562)
- 研究所(31619)
- 中心(31114)
- 江(30856)
- 经济学院(29869)
- 北京(28722)
- 财经大学(27990)
- 农(25746)
- 范(25501)
- 师范(25319)
- 业大(25209)
- 院(25068)
- 州(24595)
- 基金
- 项目(127646)
- 科学(100787)
- 研究(95310)
- 基金(93400)
- 家(79473)
- 国家(78894)
- 科学基金(67775)
- 社会(63196)
- 社会科(60133)
- 社会科学(60116)
- 省(48493)
- 基金项目(47885)
- 教育(44115)
- 自然(41024)
- 资助(40719)
- 划(40329)
- 自然科(40085)
- 自然科学(40078)
- 自然科学基金(39323)
- 编号(38311)
- 成果(32016)
- 部(29270)
- 重点(28360)
- 发(28164)
- 课题(26778)
- 国家社会(26428)
- 教育部(25886)
- 创(25717)
- 人文(25177)
- 大学(24254)
- 期刊
- 济(121215)
- 经济(121215)
- 研究(70927)
- 中国(37438)
- 财(35893)
- 管理(33170)
- 科学(25502)
- 学报(25010)
- 农(23289)
- 经济研究(21742)
- 融(21505)
- 金融(21505)
- 技术(20647)
- 大学(20364)
- 财经(20054)
- 学学(19338)
- 教育(18194)
- 业经(17359)
- 经(17339)
- 问题(16032)
- 农业(15530)
- 统计(14635)
- 技术经济(13420)
- 贸(12794)
- 策(12645)
- 决策(11708)
- 商业(11352)
- 理论(10715)
- 国际(10645)
- 经济问题(10010)
共检索到326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后凯
本文认为: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分权模式一直未能理顺关系,从而导致了在集权与分权上的不断重复,其结果造成国民经济要么被管死、要么宏观经济失控。作者在总结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变更经验后提出中央适度集权和地方适度分权。作者还就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分配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光大 莫勇波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政策国家向法治国家的转型,要求我国行政性分权模式的根本转换,即从行政意志主导型的政策分权模式向制度科学主导型的法治分权模式转换,效率主导型分权模式向效率与平等、参与等价值取向并重型分权模式转换,由中央政府主导下的自上而下型分权模式向由第三者(宪法和法律)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职权的模式转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方 孙文祥
政府财力是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物品供给的物质保证,它指政府在一定时期(预算年度)内拥有并可以自行支配和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的总称。由于受历史、自然资源、交通条件、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地(市或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存在一定差距,从而导致各地政府的可支配财力产生一定的差异,因此政府间财力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在一定范围内也有其合理性,但财力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玮
不同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模式制度的繁简程度、实施成本以及对分级财政特征的体现是各不相同的。并不存在某一种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模式绝对优于另一种的情况,有的只是某种模式更适合某个国家特定时期社会经济状况的情况。以共享税为主体的税收收入划分模式,是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区间财力差距不断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横向财政平衡目标的实现和减少体制运行中的摩擦,都要求改变目前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过分依赖税收共享的格局,转为实行以划分税种为主体的模式。
关键词:
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 财政体制改革 共享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许闲
良好的财税关系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基础,而合理分权和保持权力间的相互制衡是法治国家财税关系的首要特征。文章旨在分析联邦德国如何在财税关系中运用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立,实现各项权力在联邦政府内部的横向制衡和联邦、州与地方三级政府之间的纵向制衡。德国联邦政府通过一套完整的转移支付与财政平衡制度对财政收入进行再分配,保证了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基本一致,实现了区域间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稳定的宏观经济调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熊若愚
二十多年来,虽然我国分税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美国和德国税收收入划分模式的优势以及我国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内容,并提出完善我国税收收入划分的建议。
关键词:
税收划分 分税制 美国 德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熊若愚
二十多年来,虽然我国分税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美国和德国税收收入划分模式的优势以及我国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内容,并提出完善我国税收收入划分的建议。
关键词:
税收划分 分税制 美国 德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向达 祖俊涛 梁超
基于行政授权的理论视角,提出一个中国政府间关系及其治理模式的分析框架,以此揭示中国政府“集权-分权悖论”治理特征形成的因果逻辑。在此框架下,作为政府分权治理的一种有效形式,行政授权程度及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组织内部委托方关于代理方“治理效率-治理风险”的动态权衡,进而决定了授权边界范围和具体内容中诸种剩余控制权的不同分配组合形态,由此塑造出相应的中国政府间关系及其治理模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谷成 刘逸凡
不同层级政府间的权责分配是多级政府财政体制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推进,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涵义逐渐清晰,但政府间税收划分的调整并未与事权、支出责任的变化相适应,影响了地方政府公共职能的履行和辖区居民满意程度的提高。未来的改革应遵循税收划分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在理顺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地方税关系的基础上,用税率分享制替代收入分成办法,实现降低国家治理成本、提高政府对社会成员需求回应性和负责性的目标。
关键词:
财政体制 事权 支出责任 税收划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樱杕
中国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自改革以来有所改进 ,但因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及相关经济改革的缺位 ,非规范特征明显 ,相当程度上阻碍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此 ,有必要通过明确政府职能目标、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修正分税机制予以矫正和疏通。
关键词:
政府间财政关系 事权 非规范化 分税机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波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构建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框架,但20年来地方公共服务正常运转的财政需求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满足,省级政府间财力差异不断扩大的势头也未从总体上予以扭转,在这些问题的背后,不尽合理的政府间财力分配格局难辞其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进程中,我国亟待重新塑造政府间财力分配格局,以推进财政转移支付的结构性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关键词:
财力分配 地方税 转移支付 结构性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寇铁军 周波
借鉴单一制国家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法治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调整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的宪法、中央地方关系法、税收基本法、转移支付法、预算法等方面,考虑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的法治化选择。
关键词:
政府间关系 事权财权 法治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卢洪友 龚锋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呈不断扩大之势,基层政府逐步陷入严重的财政困境。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政府间税权分配制度。根据财政联邦主义理论,政府间税权分配必须遵循“配置效率原则”、“制度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然而,现阶段中国“税收分享”型的政府间税权分配模式既有悖于效率原则,也不符合公平原则,业已不适合我国目前的财政经济实践。把“税收分享”型税权分配模式转换为“税基分享”型税权分配模式,是中国政府间税权分配制度重构的理性思路。具体而言,应从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和财产税入手,在中央、省(市)、县三级政府间合理划分税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文春 李欣
以分税制为主要内容的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分级预算管理体制,分税制仅仅是这一体制中划分收入的方法。为了逐步推进改革,还需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现有预算调剂方法;而立足于我国国情,借鉴市场经济国家转移支付制度运作的成功经验.无疑会加速这一进程。一、福利经济学与西方国家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在现代国家的预算管理体制中,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配套政策,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为克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国际环境,加入世贸组织、十六大精神的贯彻落实的国内形势,都对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期邀请几位从事国际科技合作的相关人士对此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