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5)
- 2023(15306)
- 2022(13521)
- 2021(12858)
- 2020(10883)
- 2019(24977)
- 2018(25018)
- 2017(49098)
- 2016(27036)
- 2015(30074)
- 2014(30305)
- 2013(29975)
- 2012(27926)
- 2011(25237)
- 2010(25483)
- 2009(23513)
- 2008(23252)
- 2007(20652)
- 2006(18231)
- 2005(16149)
- 学科
- 济(106173)
- 经济(106053)
- 管理(80099)
- 业(75164)
- 企(61691)
- 企业(61691)
- 方法(46301)
- 数学(40087)
- 数学方法(39582)
- 财(30882)
- 农(30463)
- 中国(29301)
- 业经(23962)
- 地方(22855)
- 学(22811)
- 制(22646)
- 农业(19750)
- 贸(19461)
- 贸易(19450)
- 易(18903)
- 务(18706)
- 财务(18637)
- 财务管理(18595)
- 银(18166)
- 银行(18127)
- 企业财务(17618)
- 行(17270)
- 理论(17183)
- 技术(16898)
- 和(16527)
- 机构
- 大学(381430)
- 学院(380956)
- 济(152273)
- 管理(149939)
- 经济(148793)
- 理学(129198)
- 理学院(127760)
- 研究(127557)
- 管理学(125699)
- 管理学院(124996)
- 中国(96122)
- 京(82154)
- 科学(78137)
- 财(74652)
- 所(64108)
- 农(60755)
- 财经(58511)
- 中心(58032)
- 研究所(57905)
- 江(56543)
- 业大(55853)
- 经(53010)
- 北京(52094)
- 范(50639)
- 师范(50211)
- 农业(47709)
- 院(46329)
- 州(46106)
- 经济学(45350)
- 财经大学(43371)
- 基金
- 项目(253384)
- 科学(198899)
- 研究(187438)
- 基金(182813)
- 家(158244)
- 国家(156903)
- 科学基金(134504)
- 社会(116848)
- 社会科(110620)
- 社会科学(110593)
- 省(98890)
- 基金项目(97332)
- 自然(87327)
- 教育(85937)
- 自然科(85215)
- 自然科学(85194)
- 自然科学基金(83638)
- 划(83134)
- 编号(77561)
- 资助(75778)
- 成果(64146)
- 重点(56342)
- 部(56333)
- 发(54269)
- 课题(53386)
- 创(52192)
- 创新(48630)
- 教育部(48235)
- 科研(47901)
- 项目编号(47714)
- 期刊
- 济(170481)
- 经济(170481)
- 研究(116369)
- 中国(70857)
- 学报(58206)
- 财(57271)
- 农(55336)
- 管理(55149)
- 科学(53716)
- 大学(44281)
- 教育(42813)
- 学学(41560)
- 农业(38285)
- 融(36305)
- 金融(36305)
- 技术(31966)
- 业经(28612)
- 财经(28386)
- 经济研究(27303)
- 经(24255)
- 问题(23055)
- 图书(19651)
- 理论(19098)
- 业(19084)
- 技术经济(18081)
- 科技(17783)
- 现代(17715)
- 贸(17429)
- 实践(17389)
- 践(17389)
共检索到564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榴红 刘晓璇 王硕
以生猪产业为例,平抑猪肉价格波动、进行反周期调节是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但近年来频繁出台的猪肉价格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广泛质疑。本文根据我国生猪及猪肉价格形成和构成中纵横交错的内在与外在因素,从生猪产业中的生产及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并用实证方法对影响生猪及猪肉价格波动的诸多因素进行量化比较,尤其将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应引入计量模型中,对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程度、影响时间与作用途径进行研究和评价,试图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猪肉以及农产品价格提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生猪产业 价格调控 有效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柏春 孔凡瑜
市场化改革不是不需要、不允许政府介入市场运作,相反,要实现市场的深层次、宽领域、高标准的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我国政府一段时间曾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但效果并不理想。文章认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客观形势和现实需要,土地政策在调控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中国国情、联系市场经济发展状况,拓展、拓宽宏观调控工具,研究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显得非常重要且必要。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宏观调控 政府 工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桁林
宏观调控应该瞄准常态增长率。由于劳动力市场可以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低工资水平 ,所以中国可以创造出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货币政策除了具有通货膨胀效应之外 ,还具有产出效应 ,从而使得货币政策能够发挥宏观调控的巨大作用 ,有利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
关键词:
增长率 通货膨胀 货币幻觉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钱晔
政策性银行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传导机构,始终应以政策性融资为己任,贯彻政府的宏观调控意图。但同时政策性银行又是经营实体,在实践中难免产生“趋利”动机。因此,应从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方面加强其政策性,从而在保证政策性银行有足够生存发展空间的同时,更好地贯彻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实现与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良性衔接。
关键词:
政策性银行 宏观调控 政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彬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对于抑制经济过热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协整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研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物价时各自的效力。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调控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有效的,其中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杰 王立勇
宏观调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运行机制的重要主成部分,其主要调控目标在于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并将通货膨胀率稳定在目标范围之内。客观评价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有助于政府反思调控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不恰当行为,不断改进宏观调控水平,更好地实现调控目标,这对于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调控目标实现的角度,基于宏观调控损失函数建立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型,并使用可变参数模型对"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中强调的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两大目标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动态估计,从而定量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根钱
对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初步分析余根钱在考察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时,往往会由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得出相反的结论。当从治理经济过热或走出经济低谷的角度来看时,就会得出其宏观调控能力很强的结论;而当从经常出现总量失控和经济过热的角度来看时,又会得出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萍
房价高企、涨幅过大,是政府下定决心加强对房地市场宏观调控的主因。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联度强,受宏观经济影响很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作用的发挥受到种种制约。房地产业发展对地区GDP增长和税收增加举足轻重,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和地方利益,不希望房价下跌。这种利益的博弈使中央的调控政策在具体贯彻实施中大打折扣。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举例论证房价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及政府调控的目的,进而从供求双方找出宏观调控的举措。
关键词:
政府 房地产 政策 调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潘明清 高文亮
消费需求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在于以居民消费总需求的形成要素为调控对象,以各形成要素的影响效应为制定调控政策的依据。基于假定条件的理论推导表明,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居民消费总需求的大小是其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分配、居民收入分配及居民消费倾向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素效应的实证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了居民消费总需求增长,国民收入分配、居民收入分配及居民消费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消费总需求的增长,因而,我国长期以来以国民收入增长为导向的扩大内需政策对消费需求的调控作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卢岚 邓雄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一场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随着其影响的不断扩大,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迅速下降,信贷骤然紧缩,许多金融机构陷入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实体经济受到的冲击正逐步显现。为挽救经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应对措施,推出了一些新的流动性管理手段,各国央行联手注入流动性,有的甚至突破最后贷款人范围直接救助等等。深刻理解当前金融危机实质,以及研究在金融危机中,当一些常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万阿俊
探讨新形势下宏观调控的机制变异与理论创新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需求。本文认为,宏观调控的一个核心仍集中于政策有效性,尤其是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在过去十年,中国一直习惯于使用财政和货币的政策搭配,但对于调控政策的有效性未作出明确的指示和研判,无益于宏观调控准确性及政策转型创新。本文在一个较为系统的中国式财政货币政策框架下,运用TVP-VAR方法探究中国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的历史演变,以及演变的背景和制度因素。发现:财政货币两类需求管理政策效率总体趋于下降;财政政策工具尤其是税收政策,其冲击效应及政策有效性在大部分时间强于货币政策;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主要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经济新常态、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世坤
美国政府的农业政策思路和宏观调控浅析王世坤美国是一个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但是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它的经济已经不是原有意义上的自由经济了,而是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相当程度政府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虽然这种经济追求最大利润率的目的并未改变,但整个社会、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顾锦林
文章从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政府缺陷与市场力量介入两个方面论述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功能关系,探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与政府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组合,互补利弊。
关键词:
市场缺陷 政府缺陷 调控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文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勇
如何调控住房市场以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和经济硬着陆风险,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们的棘手难题。在构建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以动态贷款价值比为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宏观审慎政策,研究宏观审慎政策调控住房市场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能很好地达到稳定住房价格的目标,从而有效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2)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会使住房偏好冲击和技术冲击下住房市场的财富效应影响更显著,能有效防范住房偏好冲击和技术冲击引发的经济硬着陆风险。(3)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会使货币政策冲击和通货膨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