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4)
- 2023(12301)
- 2022(9965)
- 2021(9081)
- 2020(7669)
- 2019(16909)
- 2018(16983)
- 2017(33429)
- 2016(18611)
- 2015(20722)
- 2014(20962)
- 2013(20203)
- 2012(18694)
- 2011(16807)
- 2010(17099)
- 2009(16209)
- 2008(16285)
- 2007(14884)
- 2006(13302)
- 2005(12584)
- 学科
- 济(70896)
- 经济(70773)
- 管理(59630)
- 业(53293)
- 企(43985)
- 企业(43985)
- 方法(28598)
- 财(24755)
- 数学(24646)
- 数学方法(24394)
- 中国(24348)
- 制(22425)
- 农(21004)
- 业经(17472)
- 体(15622)
- 银(15197)
- 银行(15177)
- 行(14547)
- 学(13939)
- 务(13752)
- 财务(13716)
- 财务管理(13678)
- 融(13647)
- 金融(13644)
- 企业财务(13082)
- 农业(12864)
- 体制(12854)
- 贸(12744)
- 贸易(12736)
- 易(12471)
- 机构
- 大学(266562)
- 学院(265331)
- 济(110524)
- 经济(108155)
- 管理(98852)
- 研究(90160)
- 理学(84155)
- 理学院(83265)
- 管理学(81974)
- 管理学院(81487)
- 中国(70016)
- 财(59873)
- 京(56251)
- 科学(51889)
- 财经(45966)
- 所(45306)
- 经(41659)
- 农(41121)
- 中心(40638)
- 江(40366)
- 研究所(40317)
- 业大(35676)
- 北京(35552)
- 经济学(35226)
- 财经大学(34161)
- 范(33458)
- 师范(33108)
- 院(32761)
- 州(32255)
- 农业(31938)
- 基金
- 项目(169247)
- 科学(133645)
- 研究(126240)
- 基金(123639)
- 家(107330)
- 国家(106474)
- 科学基金(90695)
- 社会(82181)
- 社会科(77862)
- 社会科学(77837)
- 省(64855)
- 基金项目(64248)
- 教育(58414)
- 自然(55802)
- 划(54899)
- 自然科(54477)
- 自然科学(54460)
- 自然科学基金(53519)
- 编号(51092)
- 资助(49775)
- 成果(43997)
- 部(38629)
- 重点(38523)
- 制(36643)
- 课题(36142)
- 发(35702)
- 创(35036)
- 国家社会(34796)
- 性(34465)
- 教育部(33484)
- 期刊
- 济(126572)
- 经济(126572)
- 研究(83803)
- 中国(55406)
- 财(48134)
- 学报(40404)
- 农(38959)
- 管理(38700)
- 科学(36992)
- 大学(31536)
- 融(29893)
- 金融(29893)
- 学学(29755)
- 教育(29231)
- 农业(25470)
- 财经(23843)
- 技术(21445)
- 经济研究(20957)
- 经(20450)
- 业经(20310)
- 问题(17713)
- 贸(14132)
- 理论(13170)
- 版(12681)
- 业(12522)
- 现代(12285)
- 商业(11945)
- 国际(11853)
- 技术经济(11704)
- 实践(11618)
共检索到407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闫海 王洋
政府性基金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工具,在我国财政收入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法治化程度较低,成为我国财政法治建设的薄弱环节。透明化治理是财政法治、财政民主对政府性基金法治构建的制度需求。根据透明化治理的要求,政府性基金设立法治应当构建专家和利益主体参与机制。为完善政府性基金开征透明化治理,我国应当推进审批信息外部流动,引入听证制度,增加征缴要件为清单形式要件,推进以理由解释为中心的实质化清单管理。以政府性基金预算公开为核心,从预算公开的范围、标准、载体和责任四个方面加强政府性基金运行的透明化治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满仓 赵守国
财政透明度是民主社会中更为广泛的公众知情权和政府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财政透明度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本文通过对财政透明度的基础理论分析,认为财政透明化作为政府治理变革的核心,对于政府治理效率的提高有积极性影响。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更多领域内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就必须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政府治理再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燕
中央政府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及中央代发2000亿地方债的开闸,对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提出了要求,加之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使得地方债务规模及风险逐渐扩大。本文是从地方政府投融资债务产生的背景、存在的问题入手,重点阐述了如何从资金的筹集、运用到偿还保持高度透明,特别是提出了应建立政府债务预算,以促进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保证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健康运行。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投融资 债务预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谭建立
政府信息公开不仅重要也是必要的,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5年多,其公开透明的情况仍然不能使公众满意,这既有主客观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原因。国外先进经验表明法律实施比制定法律更难。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为尽快建立与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本文提出五大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财政信息 公开透明 信息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红霞
一、预算公开不等于预算透明2012年4月,国务院部署当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要求省级政府要在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并推进公开部门预决算。2012年5月,财政部表示,中央本级和各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决算,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2011年中央决算后公开。目前,虽然预算公开的程度离公众期待仍有一些差距,但毕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截至2011年年底,在国务院要求和民间高涨的呼声推动下,98个中央部委中除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和侨办宣布暂不公开"三公"经费外,有96个部委陆续公开了"三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小康
要提高经验研究的可信度和经济学期刊的品质,复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首先阐明了复制的价值,包括防止研究者的有意错误、减少研究者的无意错误、降低其他研究者的成本、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增加文章的引用率和影响力、提高初学者的研究水平等。然后,通过对全部SSCI来源经济学期刊投稿须知的统计分析,本文发现:不到10%的期刊采用了强制复制政策;高质量期刊更倾向采用强制复制政策;采用强制复制政策的期刊数量正在逐年增加。最后,本文分析了中文经济学期刊引入复制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发现中文期刊还不具备实施强制复制政策的条件,但部分高质量期刊可以尝试引入非强制复制政策。期望本文能引起更多中国经济学者对研究可...
关键词:
可复制性 数据和程序开放 经验研究方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荣莉 黄烨炜
"三公经费"透明化是监督政府合理运用财政资金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公共治理的必要条件。我国政府财政公开"三公经费"存在公开信息笼统、预算外"三公经费"信息未公开、公开信息质量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规范笼统、财政科目未细化、监督制度和监管手段不完善。为加强"三公经费"的控制、提高"三公经费"的透明度,必须完善法律保障、细化"三公经费"科目、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监督体系。
关键词:
三公经费 财政信息 透明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姜爱华
政府采购信息透明化是从信息需求者的视角研究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的进程。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政府采购过程中透明化问题的研究,对推进政府采购信息透明化、制度规范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与国外研究相比,目前国内研究在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一定差距,存在相关概念及内容界定还不够完整,研究范围较窄,理论分析不深,对信息透明化改革缺乏较系统研究等问题。
关键词:
政府采购 信息透明化 委托 - 代理理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笑霞
政府向公众提供政府财务报告,是提高财政透明度、强化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财政透明度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本要求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提高财政透明度,必须要建立和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具体而言,应当从报告目标、报告主体、会计基础、核算范围等方面对现有的预算会计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逐步建立我国的政府会计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但是,政府会计改革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构建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工程,应当采用分阶段、逐步推进的方法来进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文基
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是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是纳税者知情权的重要保证,是实现良好政府治理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预算透明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在政府预算透明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充分宣传政府预算透明对公共财政的意义、大力加强预算透明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政府预算透明的质量、加强监督、大力推进金财工程建设、加强信息公开文化建设、引入公民参与机制等七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完善对策,以期提高我国政府预算的透明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卜振兴
通过理论推导,论证货币政策透明度对于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并运用TVP-SV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透明度有助于减少宏观经济波动,提升货币政策效果;短期来看,透明度对宏观经济波动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但是中长期来看,这种抑制作用会逐渐减弱。为了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透明度在政策执行中的效果,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加强与公众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升政策透明度的水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泽麒
近几年,各地企业纷纷开展智能化改造,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热潮汹涌,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大干快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局面,这究竟是喜是忧?智能化改造需求广泛背后的根源是什么?人和机器是怎样的关系?智能更重要,还是透明更重要?一、智能工厂被“玩坏”?从已接触的几十家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的案例情况来看,笔者发现他们存在几个相对普遍的现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聪 邓淑莲 刘潋滟
财政法治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财政透明水平的提升,能够让公众更好地对政府进行监督,从而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论证财政透明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推动作用,并基于我国2017年省级财政信息公开现状,分析当前财政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财政透明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透明 法治政府 预算法 信息公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隋紫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际资本流通的日益频繁,投资者希望获得更多政府财政等相关的宏观环境信息,以做出更准确的决策。根据产权理论,政府作为公共资源和财产的委托管理者,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完整的政府会计信息是帮助其履行受托责任的必然手段。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财政制度的不断推进,公众也日益关注政府部门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财政会计信息公开势在必行。作为宏观经济稳步增长重要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来茂德
通过信息公开使信息透明化是依法治校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现行法治化规范体系内实行依法治校,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坚持依法治校,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在教育领域,依法治校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透明化的时代,而这样的时代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也改变着各个社会组织的运行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