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1)
- 2023(10294)
- 2022(8498)
- 2021(7836)
- 2020(6268)
- 2019(13910)
- 2018(13794)
- 2017(26540)
- 2016(14474)
- 2015(16257)
- 2014(16434)
- 2013(16331)
- 2012(15819)
- 2011(14625)
- 2010(15283)
- 2009(14551)
- 2008(14084)
- 2007(13052)
- 2006(12174)
- 2005(11574)
- 学科
- 济(66192)
- 经济(66114)
- 管理(41416)
- 业(35654)
- 中国(24969)
- 企(24885)
- 企业(24885)
- 农(22176)
- 地方(21030)
- 方法(19790)
- 数学(17053)
- 数学方法(16908)
- 业经(15993)
- 财(15297)
- 制(15002)
- 农业(14967)
- 环境(14520)
- 银(14273)
- 银行(14260)
- 行(13942)
- 融(13039)
- 金融(13038)
- 发(12631)
- 贸(12475)
- 贸易(12455)
- 学(12151)
- 易(12001)
- 地方经济(11405)
- 和(9906)
- 体(9479)
- 机构
- 学院(213538)
- 大学(210023)
- 济(90893)
- 经济(88827)
- 研究(77830)
- 管理(76845)
- 理学(63492)
- 理学院(62744)
- 中国(62366)
- 管理学(61922)
- 管理学院(61512)
- 财(46774)
- 京(46333)
- 科学(44734)
- 所(39656)
- 中心(35545)
- 江(35244)
- 研究所(35001)
- 财经(34704)
- 农(33215)
- 经(31134)
- 范(31010)
- 北京(30834)
- 师范(30769)
- 州(28885)
- 院(28145)
- 经济学(27541)
- 业大(27038)
- 财经大学(25204)
- 农业(25178)
- 基金
- 项目(126929)
- 研究(99615)
- 科学(99294)
- 基金(88376)
- 家(75218)
- 国家(74474)
- 社会(63286)
- 科学基金(62602)
- 社会科(59928)
- 社会科学(59917)
- 省(51010)
- 基金项目(45795)
- 教育(44672)
- 划(42400)
- 编号(42108)
- 自然(35863)
- 成果(35743)
- 资助(35525)
- 自然科(34830)
- 自然科学(34823)
- 自然科学基金(34111)
- 发(34075)
- 课题(30730)
- 重点(28854)
- 发展(28146)
- 部(27766)
- 展(27656)
- 创(26074)
- 国家社会(25612)
- 年(25401)
- 期刊
- 济(119326)
- 经济(119326)
- 研究(74249)
- 中国(50136)
- 财(33350)
- 农(32662)
- 管理(30194)
- 教育(28815)
- 学报(27908)
- 融(27671)
- 金融(27671)
- 科学(27182)
- 业经(22195)
- 农业(22083)
- 大学(21824)
- 学学(20071)
- 经济研究(19222)
- 技术(17997)
- 财经(16934)
- 问题(15681)
- 经(14582)
- 商业(12371)
- 贸(12370)
- 图书(11407)
- 理论(10894)
- 业(10598)
- 国际(10362)
- 现代(10216)
- 经济问题(10130)
- 坛(10038)
共检索到355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鲁娜 孙玉宁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所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也日益显现。在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迫切需要以一种全新的生态消费模式来取代传统的耗竭型消费模式。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消费者、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由于受自身条件的局限,尚不能有效的推进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和普及,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将政府作为引导及统筹协调各方推动生态消费的重要力量,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引导型生态消费模式,才能有效推动我国生态消费的发展。
关键词:
生态消费 政府作用 生态文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代欣
作为推进结构性改革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支撑手段,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受到各方高度关注。这是一项既涵盖顶层设计,又包括基层方案的全面行动计划。现阶段,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普遍存在形象工程大于实际意义、社会组织薄弱、购买行动各自为政和财政支出提升社会福利不明显等问题。国际经验显示,上述情况大多源自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动因不明确、市场环境不完备、体制机制建设滞后和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战略不清晰。为此,立足"十三五规划"总体部署,应采取如下措施:选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领域;培育社会组织应兼顾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将事权划分作为购买公共服务的基础;实现社会福利总水平与财政资金绩效双提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东 王素梅
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也称为经济效益审计或效益审计,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政府审计制度恢复之后,经过20世纪90年代专项资金经济效益审计的探索,于21世纪在政府审计范围内全面推行。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是以学习为主导、自上而下的强制型审计。目前而言,政府绩效审计的审计环境还不够完善,尚没有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政府绩效审计准则予以指导,因此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艳 陈艳丽
一、我国政府会计管制的缺陷近些年来,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管制部门都分别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进行管制,管制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是我们还是不难看到, 在加大处罚的同时,会计违规事件屡禁不止,性质一个比一个恶劣,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这就是说,会计管制中尚有许多问题须待解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兴利 尹平 徐中华
西方国家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较早,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审计发展的主流,而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尚处于初创时期。为了有力推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本文拟以国内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现状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当前政府绩效审计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绩效审计的法规依据与执业准则;明确绩效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与权限;提升绩效审计的有效供给,缓解供需矛盾;构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以及加强政府绩效审计应用理论研究等对策,以切实推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绩效审计 发展对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齐兴利 邵辉
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尚处于初创时期,为了有力推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本文拟以国内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现状为切入点,剖析当前制约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瓶颈,并提出推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政府绩效 审计 发展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玉山 汪洋 吉鹏
购买职业教育服务是政府改变职业教育规模不经济的一种可行的治理工具。政府购买职业教育服务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要,与各类社会组织签订契约,通过公共财政购买职业教育服务,实现政府在职业教育服务供给中"生产者"与"提供者"的分离。当前,我国政府在购买职业教育服务的实践上存在着政府理性错位、职业教育服务属性定位不清、教育中介组织发育滞后和信息不对称引致的契约风险等困境。为此,须完善有关的政策制度体系以界清职业教育服务属性,规范扶持职业教育服务的竞争市场;构建服务、学习、责任型政府,提升政府在购买职业教育服务过程中的治理能力。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骏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即新公共管理运动,其核心特征是对政府绩效及其责任的高度关注,它的出现促进了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本文从辩证的角度审视关于新公共管理正反双方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政府绩效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引发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辩证思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孟春 郭上 吴昺兵 高雪姮
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是采取市场化手段支持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政府支持的领域和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然而,目前政府引导基金遍地开花,设立形式不一,管理方式各异,存在一定程度的"泛化",蕴藏了一定的风险隐患,有必要及时出台相应的规范政策,促进政府引导基金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俞少君
中小企业的改革热潮是我国面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必然结果。只有政府充分发挥经济职能作用 ,为中小企业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提供技术指导、管理咨询和宏观协调 ,在财税政策、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多方面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真正放开放活中小企业 ,才能实现企业改革的整体推进和有效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发展 政府 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艳
在转轨经济时期,我国政府不仅通过征税和发行国债的显性融资渠道融资,还通过对银行系统的直接控制和干预获得了隐性的融资渠道。在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初期,政府隐性融资与国有银行之间存在互惠互利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1994年以后,政府对隐性融资可依赖程度降低,国有商业银行对政府的隐性融资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这种融资方式的弊端逐渐暴露。本文分两阶段对政府融资状况与国有银行业发展的相互影响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些主要思路。
关键词:
政府融资 国有银行业 显性融资 隐性融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敏
在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公共管理、政府治理、预算和财政等公共领域发生的改革对政府会计系统造成倒逼压力,并使其产生改革需求。怎样进行政府会计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回顾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路径进行归纳研究,以明确未来的政府会计改革方向和发展路径,为改革决策部门提供建议和指导。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应走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并从构建统一准则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建立"双轨制"会计体系、编制政府整体财务报告等路径方向上取得突破。
关键词:
政府会计 中国特色 渐进式改革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椿荣 江林
人类生态足迹已超过地球生态承载力的50%,亟须以生态消费模式取代传统的资源耗竭型消费模式。生态消费在我国的倡导和实现,单纯依靠居民自发自觉尚不现实,需要政府、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等外部力量的推动,而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可通过基于消费价值的生态沟通等软性手段推动生态消费行为,同时引导企业、非政府组织等主体共同促进生态消费模式的普及。
关键词:
生态消费 政府主导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