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6)
- 2023(5135)
- 2022(4496)
- 2021(4300)
- 2020(3796)
- 2019(8847)
- 2018(8565)
- 2017(18018)
- 2016(9696)
- 2015(10840)
- 2014(10654)
- 2013(10640)
- 2012(10209)
- 2011(9199)
- 2010(9615)
- 2009(9353)
- 2008(9512)
- 2007(9008)
- 2006(8389)
- 2005(7794)
- 学科
- 济(42582)
- 经济(42541)
- 管理(34681)
- 业(34063)
- 企(27704)
- 企业(27704)
- 方法(18235)
- 财(16426)
- 数学(16294)
- 数学方法(16206)
- 中国(14332)
- 农(12337)
- 制(10898)
- 务(9563)
- 财务(9550)
- 财务管理(9529)
- 企业财务(9167)
- 银(8890)
- 银行(8888)
- 贸(8861)
- 贸易(8855)
- 易(8729)
- 行(8559)
- 业经(8518)
- 农业(8312)
- 融(8019)
- 金融(8019)
- 策(7458)
- 体(6792)
- 地方(6737)
- 机构
- 大学(145925)
- 学院(145293)
- 济(66831)
- 经济(65531)
- 管理(58064)
- 理学(49324)
- 理学院(48892)
- 管理学(48454)
- 管理学院(48156)
- 研究(45294)
- 中国(37149)
- 财(36564)
- 京(29766)
- 财经(28265)
- 经(25503)
- 科学(21905)
- 所(21763)
- 经济学(21130)
- 财经大学(20918)
- 江(20682)
- 中心(19890)
- 北京(19565)
- 经济学院(19204)
- 研究所(18884)
- 范(17423)
- 师范(17327)
- 州(17259)
- 商学(16929)
- 商学院(16819)
- 院(16065)
- 基金
- 项目(82023)
- 科学(65297)
- 研究(65203)
- 基金(60782)
- 家(50142)
- 国家(49706)
- 社会(43173)
- 科学基金(42902)
- 社会科(40993)
- 社会科学(40982)
- 基金项目(31525)
- 教育(30377)
- 省(29716)
- 编号(27521)
- 资助(25682)
- 划(25246)
- 自然(24650)
- 成果(24077)
- 自然科(24031)
- 自然科学(24026)
- 自然科学基金(23631)
- 部(20083)
- 课题(18624)
- 教育部(18157)
- 性(18052)
- 人文(17811)
- 国家社会(17735)
- 重点(17668)
- 项目编号(17550)
- 发(17495)
共检索到225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强正外部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矫正私人部门人力资本投资局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必要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检视了我国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观念滞后、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等主要问题,并从战略思路、策略选择、配套措施三个层面提出了我国政府人力资本投资的应对之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德孟
毋庸置疑,中国十年经济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同时看到,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并非令人十分乐观。从财政方面来讲,高额的财政赤字,巨额的债务负担,尤其是一个有效的财政调控机制从面财政收支机制在我国并未形成,这使得我国财政形势的前景更是吉凶难卜。本文拟从对我国目前财政面临的困境及成因的分析出发,试图通过分税制财政体制模式的设置来理顺我国财政体制,并藉此摆脱我国财政面临的困难局面。一、困境:日趋恶化的财政收支状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辛坦
当前,在通货膨胀和经济体改举步维艰的双重困境中,中国经济界实际上存在着陷入“只顾低头走路,而不抬头看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而不能自拔的倾向,结果是一些摆脱当前经济困境的思路和临时性措施,虽然对缓和当前经济中的剧烈结构性冲突有轻微的正效应,但却可能给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留下重大的隐患。本文将以制约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根本因素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文彬 王博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中小银行面临向业务专业化还是向全能化发展的艰难抉择,不少中小银行经营状况日显艰难。本文在经验借鉴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中小银行摆脱困境的路径,一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并进行跨区域经营;二是不断打破区域经济发展瓶颈,优化市场定位;三是通过股改上市。
关键词:
中小银行 困境分析 艰难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关珊珊
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数字赋能,让农村治理提效率,让农业生产添智慧,让农民生活增品质。目前,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农村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农业生产技术装备落后、农民数字信息素养不高等现实困境。未来,需要从加强数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加大数字农民人才培育力度等方面提高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数字技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玉宝,张文雷
住房金融体制的作用在于,从金融资产有剩余的住户中吸引资金,满足要借款住户的长期性资金需求;本文根据住房金融的国际经验,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
住房,金融体制,贷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琼华
本文以产权理论为依据,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困境。人力资本的天然私有性使得企业进行培训投资的直接结果是受训者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企业在与培训后雇员的谈判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企业必须将培训的部分收益给予雇员,形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困境,从而对企业事前的培训投资产生一定的扭曲。只有当预期未来收益足够高时,企业才会提供培训。各种影响企业获得收益的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培训产生影响。
关键词: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在职培训 剩余控制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炜炫
期货市场双向开放势在必行,但如何运用数据法实现期货跨境监管将成为新的挑战。目前中国期货跨境监管合作存在数据壁垒,加之基于中国“穿透式”监管理念,中国的监管模式或将违反他国的隐私法案,同时中国数据出境制度尚不完善,或将影响中国有套期保值需求的实体企业走向海外市场。域外金融监管机构通常以“替代合规”和数据共享协议等方式应对事前监管和事后问责中的数据难题;域外交易所通常与境外投资者签订其母国的数据保护标准合同。对此,首先,中国可确立事前监管原则并试点引入“替代合规”制度,同时应积极探索国际监管合作机制;其次,中国可构建数据“白名单”与“黑名单”以提高中国实体企业实现期货跨境交易的效率,并建立健全中国市场主体的数据合规机制;最后,中国应对标国际标准并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吸引境外市场主体,进而倒逼境外市场主体遵守中国数据监管之要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浪
当代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已经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和高度,但仍处于理念迷失、主体性缺失的非理性发展阶段。从其内因来看,是在教学上过于封闭,表现为课程内容"皮之不存";教学过程"去生活化";教学方法"因循守旧";评价方式片面单一。未来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倡导"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材施教,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职业道德教育 非理性 封闭式 人本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丁晓峰
中国企业家面临三大困境:第一是市场的困境,第二是生态环境的困境,第三,最重要的,是文化与文明的困境。市场的困境国际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企业家面临的市场困境主要有,资金短缺、订单少、产品价格波动大、劳动力供应短缺、需求方对产品质量要求高,上述因素严重阻碍了产品供应链的上下游环节的畅通,从而引发企业的信用危机,打击了企业家的自信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晓琨 闫智勇
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面临"五低五高"的建设困境,其深层表征为"数量多而规模效应小、投入高与产出绩效低"两对悖论关系,其实质原因在于建设思想落后,未能在现行职业教育体制中找到合适的建设对策。为此,需要引入社会分工论、集群理论和市场机制作为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全面盘活和整合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现存的实训资源,加快实现职业教育组织内部的专业分工,在现行体制和法制的约束下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建设政府主导型的集约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雷宝
结合当前实践,本文对我国各地政府投资不同程度存在的规模效率困境、结构效率困境、产出效率困境等三种风险及其成因展开分析,并据此提出了通过制度化途径以消除影响政府投资效率的系统性风险、完善"四道闸口"运行机制以实现部门协同效应、增强外部监督制衡以提升政府投资效率等改革路径机制。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投资需求扩张与融资能力有限之间的现实冲突、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之间的艰难取舍、高投资率与低产出率引致的巨大风险已经强烈昭示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以及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俊
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的主权养老基金造成了巨大的投资损失。但作为全球十大主权养老基金之一的南非"政府雇员养老基金"的基金规模和投资收益却都出现了正的增长,这归功于其相对比较稳健的投资战略和灵活的投资策略相结合、"分权化"的投资管理以及公司化治理结构的有效调整。南非的经验能够为其他遭受挫折的主权养老基金从金融危机中振作起来提供"信心"和有效的治理经验的借鉴,也能为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即尽快完成"社会保障基金"的改造以及以建立一只"主权养老基金"的方法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关键词:
主权养老基金 南非 政府雇员养老基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