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6)
2023(9053)
2022(7708)
2021(7145)
2020(5928)
2019(13580)
2018(13411)
2017(26259)
2016(14618)
2015(16690)
2014(16931)
2013(17027)
2012(16763)
2011(15143)
2010(15763)
2009(14943)
2008(14923)
2007(13551)
2006(12403)
2005(11738)
作者
(42879)
(35349)
(35179)
(33605)
(22683)
(16726)
(16302)
(13752)
(13278)
(13027)
(12071)
(11761)
(11601)
(11387)
(11196)
(10783)
(10435)
(10341)
(10165)
(10160)
(9275)
(8748)
(8524)
(8174)
(8128)
(8075)
(7940)
(7935)
(7239)
(7169)
学科
(65361)
经济(65285)
管理(42534)
(38564)
(28852)
企业(28852)
(28642)
中国(24915)
方法(21130)
地方(20938)
(19487)
数学(18089)
数学方法(17975)
(16280)
财政(15452)
(14596)
业经(14583)
银行(14579)
(14314)
金融(14313)
(14083)
(13952)
贸易(13939)
(13520)
(12876)
农业(12642)
(11622)
财务(11605)
财务管理(11548)
(11253)
机构
学院(212458)
大学(211731)
(93280)
经济(91254)
研究(79790)
管理(75134)
中国(63361)
理学(62051)
理学院(61296)
管理学(60587)
管理学院(60169)
(54781)
(46936)
科学(45044)
(42249)
财经(38074)
研究所(37062)
中心(35099)
(34209)
(34061)
(33760)
北京(31411)
(29225)
经济学(29221)
师范(28961)
(28173)
(27663)
财经大学(27582)
业大(26473)
经济学院(26403)
基金
项目(122633)
研究(95780)
科学(94395)
基金(84785)
(72438)
国家(71731)
社会(59785)
科学基金(59194)
社会科(56711)
社会科学(56699)
(48290)
基金项目(43631)
教育(43257)
(40566)
编号(40109)
成果(35828)
资助(35779)
自然(33718)
自然科(32839)
自然科学(32830)
(32687)
自然科学基金(32188)
课题(29476)
重点(27969)
(27945)
发展(26988)
(26538)
(25955)
(25107)
项目编号(24402)
期刊
(116735)
经济(116735)
研究(77214)
中国(49638)
(44545)
(32008)
管理(29034)
学报(28770)
(27812)
金融(27812)
教育(26377)
科学(26197)
大学(22167)
农业(22007)
学学(20505)
经济研究(19676)
财经(19215)
业经(18924)
技术(17071)
(16497)
问题(16214)
(15168)
国际(14454)
世界(11440)
(11206)
商业(10709)
会计(10671)
理论(10631)
技术经济(10073)
(9865)
共检索到358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仇怡  郑毅  
一、我国财政研发投入的基本状况研发与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投入,是衡量一国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研发投入的规模总体上呈逐年上升之势,财政每年用于研发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1978年我国财政用于科研的支出为52.89亿元,占GDP的比例为1.46%,占财政支出(含债务)的比例为4.76%。到2003年财政科研投入达975.5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0.83%,占财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邹洋  王茹婷  
本文主要基于财政分权的视角,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发现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但是财政支出分权度的提高削弱了政府研发补贴的激励作用,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仍为正。本文还发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越多,企业研发投入增加越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占比越低,越有利于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政府研发补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占比在各省存在较大差异,三者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大小和方向不同,其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各省企业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同时使之产生较大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红恒  
笔者采用我国实际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过低的重要原因。今后只有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利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加大政府对居民公共财政投入的力度,将以前的投资型财政转变为消费型财政,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从而使经济步入依靠消费拉动的均衡增长路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高安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彩彬  
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下,投资巨大,市场存在供应不足的缺陷,这些“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介入农业领域进行财政支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农业财政支持的现状进行了探讨,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农业财政支持总量不足、支持结构不合理、支持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宏观层面上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革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丹  
在科技研发的过程中存在着广泛的市场失灵,这是政府进行研发投入的直接原因,政府研发投入可以从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两方面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一、政府研发投入绝对规模的国际比较1.美国政府研发投入。美国一直注重增加政府研发投入,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倪红日  
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实际比重,在经过分税制改革后有了明显的恢复性提高,但是离达到合理水平仍存在着差距。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造成不同地区间人均可支配财政资金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使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更为明确,并使已经确定的合理制度避免出现重复,需要着眼于完整而全面的制度设计,明确改革目标,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房燕  
近年来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科学合理地使用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将对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促进私人资本投资活动、扩大政府资金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私募股权基金的基金"(PEFOF)为政府财政投资提供了不错的选择。本文将对政府财政投资PEFOF在投资标的、投资额度及使用条件、投资对象与策略、投资模式以及投资区域等方面的差异化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加快发展我国政府财政资金PEFOF的建议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小溪  
本文分析了法国政府通过国家层面大型科技计划对企业的资助、通过稳定经费对大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支持、通过行业研发合同对专业型国家科研机构的资助这三类不同的研发经费投入机制,揭示了法国政府研发经费投入的整体图谱,并从稳定与竞争比例、企业创新主体、国立科研机构定位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平  
财政透明度是优质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方面,它是促进效率、保障政府和官员负起责任的一种方法。财政透明度由此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我国财政透明度建设起步较晚,目前来看虽然已有明显改观,但仍和国际上的规范性做法存在很大差距。立足国际视角,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高我国财政透明度可从转变政府意识、修订有关法律、加强预算准备、改进政府收支分类系统、发展政府会计和政府财务报告系统、建设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着手。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薛钢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间管制的情况也日益增多,而在我国这些政府间管制已经对财政体制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使得原有的管制目标难以实现,并伴随产生新的财政问题和制度变异。应借鉴西方国家的政府间管制理论和经验,对我国的财政体制、行政体制、法律和民主体制等方面进行完善,减少政府间管制产生的财政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天辉  宋砚秋  张萌  戴大双  
通过归纳总结相关文献,并结合对部分国内高新技术科技投入政策管理部门的调研结果,提出了包括科技直接产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益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的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针对评价指标的特点,分别利用客观数据或Likert5点法进行评分。运用模糊熵方法,用条件熵度量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采用Borda选择法确定科技投入项目的绩效水平及排序,并引入基准项目来判断项目的合格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凌云  田发  
一、引言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与各省间的财政体制日趋完善,财力分配的矛盾焦点逐步转移到省以下地方各级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运行困难和财力困境。有资料表明,中国经济发展事实上是由地方政府推动的,大约70%的财政支出发生在地方,即省、市、县、乡。而地方财政困难已影响到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作用发挥,由此危及部分地方的社会稳定和政府权威,如任其发展势必会导致地方财政危机而最终威胁到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困难的根源在于政府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葛守中  
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订的政府财政统计核算体系(A System of Government Finance Statistics,简称GFS),便是一个专门反映政府经济管理活动及其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多功能体系。目前GFS已被众多国家广泛采纳,到1999年,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财政统计数据列入了《GFS年度报告,1999》,GFS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决策和制订政策的高精度的支持依据。然而在中国,GFS却还鲜为人知。借鉴GFS改革我国的财政统计,是当前深化改革中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志勇  贾文娟  
一、目前我国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滞后于公共财政改革,现行的政府会计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削弱了政府会计的反映与监督功能,不利于巩固现有的公共财政改革成果,也不利于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深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董再平  
一般和专项转移支付是政府转移支付的两种形式。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内在逻辑在于缓解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专项转移支付则体现中央政策意图,纠正地方政府支出偏好。在中国式财政分权和增长竞争的约束下,中央政府选择了专项转移支付为主、一般性转移支付为辅的模式,但难以解决管理难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是实现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重要手段,但却依赖于一系列制度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