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2)
2023(5763)
2022(4858)
2021(4799)
2020(4317)
2019(10166)
2018(10328)
2017(21354)
2016(11352)
2015(13231)
2014(13292)
2013(13156)
2012(12099)
2011(10734)
2010(11802)
2009(11360)
2008(10737)
2007(9595)
2006(8730)
2005(8012)
作者
(31873)
(26047)
(25743)
(25082)
(16693)
(12170)
(11891)
(10151)
(9639)
(9504)
(8782)
(8660)
(8309)
(8049)
(7997)
(7867)
(7757)
(7570)
(7538)
(7419)
(6604)
(6563)
(6294)
(5901)
(5895)
(5852)
(5840)
(5731)
(5241)
(4973)
学科
(47566)
经济(47524)
管理(33655)
(29311)
方法(25651)
(23761)
企业(23761)
数学(23089)
数学方法(22596)
中国(15535)
(13644)
审计(12122)
(12009)
(11061)
(9085)
贸易(9072)
(8907)
(8638)
银行(8635)
业经(8626)
(8318)
(8058)
国家(7740)
(7519)
金融(7518)
技术(7456)
理论(7381)
(7353)
农业(7214)
(6786)
机构
大学(165558)
学院(165408)
(69447)
经济(67941)
管理(65674)
理学(56480)
理学院(55983)
管理学(54914)
管理学院(54614)
研究(49576)
中国(41022)
(37690)
(35712)
财经(29218)
科学(27707)
(26414)
(24800)
(24176)
中心(22943)
北京(22645)
财经大学(21742)
经济学(21526)
研究所(21411)
业大(20086)
(19986)
(19739)
(19732)
师范(19589)
经济学院(19465)
(17726)
基金
项目(100159)
科学(78583)
研究(75692)
基金(72417)
(61598)
国家(61141)
科学基金(52468)
社会(47854)
社会科(45510)
社会科学(45494)
(38386)
基金项目(37325)
教育(36309)
自然(32852)
(32237)
编号(32086)
自然科(32034)
自然科学(32029)
资助(31911)
自然科学基金(31424)
成果(27295)
(23396)
重点(22307)
课题(22209)
教育部(20636)
(20544)
(20500)
项目编号(20227)
人文(19911)
(19430)
期刊
(75866)
经济(75866)
研究(53162)
中国(34095)
(29700)
管理(24635)
学报(19481)
科学(19215)
教育(17589)
(17584)
(16277)
金融(16277)
大学(15983)
技术(15421)
学学(14949)
财经(14347)
经济研究(13890)
业经(12455)
(12231)
农业(11863)
问题(10639)
统计(10556)
审计(9635)
(9265)
(8925)
理论(8854)
技术经济(8692)
商业(8542)
决策(8517)
实践(7923)
共检索到250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郑亚琴  郑文生  
审计的发展离不开其政治经济环境,新中国政府审计经历了从淡化到恢复和发展的过程。本文结合历史形势,回顾了新中国政府审计创建以及选择“行政模式”的历程,说明我国政府审计模式进行转换的必要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玉娟  
在众多的绩效审计模式中选择适合于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二是应密切契合于我国的国情。本文首先对不同绩效审计模式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对政府绩效审计模式选择的影响,并结合对我国绩效审计现状的探讨,指出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应坚持风险导向,最后阐述了风险导向模式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践应用中的基本构想,即从宏观方面进行风险的总体把握,从微观方面对具体审计项目进行风险的综合评价。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德河  刘力云  
针对当前我国政府审计研究的状况 ,本文认为 ,我国政府审计研究的方式方法存在照搬民间审计的理论体系和国外理论 ,脱离实际、视角单一 ,眼界不够开阔、推崇运用数学进行推演的实证分析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在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当前我国政府审计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光大  莫勇波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政策国家向法治国家的转型,要求我国行政性分权模式的根本转换,即从行政意志主导型的政策分权模式向制度科学主导型的法治分权模式转换,效率主导型分权模式向效率与平等、参与等价值取向并重型分权模式转换,由中央政府主导下的自上而下型分权模式向由第三者(宪法和法律)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职权的模式转换。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陈璟菁  
政府采购是当前我国财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而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必须有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政府采购法。我国目前政府采购法的状况怎样 ?如何加强、完善我国的政府采购立法 ?我国政府采购立法应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法体模式以及建立哪些基本制度 ?本文就这些问题阐述了有关看法和主张。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董再平  
一般和专项转移支付是政府转移支付的两种形式。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内在逻辑在于缓解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专项转移支付则体现中央政策意图,纠正地方政府支出偏好。在中国式财政分权和增长竞争的约束下,中央政府选择了专项转移支付为主、一般性转移支付为辅的模式,但难以解决管理难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是实现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重要手段,但却依赖于一系列制度的建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后凯  
本文认为: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分权模式一直未能理顺关系,从而导致了在集权与分权上的不断重复,其结果造成国民经济要么被管死、要么宏观经济失控。作者在总结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变更经验后提出中央适度集权和地方适度分权。作者还就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分配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湛  
笔者认为,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模式应倾向于选择一种自上而下的以政府为改革主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因为,第一,政府会计是用以对公共部门的财政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与计量,并将记录结果报告给公共信息使用者的信息系统(王雍君,2004)。相对其他主体而言,政府更有资格主导此类涉及公共资源配置、对公共利益影响大的制度改革,保证制度变迁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同时政府作为制度改革主导,可以更好地体现对政府会计制度所适用主体利益的重视。第二,政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海涛  
我国的政府预算改革从最初的技术引入过程逐渐过渡到制度完善阶段,这是一个必然的路径选择。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预算监督制衡机制的模式选择并无先例可循,因此,需要关注改革实践进行案例研究。文章首先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然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的剖析,阐述现有体制环境下多层次预算监督制衡机制的框架与具体内涵,认为在一级政府内部应建立完善包括人大、政府决策层、政府部门之间、财政部门内部以及体制外等五个层次的预算权力制衡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娟  
政府驻京办作为我国行政派出管理模式中的一类,从我国古代便开始发挥作用。然而,由于行政派出管理不当、法律地位不清晰,造成了近年来我国政府驻京办数量肆意膨胀,机构内部职能混乱、行政效率低下以及权力寻租现象严重等问题。政府的驻京办将何去何从,撤销抑或转型都将值得深思。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政府在驻京办改革过程中切忌搞一刀切,应因地制宜,以法律形式,科学、合理,分步骤实现我国政府驻京办的改革、过渡与转型。具体做法是:以法律形式科学、合理限定我国政府的驻京办;加强对驻京办的监督管理;完善驻京办的组织设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志坚  耿建新  
本文结合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发布及其相关审计活动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域外对此事项的业务实践,对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报告相关的内容、格式、报送方式和时间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同时,结合美国政府财务报告中审计报告的现实情况,分析了我国的审计报告是否应与政府财务报告一同报出,是否应有固定的报告内容与格式,以及各层级的审计报告是否应在全国范围内一致统一进行等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彪华  
美国政府审计准则从1972年发布至今已经多次修订,本文首先介绍了准则的适用范围、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在梳理准则演变历程、分析演变原因的基础上,概括了美国政府审计准则演变过程中的特点,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指出美国政府审计准则演变对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完善的启示,特别是对新常态下国家审计准则如何完善提出了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卜美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公众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政府承担公共经济责任的要求也日渐提高,他们关注政府在履行公共经济责任的过程中是否节约公共资金,其效率和效果如何。在此背景下,政府绩效审计应运而生。研究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历程,理清发展脉络,总结各阶段特点,无疑会促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