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6)
- 2023(10954)
- 2022(9085)
- 2021(8439)
- 2020(7412)
- 2019(16315)
- 2018(16650)
- 2017(32686)
- 2016(17623)
- 2015(19859)
- 2014(20116)
- 2013(19859)
- 2012(18323)
- 2011(16185)
- 2010(16801)
- 2009(16418)
- 2008(16856)
- 2007(15725)
- 2006(14206)
- 2005(13386)
- 学科
- 业(85922)
- 企(79913)
- 企业(79913)
- 管理(77904)
- 济(76662)
- 经济(76526)
- 财(33127)
- 方法(32696)
- 业经(29166)
- 农(25380)
- 数学(24264)
- 数学方法(24001)
- 务(23229)
- 财务(23198)
- 制(23187)
- 财务管理(23158)
- 企业财务(21959)
- 中国(20102)
- 技术(17904)
- 农业(17673)
- 体(16751)
- 策(15804)
- 划(15708)
- 理论(14972)
- 和(14933)
- 体制(14710)
- 银(13820)
- 银行(13812)
- 行(13173)
- 贸(13086)
- 机构
- 学院(265569)
- 大学(261370)
- 济(113932)
- 经济(111687)
- 管理(110677)
- 理学(93462)
- 理学院(92688)
- 管理学(91652)
- 管理学院(91141)
- 研究(78657)
- 中国(66805)
- 财(62710)
- 京(54979)
- 财经(47718)
- 经(42949)
- 科学(42276)
- 江(41615)
- 所(38466)
- 农(37716)
- 中心(37060)
- 北京(34933)
- 财经大学(34872)
- 经济学(34308)
- 研究所(33316)
- 州(33056)
- 业大(32785)
- 商学(31373)
- 商学院(31103)
- 经济学院(31025)
- 农业(29250)
- 基金
- 项目(157853)
- 科学(126099)
- 研究(122045)
- 基金(116003)
- 家(97321)
- 国家(96411)
- 科学基金(85401)
- 社会(79118)
- 社会科(75045)
- 社会科学(75029)
- 省(61535)
- 基金项目(60813)
- 教育(54980)
- 自然(52529)
- 自然科(51333)
- 自然科学(51317)
- 编号(50977)
- 自然科学基金(50475)
- 划(49672)
- 资助(47338)
- 成果(42631)
- 制(36643)
- 部(35975)
- 创(35710)
- 业(35269)
- 重点(34129)
- 课题(33475)
- 项目编号(32913)
- 发(32743)
- 国家社会(32710)
- 期刊
- 济(135986)
- 经济(135986)
- 研究(81893)
- 财(54890)
- 中国(52827)
- 管理(47391)
- 农(36196)
- 学报(30985)
- 科学(30851)
- 融(28673)
- 金融(28673)
- 技术(25452)
- 大学(25063)
- 财经(24838)
- 农业(24416)
- 业经(23723)
- 学学(23474)
- 教育(23090)
- 经(21296)
- 经济研究(21079)
- 问题(17807)
- 财会(16061)
- 技术经济(15724)
- 会计(14622)
- 业(14532)
- 贸(14457)
- 理论(14428)
- 现代(13965)
- 商业(13378)
- 图书(13114)
共检索到415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苗巧刚 王会妙
在现实中 ,政府与电信企业的博弈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的 ,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传统经济学所倡导的使垄断企业的价格定在完全竞争时所得到的价格 ,就会达到有效生产点 ,而且由于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净损失被消除的理念变得不可行 ,利用委托 -代理制来解决政府与电信业不完全信息下的博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说明委托 -代理制中激励机制设计的原理 ,然后参照英国电信业的RPI-X委托—代理模型 ,对我国政府与电信企业的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的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委托—代理制 规制 激励机制 不完全信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凯 王健
通过构建"政府-企业"两部门的碳排放博弈模型,重点考察在政府不了解企业处理碳排放效率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的最优碳排放行为和政府的最优政策制定。基于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状态的比较,研究发现在政府完全掌握企业碳排放效率的情况下,碳排放许可制度反而使得碳排放总量趋高,排碳费用增加;而在政府不了解企业碳排放效率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许可制度使得排碳总量降低、费用减少。由此证实,在市场机制下,政府的精力应当放在激励机制设计中,而并非去了解和掌握每个企业的碳排放效率。
关键词:
碳排放 博弈论 配额 不完全信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凯 王健
通过构建"政府-企业"两部门的碳排放博弈模型,重点考察在政府不了解企业处理碳排放效率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的最优碳排放行为和政府的最优政策制定。基于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状态的比较,研究发现在政府完全掌握企业碳排放效率的情况下,碳排放许可制度反而使得碳排放总量趋高,排碳费用增加;而在政府不了解企业碳排放效率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许可制度使得排碳总量降低、费用减少。由此证实,在市场机制下,政府的精力应当放在激励机制设计中,而并非去了解和掌握每个企业的碳排放效率。
关键词:
碳排放 博弈论 配额 不完全信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学斌
企业的代理成本主要由两方面原因产生,信息不完全与代理人的绝对风险规避度。本文利用博弈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构造了一个参数化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分析了客观随机扰动θ,代理人的绝对风险规避度ρ,代理人努力的成本系数b和委托人对代理人的奖励比例系数r四个因素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关键词:
委托-代理模型 代理成本 期望效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晶
政府在信息公开过程中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知情权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信息公开制度运行的经济效率。在成本交易和产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政府与公众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考察双方在信息公开制度中的最优策略选择。研究建议政府部门应该树立正确的信息公开观念,在立法体例上准确界定信息公开的范围并充分利用信息公开的信息反馈机制获知公众对知情权的需求。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博弈论 信息管理制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庆民
博弈论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经济学理论同样有其重要的影响。将博弈论应用到分析银企关系上来 ,尤其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类型 ,对于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银企关系 ,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银行和企业 不完全信息 博弈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叶建木 罗娟
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企业技术再创新和政府补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再创新的期望利润与企业前次技术创新失败资源在再创新中发挥的效用正相关;企业技术再创新的期望利润与企业技术再创新成功概率正相关;企业技术再创新成功概率与企业获得政府补偿的概率正相关,且政府补偿的概率与补偿标准负相关;政府的期望社会福利和企业技术再创新带来的社会增量福利正相关;企业和政府可依据技术再创新成功概率分别做出是否技术再创新和补偿的决策。
关键词:
失败项目 技术再创新 补偿 不完全信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祥
由于信息的不完全,Tirole提出了最佳完全合同,本文在最佳完全合同的框架下,分析研究了企业治理模型。以企业治理机制研究范畴是否含有制度因素,将其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企业治理机制研究。并以代理问题与企业治理为代表分析了企业治理的内在因素,以超产权论与企业治理为代表分析研究了企业治理的外在因素。最后,结合中国实际对于国有企业治理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不完全信息 最佳完全合同 企业治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陶桂平 韩立岩
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至少有一个参与人不知道其他参与人的支付函数,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通过先验信息和样本数据来推断其他参与人的支付函数。鉴于最大熵分布是主观偏见最小、不确定性最大的概率分布,本文提出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可以借助最大熵分布来刻画未知的真实分布以有利于稳健决策,并分析了最大熵原理在"分蛋糕问题"中的具体应用,进而得到一个最客观、最可能的聚点均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陆义敏
本文利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在劳动合同法约束下企业和员工的最优行为选择。在企业采取不同应对劳动合同法的行动后,首先分析员工依据贝叶斯法则的信念调整过程、其次讨论员工不偷懒条件的各种实现情况及企业在员工不偷懒条件约束下满足利润最大化时的各种行为选择,最后提出有效实现企业和社会、劳动者利益共赢的企业行为选择及实现路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安实 周艳丽 赵泽斌
确定合理的融资结构,使风险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是风险企业融资策略的关键。而合理的报酬率制定方案,既能很好地吸引投资者,又能有效地排除模仿企业。本文结合风险企业产品周期特点,指出风险企业至少要进行三阶段融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各融资方式的效用函数解得价值函数,求出最佳融资结构,深入研究风险企业资本的变化规律,并运用博弈论的有关方法对报酬率进行三次确定,以配合最佳融资结构的实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费腾 李智 刘力臻
引入中小企业预期贷款成本和银行信贷规模因素,本文构建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博弈模型,提出预期贷款成本大于从其他途径获得贷款成本是中小企业做出不向银行贷款决定的原因;信贷规模减小使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降低,利率负担增大将会降低中小企业的还款意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美英 郭红莲
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的财务信息透明度,缓解审计机关资源短缺压力,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业务外包成为现实选择。外包会引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要求政府对承接外包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实施有效监管。政府与社会审计机构之间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表明,监管部门的处罚力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监管部门的监管强度,社会舆论监督则可提高处罚力度和监管强度之间的替代程度。通过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结合的双重监督机制,构建制衡社会审计机构的路径,可以为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业务外包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应严格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管,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并加强政府会计审计相关知识的培训。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田润东 郭芳染 高本河
针对供应链中处于买方垄断地位的核心企业,在依赖供应商的情况下,由于卖方质量优势导致的质量风险和市场失效问题,从买方立场出发,提出了基于质量效用度量和收益分享契约的两种机制,分别在不同场景下解决该问题。并证明了这种解决方案减少了规避信息不对称壁垒带来的效用浪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