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9)
2023(10412)
2022(8974)
2021(8608)
2020(7362)
2019(16835)
2018(16729)
2017(33402)
2016(18767)
2015(21328)
2014(21576)
2013(20845)
2012(19951)
2011(18178)
2010(18739)
2009(17822)
2008(18011)
2007(16900)
2006(14929)
2005(13530)
作者
(53081)
(44296)
(44004)
(42634)
(28226)
(20873)
(20592)
(17218)
(16487)
(16149)
(14779)
(14625)
(13993)
(13961)
(13880)
(13785)
(13687)
(12987)
(12922)
(12870)
(11016)
(10966)
(10904)
(10116)
(10116)
(10045)
(10016)
(9922)
(8941)
(8916)
学科
(73567)
经济(73487)
管理(54242)
(49260)
(38704)
企业(38704)
方法(33257)
数学(29499)
数学方法(29206)
(23261)
(22742)
中国(22706)
(17952)
(16108)
贸易(16101)
(15695)
业经(15107)
农业(14457)
地方(14381)
(14039)
银行(14015)
(13780)
(13441)
(12418)
(12401)
金融(12399)
(12004)
财务(11975)
财务管理(11932)
(11635)
机构
大学(272514)
学院(270048)
(114042)
经济(111456)
管理(101787)
研究(91699)
理学(86290)
理学院(85382)
管理学(84060)
管理学院(83529)
中国(71193)
(58545)
(57127)
科学(52766)
(46677)
财经(44663)
(43362)
中心(42440)
(42129)
研究所(41645)
(40280)
业大(36897)
北京(36664)
(36643)
师范(36370)
经济学(35241)
农业(34052)
(33688)
财经大学(32714)
(32512)
基金
项目(165401)
科学(129016)
研究(127260)
基金(117358)
(99865)
国家(98992)
科学基金(83784)
社会(79116)
社会科(74837)
社会科学(74815)
(64535)
基金项目(60973)
教育(59962)
(54447)
编号(54273)
自然(51034)
自然科(49713)
自然科学(49697)
资助(48900)
自然科学基金(48807)
成果(47768)
(38088)
课题(38057)
重点(37375)
(36171)
(33969)
(33795)
项目编号(33052)
教育部(32893)
大学(31953)
期刊
(130177)
经济(130177)
研究(85990)
中国(53839)
(45412)
(39767)
学报(37793)
管理(36395)
科学(34586)
教育(34559)
(29350)
金融(29350)
大学(29300)
学学(26660)
农业(26559)
财经(22362)
技术(22073)
经济研究(21334)
业经(21249)
(19230)
问题(17842)
(16058)
图书(15277)
理论(14197)
国际(13550)
技术经济(13401)
(13390)
商业(12851)
统计(12779)
实践(12732)
共检索到416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贾永堂  张瑜珊  
从组织衰退及其治理理论的视角来看,在完全可治理的逻辑预设下,当前我国治理弱势高校的整体格局呈现出明显的政府主导取向。但在缺乏有效市场竞争,尤其是退出机制缺位的促进性治理框架下,现行施策方案的实际治理效果不仅较为有限,甚至不利于弱势高校自主启动真正有效的组织改进。基于此,在弱势高校治理问题上,我国政府首先应该修正治理假设,进而调整单向度的治理格局,另外还有必要增加新的治理工具。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莉  吴文清  
2005年起,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10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旨在鼓励地方政府探索自下而上制度内生的改革模式,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区域发展并总结攻克共性难题的经验。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自主性的提高以及区域综合改革本身的复杂化,客观上要求政府决策寻求多领域的知识支持。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政府知识采集的重要来源,理应在区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中发挥智库的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顽强  张婷  
科技社团作为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基于间断均衡理论,使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关系演变逻辑进行梳理,将其关系变迁历程划分为探索均衡期、强势间断期、弱势间断期、探索均衡期、发展均衡期、完善均衡期6个时期。研究表明,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间关系在政策变迁历程中展现出非线性、较高不确定性且伴有偶然性突变的特征;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关系的变迁先后经历了社会团体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全能主义”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监管与整顿、培育与监管、赋权与增能6个阶段的深刻调整;中央政府决策的注意力分配、焦点事件冲击、科技社团的策略性行动这3个要素以不同的作用机制改变科技社团的政策场域,进而影响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之间关系的变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成涛  张晓敏  
政府权力内容与边界的明晰是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实施的重要前提。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对政府的职业教育治理权力重新进行了划分调整。通过将其与1996年《职业教育法》比较发现,政府职业教育治理权力演变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纵向的权力关系由中央政府"集中管理"到地方政府"分权治理",政府与社会主体间的横向权力关系由政府"全面管理"到社会主体"多元共治",同时,政府职业教育治理权力演变遵循着一定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权力转移的内容、方式及路径等维度。政府职业教育治理权力转移的衍生价值体现为:促进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形成、提高职业教育治理成效,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政府权力清单的建立健全、企业权利保障措施的实施、职业学校内部管理措施的完善等逻辑前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中生  王明文  
面对竞争,有时候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小众逻辑往往更加有效:成功者不敢做什么、做不到什么,我们就想方设法做什么。一、合成谬误与小众逻辑普通或暂时的成功,遵循一般逻辑;而取得重大的、持久的成功往往需要遵循特殊逻辑。也可以这样说,已经被商业或营销领域普遍认知的成功逻辑往往难以使遵循这一逻辑的企业再获得巨大成功。商业和营销领域充满竞争,而竞争就要规避合成谬误陷阱。所谓合成谬误,简单理解就是只被少数人掌握的知识在面对竞争时往往更有效,并能够甩开竞争对手,而大多数竞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中生  王明文  
面对竞争,有时候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小众逻辑往往更加有效:成功者不敢做什么、做不到什么,我们就想方设法做什么。一、合成谬误与小众逻辑普通或暂时的成功,遵循一般逻辑;而取得重大的、持久的成功往往需要遵循特殊逻辑。也可以这样说,已经被商业或营销领域普遍认知的成功逻辑往往难以使遵循这一逻辑的企业再获得巨大成功。商业和营销领域充满竞争,而竞争就要规避合成谬误陷阱。所谓合成谬误,简单理解就是只被少数人掌握的知识在面对竞争时往往更有效,并能够甩开竞争对手,而大多数竞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鹏   陶畅   王亚琪  
预算绩效管理是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的必由之路,更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笔者以政府治理能力的内涵为切入点,从经济、政治、社会三个维度探讨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影响政府治理能力的内在逻辑,论证了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所取得的预期成效,提出了“双动力”“内外力”和“三方面”三条路径来提高政府经济、政治和社会民生治理能力,为我国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指引,助力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罗生全  随国栋  
教材建设现代化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知识选择活动,这种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和合主体性的知识选择通过特定的主体来完成。政府作为教材建设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承载主体,是实现教材建设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内在统一的重要保障。从治理的内在逻辑看,政府参与教材建设现代化治理,遵循着以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辩证统一为遵循的价值导向逻辑,以构建系统完备的政府职能体系为载体的结构变革逻辑,以政府行权履职过程精细化调适为主轴的技术优化逻辑。未来,教材建设现代化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匡正治理主体的价值行为,推进政府职能运转的独立体系建设,以及兼顾话语权力的宏观支配与微观调适的场域适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祖俊涛   董黎明   张向达  
运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从1986年以来中央政府及各部委颁布的系列减贫政策文本中提炼出“权变治理”模型,以此诠释政府贫困治理的运作逻辑和组织机理。研究发现:根据治理形势及其目标的阶段性变化(治理情境),政府会通过调整剩余控制权分配组合形态的方式来选择相应的治理模式加以应对(策略行动),由此带来的治理质效与治理风险变动(治理结果),又会衍生出新的治理情境和策略行动,从而构成政府贫困治理的逻辑闭环。进一步看,正是“治理质效-治理风险”的动态变化,使得政府在常规运作与超常规运作之间不断调适,进而推动了中国贫困治理模式的范式转型。研究不仅能够为后续相对贫困治理提供策略指引,还可以为解码中国政府之治贡献新的理论视角(权变治理)。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会平  郭宁  汤玺楷  
[目的/意义]从已颁布政策文件中找出我国推进政务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内在逻辑,为优化未来的政策路径提供对策建议。[方法/过程]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收集189条有效政策文本,综合运用词频分析软件和人工方式提取关键词,采用CiteSpace 5.0分析政策文本时间分布、关键词共现网络、高频关键词及其共现关系。[结果/结论]我国推进政务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可分为地方初探、顶层设计、全面探索三个阶段;热点领域包括政务服务和简政放权、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价值取向则是以创新发展为引领、以数据汇聚为主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永仕  
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广西的速生桉及其相关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区内第九个千亿元产业,但速生桉有毒的"谣言"也随之日渐喧嚣。在科学研究表明速生桉无毒的前提下,广西部分地方政府转而限制和禁止种植速生桉。这一政策体现了平衡环境破坏、社会生态破坏和经济发展停滞风险的行政逻辑,其基本特征是在认同泛风险的基础上平衡各种风险分配,而不是指向化解风险。这种风险平衡行政仍出于"不出事"的考量,也导致了诸多"意外后果",但在环境治理方面具有比传统的"不出事"逻辑更为积极的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瑜  刘妍  
双语教育政策制定往往会根据"问题观""权利观"和"资源观"这三种语言规划观念而呈现出缩减性沉浸式双语教育、多样性保持式双语教育、添加性双向式双语教育这三种政策选择。基于对美国、印度、新加坡三国双语教育政策价值逻辑分析,提出双语教育政策制定应具有"强调国家核心意识主导""注重多元民族文化整合"和"关注学术认知语境建构"等特征,即以国家文化安全与利益为根本前提,以促进主流文化整合与认同为重要内容,以培养教育者的跨文化理解与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吕同舟  
政治锦标赛下的地方官员晋升机制、公共政策对象的权利意识觉醒,以及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双重压力,使得"风险规避"成为了地方政府的现实选择。以"地方政府行为动机"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强度"作为一组关键变量,可以架构四类治理情境;在不同的治理情境中,地方政府会采取不同的行为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宝利  盛子强  闫志军  
由于历史积淀与资源禀赋之异,弱势省域在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中往往呈现出单向度、依附性与弱张力的表达与惯性,遂而有悖于"协同发展"之初衷。基于此,提出涵括积极协同、间接协同与复杂协同的"新协同"理念,搭建围绕职业教育"禀赋"的综合分析框架,明晓兼顾"线性与自反性""二元与多元""明确性与不确定性""秉持与重建"等为特征的职业教育决策生态,试图推进区域职业教育优势互补、共生共赢、多元协同图景的持续生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庆志  
在产业扶贫中,基层政府的治理行为受到科层制逻辑、合作治理逻辑和乡村逻辑的共同作用。基层政府能否从主导者转向引导者取决于其对冲突目标的理性权衡、资源和治权的共享程度以及乡村社会的组织化水平。建始县近十年产业扶贫的案例显示,基层政府的治理转型并不要求每条制度逻辑都处于理想状态,其关键在于在契合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并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权力的有效制衡以及各方收益的绝对增加来保持治理系统的稳定性。其中,实现集中与分权相结合、推动资源网络化流动、嵌入外部治理主体、包容各类制度逻辑是有效的转型路径。在基层政府治理转型具有制度惯性的情况下,这种"分逻辑存在瑕疵而总逻辑达到相对平衡"的权变多重逻辑观为理解该进程提供了一个渐进的观察视角,也丰富了多重制度逻辑框架的理论内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