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1)
- 2023(10891)
- 2022(9238)
- 2021(8741)
- 2020(7580)
- 2019(17242)
- 2018(17161)
- 2017(33922)
- 2016(17888)
- 2015(20232)
- 2014(20003)
- 2013(19312)
- 2012(17810)
- 2011(15829)
- 2010(15996)
- 2009(14770)
- 2008(14073)
- 2007(12572)
- 2006(11025)
- 2005(9436)
- 学科
- 济(69722)
- 经济(69636)
- 管理(54843)
- 业(47472)
- 企(38305)
- 企业(38305)
- 方法(33544)
- 数学(30087)
- 数学方法(29704)
- 中国(22041)
- 财(21369)
- 农(20611)
- 制(15972)
- 业经(15081)
- 贸(14025)
- 贸易(14010)
- 地方(13762)
- 易(13678)
- 银(13403)
- 银行(13398)
- 农业(13039)
- 行(12815)
- 融(11504)
- 金融(11503)
- 务(11472)
- 财务(11423)
- 财务管理(11393)
- 技术(11352)
- 环境(11317)
- 学(10927)
- 机构
- 大学(243646)
- 学院(242987)
- 济(102772)
- 经济(100615)
- 管理(98802)
- 理学(84707)
- 理学院(83930)
- 管理学(82728)
- 管理学院(82247)
- 研究(72962)
- 中国(59499)
- 财(52362)
- 京(49924)
- 财经(40851)
- 科学(39981)
- 中心(37155)
- 经(37153)
- 江(36509)
- 所(32947)
- 经济学(32251)
- 农(31506)
- 业大(31286)
- 北京(31175)
- 范(30730)
- 财经大学(30526)
- 师范(30480)
- 经济学院(29334)
- 研究所(29187)
- 州(29169)
- 院(27076)
- 基金
- 项目(160929)
- 科学(128164)
- 研究(123744)
- 基金(117839)
- 家(99853)
- 国家(99011)
- 科学基金(86849)
- 社会(80230)
- 社会科(76101)
- 社会科学(76082)
- 基金项目(62258)
- 省(61901)
- 教育(58041)
- 自然(53728)
- 自然科(52431)
- 自然科学(52414)
- 划(51838)
- 自然科学基金(51437)
- 编号(51389)
- 资助(47645)
- 成果(41959)
- 部(37267)
- 重点(35621)
- 课题(34484)
- 发(34232)
- 创(33910)
- 国家社会(33392)
- 教育部(33095)
- 人文(32580)
- 制(32065)
- 期刊
- 济(110927)
- 经济(110927)
- 研究(73915)
- 中国(45695)
- 财(40557)
- 管理(36768)
- 学报(29528)
- 科学(28540)
- 农(28049)
- 教育(27798)
- 融(26900)
- 金融(26900)
- 大学(24588)
- 技术(22938)
- 学学(22605)
- 财经(20271)
- 业经(19377)
- 农业(18682)
- 经济研究(17704)
- 经(17388)
- 问题(15878)
- 图书(14147)
- 理论(13439)
- 贸(12796)
- 实践(12266)
- 践(12266)
- 技术经济(11579)
- 商业(11384)
- 统计(10978)
- 现代(10874)
共检索到362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支
政府信用乃是我国构建新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在全面推荐依法治国的当代,规范政府行为,防治政府失信,提升政府信用是一项紧迫的法治课题。实践中,信赖保护原则的实施还存在不足,难以完全发挥效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对政府的"信赖约束之力"有待加强,要避免政府通过行政纠错权和以公共利益的名义脱离"信赖约束之力"的束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贺新
在信用经济的链条中,政府信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中具有导向和示 范作用,政府部门失信会加速社会信用体系的崩溃。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一些政府部门存在的信用问题 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政府 政府信用 政府职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乐
案例:陈某于1982年1月,经上海金山县某镇塑料制品厂集体讨论,并由金山县某镇人民政府工业组发出招工录用通知,到该厂工作;1991年4月,在嘉兴市某五金塑料厂(后改为嘉兴某粽子厂)工作;1995年7月至年满法定退休年龄50周岁,在嘉兴市某电气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工作。2012年5月24日,嘉兴市某电气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将陈某的《职工视作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审批表》和《企业职工退休(退职)审批表》呈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波
基于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问题的简单历史考察,在我国以中央集权为基础的单一制背景中,本文试图从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角度分析以"大一统"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对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的影响,由此解释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深层次传统文化方面的原因,并探究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的未来路径选择问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聪 邓淑莲 刘潋滟
财政法治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财政透明水平的提升,能够让公众更好地对政府进行监督,从而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论证财政透明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推动作用,并基于我国2017年省级财政信息公开现状,分析当前财政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财政透明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透明 法治政府 预算法 信息公开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西卜
本文就我国政府会计准则建设中政府会计目标、会计主体、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要素分类、会计核算系统安排、会计报告等问题进行分析,供业界同仁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崔宗涛
优化政府投资,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善和加强投资宏观调控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政府投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政府投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此加以探析,并提出优化政府投资的若干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梁丽 敖德萨
政府会计是会计学科的重要分支,在会计领域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以及政府管理绩效要求的提高,政府会计也必将发生变化。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完善政府会计提出建议,以期为政府会计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政府会计 支出周期 公共财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许保利
政府投资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它既是一个政府职能问题,又是一个资源配置问题。前者是指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必须进行一部分项目的开发建设,而后者则是政府为进行投资活动必须采取各种方式集中一部分资源加以利用。但在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下,政府投资则起着不同的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翰文
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是以预算会计制度体系形式存在的。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不断推进,反映政府财政资金运动的政府会计也必将发生变化。本文对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路径提出建议。
关键词:
政府会计 改革 思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吉化振 胡博文
从古至今,诚信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是不言而喻",人无信不立",但在当今社会,失信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严重的信任危机,政府失信于民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导致公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损害。目前政府的角色正在以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身份发生转变,而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对于打造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和诚信政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信赖保护原则进行研究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信赖保护 责任政府 诚信政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五星
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体系,是建设透明政府、绩效政府的基本保障。研究政府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国际动态和经验教训,有助于推动我国透明政府、绩效政府的建设。本文在探讨美国联邦政府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的相关规范体系及其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公共管理和政府建设的未来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政府财务报告 内部控制 美国联邦政府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丽丽 章政
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从政务诚信建设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信息社会中的广义信用、政府信用、政务诚信,提出"政府信用"是由一国的社会制度、治理方式所决定的,国家发展方向和道路是"政府信用"是否牢靠的根本因素;"政务诚信"是由各级政务主体的行为所构成,是社会主体评判政务可信度的凭证和依据。通过对政务诚信建设的重点进行梳理,对信息社会中政府定位和职能转变、政务诚信管理系统建设和政务诚信评价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我国政务诚信建设应以分步实施、注重创新和实事求是为原则,重点加强政务公开、行政履职、勤政廉政、依法行政、政务创新和失信管理等工作。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静慧 周定财
近年来我国日益频发的公共危机对政府能否有效履行其公共责任提出了新的挑战,成为影响政府信用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政府的自利性、地方政府执政能力不足、监督机制和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我国政府在处理各种公共危机时,还存在一些信用缺失问题,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重构政府信用,提升政府的危机治理能力,必须加强政风建设、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建设法治政府、完善政府信用考评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潘琰 蔡高锐
如何完善与发展政府财务报告,使其在财政报告体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结合新颁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和相关三项编报制度,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即政府财务报告与GFS、SNA比较的视角,分析界定政府财务报告的定位及功能作用,区分不同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属性差异。笔者认为,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完善发展应基于中国国情,关注受托责任功能,借鉴GFS、SNA发展历程、参考GFS、SNA的信息需求,从报告主体范围的界定、报告报表体系的完善、报表栏目的设置、与GFS衔接协调等方面综合考虑,推动中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