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7)
- 2023(16121)
- 2022(13600)
- 2021(12974)
- 2020(10778)
- 2019(24617)
- 2018(24555)
- 2017(46487)
- 2016(25051)
- 2015(28012)
- 2014(27529)
- 2013(26407)
- 2012(24195)
- 2011(21596)
- 2010(21846)
- 2009(20178)
- 2008(19508)
- 2007(17278)
- 2006(15070)
- 2005(13180)
- 学科
- 济(97484)
- 经济(97394)
- 管理(77647)
- 业(73342)
- 企(62003)
- 企业(62003)
- 方法(45044)
- 数学(39568)
- 数学方法(38836)
- 中国(29268)
- 农(26951)
- 财(26623)
- 业经(23146)
- 技术(21322)
- 制(20117)
- 地方(19211)
- 贸(18154)
- 贸易(18141)
- 易(17721)
- 农业(17625)
- 理论(16976)
- 银(16553)
- 学(16547)
- 银行(16539)
- 行(15823)
- 务(15275)
- 财务(15202)
- 财务管理(15163)
- 和(15083)
- 划(14740)
- 机构
- 学院(345659)
- 大学(343276)
- 济(140174)
- 管理(138922)
- 经济(137198)
- 理学(120184)
- 理学院(118965)
- 管理学(116861)
- 管理学院(116163)
- 研究(108192)
- 中国(82482)
- 京(70936)
- 财(67260)
- 科学(63634)
- 财经(53190)
- 所(51579)
- 江(51065)
- 中心(50634)
- 经(48320)
- 农(47701)
- 业大(46647)
- 研究所(46593)
- 范(44459)
- 北京(44269)
- 师范(44039)
- 经济学(42714)
- 州(41041)
- 院(40013)
- 财经大学(39595)
- 经济学院(38619)
- 基金
- 项目(232681)
- 科学(184936)
- 研究(175610)
- 基金(168085)
- 家(144985)
- 国家(143730)
- 科学基金(124837)
- 社会(111634)
- 社会科(105862)
- 社会科学(105836)
- 省(92120)
- 基金项目(87778)
- 教育(82715)
- 自然(78692)
- 划(77321)
- 自然科(76975)
- 自然科学(76962)
- 自然科学基金(75566)
- 编号(73117)
- 资助(68190)
- 成果(59374)
- 创(52880)
- 重点(52287)
- 部(51596)
- 发(50555)
- 课题(50332)
- 创新(48644)
- 国家社会(46139)
- 项目编号(45610)
- 教育部(45138)
- 期刊
- 济(150546)
- 经济(150546)
- 研究(98900)
- 中国(66426)
- 管理(54558)
- 财(52077)
- 学报(46430)
- 科学(44829)
- 教育(43074)
- 农(43072)
- 大学(36900)
- 学学(34454)
- 技术(34299)
- 融(30520)
- 金融(30520)
- 农业(29608)
- 业经(26201)
- 财经(25994)
- 经济研究(24674)
- 经(22366)
- 问题(20073)
- 图书(19326)
- 技术经济(17628)
- 统计(17249)
- 科技(16872)
- 策(16589)
- 贸(16458)
- 商业(16154)
- 理论(16117)
- 业(15938)
共检索到505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门理想 赵芷墨 李亚兰 张会平
[目的/意义]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探索已逾十年,然而其实际创造的公共价值却相当有限,系统探索其公共价值共创逻辑、现状及优化路径的研究亟待开展。[方法/过程]以本土化调试后的公共价值战略三角模型为理论框架,以一个包含3地调研报告、80份政策文本、427份有效问卷、2070个利用成果和2145条互动留言的综合数据库为研究资料,对上述问题展开探讨。[结果/结论]当前数据开放的公共价值共创中,供需双方的公共价值期望类型和程度都存在较大差异。为达成共识性目标,双方依托开放平台和应用大赛开展了双向调和。但受限于利用场景单一、资源基础薄弱和合作机制僵化,数据开放仅在部分场景创造了有限的经济与社会价值。我国应从目标、激励和约束的微观切口聚拢公共价值期望集合,通过刚性、中性和柔性的综合手段畅通公共价值调和渠道,推动场景、资源和机制的对接耦合以筑牢公共价值共创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强 单炜
本文讨论了政府大数据的构成及其特点,分析了政府利用大数据能够解决的公共治理难题。构建了基于大数据流的公共价值创造分析框架,并以此为理论基础阐释了大数据政府创新公共价值实现的要件。最后从大数据管理局的设立、数据开放、大数据国家战略以及大数据人力资源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国家和地方层面大数据政府创新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应益华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在改善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公共价值流失或偏离问题。与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相比,公共价值范式融合了传统公共管理和新公共管理的优点,强调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合。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如果设计得当,可以整合政府逻辑、商业逻辑和公民逻辑共存的优势,实现公共价值创造。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推行应将公共价值最大化作为自身的目标,这就需要以公共价值分析框架为基础,明确公共价值内涵、识别行动者联盟、分析行动者动机,并采用相应的公共战略工具、计量工具、公共价值链工具等行动工具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目公共价值创造。本研究丰富了公共价值分析框架,也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推广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雅琳 车峰
数字政府作为实体政府的“孪生态”,其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创造公共价值。基于公共价值创造的过程视角,借助内容分析法和PMC指数模型,对2019—2022年颁布的中央、省级、省会城市数字政府政策进行系统性挖掘和实证评估,考察数字政府政策的整体情况以及层级特征、区域特征。结果表明:数字政府政策更加关注公共价值的行为性和社会性,省级数字政府政策整体处于优秀水平;数字政府政策在公共价值识别和选择中呈现明显的层级特征,在公共价值生产和管理中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研究结论可为新一轮技术革命和政府变革背景下调整和改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制度安排提供有益借鉴,有助于结合数字中国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数字政府 政策评估 公共价值创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雄伟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有利于深入推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活力,释放社会力量,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创新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然而,在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内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必须从开始就要高度重视公共价值的问题,让公共价值统筹和引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避免完全出现"效率"和"效益"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
关键词:
PPP 政府 社会资本 公共价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璐璐
政府土地收入是政府凭借土地所有权让渡使用权获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它是土地公有权利的资本体现,具有公共性。政府土地收入的公共价值性体现为"共处"、"公有"、"公利"三个方面。当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政府土地收入使用还存在偏离公共价值的情况。为此,必须准确界定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围绕公共利益加强政府土地收入的收支管理,强化对政府土地收入的审计与监督。
关键词:
政府土地收入 公共价值性 土地财政改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洪佳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要求政府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除了遵循传统的“效率”这一价值逻辑外,还要遵循公民本位、责任行政和法治等价值逻辑。新的价值逻辑需要多方面的政府能力予以保障,具体包括科学决策能力、依法购买能力、监督评估能力和紧急承接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需要政府构建多元开放的需求表达机制和决策参与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协同监督机制及健全政府的规制机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敬伟 王迎军
本文在梳理商业模式最新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有关商业模式的三种基本观点,分析发现"价值三角形"框架有助于理解和透视商业模式中价值定义、价值创造与传递以及价值获取之间的逻辑关系,据此提出了商业模式的三维度概念模型。文章进一步运用"5W1H"分析工具对商业模式的概念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为商业模式设计提供了具体的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婧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备受推崇的一项政府职能改革,然而其优势却并未在实践中平衡展现,其中的政府责任价值导向问题值得关注。文章梳理了国内外政府购买责任的研究进展,揭示了从市场价值优先转向公共价值优先的研究趋势。此外,还探讨了中国政府购买责任研究存在理论分析框架尚未落实、基于公共价值的测度及其生成机制研究有待深入,以及一般政府责任应用亟待修正等不足。中国政府确立以公共价值为优先导向的政府购买责任定位,不但符合公共管理的发展潮流,也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奚路阳
品牌的本质就是关系,品牌价值蕴含于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中。当前我国企业的品牌化发展仍然面临诸如品牌力不足、品牌转化率不断降低、品牌忠诚度趋于弥散等一系列挑战,其均指向了企业与消费者品牌关系重构的必要性。据此,本文在考查三种价值创造逻辑的基础上,在战略层面提出了以消费者参与互动为主导的、凸显消费者作为"生产型消费者"角色的品牌价值共创系统模型,进而在策略层面从三个维度阐明品牌价值共创的核心路径:互动定制,以个性化的品牌产品实现消费者个性化的品牌需求;共建平台,以构建品牌共同体强化品牌凝聚力;共创管理,以绩效、接触点与危机管理提高品牌生命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晓丽 赵需要 周庆山 姬祥飞
[目的/意义]政府开放数据生态链互动机制与节点优化策略研究对于政府数据开放实践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过程]以数据本体为核心,以价值共创为目标,围绕数据流通串联生态链上的5个角色节点,探讨生态链的多元主体价值共创机理并辅以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政府数据开放实践探究各节点的优化策略。[结果/结论]政府开放数据生态链的多元主体价值共创可分为“价值激活—价值汇聚—价值扩散”三个阶段,并明确了以数据流转为核心的价值共创模式,继而提出政府开放数据生态链上各节点的发展重心和优化措施,以此加快释放政府数据价值,促进数据要素合规流通。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朝兵 郝文强
[目的/意义]系统考察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力场”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推进路径,旨在加快我国政府数据开放进程。[研究设计/方法]借鉴勒温的力场理论,构建政府数据开放力场模型,把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力场划分为压力场、动力场和阻力场。[结论/发现]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压力主要源于国际数据开放浪潮、中央政府要求、多主体数据需求和公民权利诉求,动力主要是政府数据开放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价值,阻力主要由政府层面、安全层面、公民层面、制度层面和技术平台层面的诸多具体因素构成。遵循破除阻力、增强动力、变压力为动力的基本思路,同时采取一系列可操作的政策举措,作为推进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路径选择。[创新/价值]构建的政府数据开放力场模型具有理论探索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尚子娟 李倩 杨斌
公共图书馆致力于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仅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覆盖能力的显著体现,同时也是解决基层大众文化需求的必要方法和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公共价值视角,借助战略三角模型,构建出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战略三角框架,阐释了价值要素、运作能力要素、合法性与支持要素与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契合性,剖析了公共图书馆在面向大众提供均等化服务,实现价值再创的内在理论逻辑与外在实践困境,以期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均等化进程探索一种新思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钰 李艳 刘炳胜 曹新颖
本文将价值共创引入EPC项目管理全过程,从服务主导逻辑的视角分析EPC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将中国联通海南智慧大厦项目作为EPC项目价值共创实例,尝试提出项目承发包双方价值共创的具体路径,探究解决国内“低信任”情境下的EPC项目管理难题,以期帮助提升EPC项目效益,实现项目承发包双方的共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赵苏婉
成人教育作为一项准公共产品,其公共价值是其存在的必要条件,以此为基础成人教育学的公共价值毋庸置疑。本文对成人教育学的公共价值从三个方面予以分析:学科生成体现公共价值、价值定位体现公共价值、内部关系体现公共价值。明确成人教育学的公共价值将从三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对规划学科发展方向、对构建学科逻辑框架、对发挥学科优势等。
关键词:
成人教育学 公共价值 学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