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24)
2023(6709)
2022(5707)
2021(5486)
2020(4681)
2019(10776)
2018(11094)
2017(20757)
2016(11476)
2015(12795)
2014(12880)
2013(12629)
2012(11839)
2011(10957)
2010(11179)
2009(10745)
2008(10800)
2007(9531)
2006(8789)
2005(8252)
作者
(33880)
(28171)
(27910)
(27071)
(17963)
(13510)
(12866)
(10763)
(10527)
(10238)
(9630)
(9264)
(9154)
(9121)
(8904)
(8562)
(8347)
(8313)
(8194)
(8070)
(7306)
(7066)
(6859)
(6491)
(6430)
(6306)
(6265)
(6163)
(5722)
(5519)
学科
(43138)
经济(43084)
管理(31090)
(29564)
(24311)
企业(24311)
方法(18678)
数学(16375)
数学方法(16235)
中国(15358)
(14496)
(14169)
(11399)
(10735)
银行(10709)
(10347)
(10310)
(9700)
业经(9657)
(9569)
金融(9569)
(9026)
贸易(9021)
(8864)
体制(8361)
(8006)
财务(7995)
财务管理(7974)
企业财务(7586)
(7130)
机构
大学(167853)
学院(166183)
(67967)
经济(66495)
研究(60721)
管理(57347)
理学(48318)
中国(48026)
理学院(47688)
管理学(46920)
管理学院(46578)
(37521)
(36790)
科学(36565)
(32361)
研究所(29000)
财经(28589)
(27727)
(25917)
中心(25896)
(24996)
北京(24189)
业大(22909)
(22592)
师范(22380)
(21914)
农业(21889)
经济学(21546)
财经大学(21292)
(20094)
基金
项目(100784)
科学(77891)
研究(73794)
基金(72435)
(64391)
国家(63858)
科学基金(52411)
社会(45885)
社会科(43275)
社会科学(43263)
(37603)
基金项目(37487)
教育(34389)
自然(33500)
(33123)
自然科(32623)
自然科学(32610)
自然科学基金(32052)
资助(30115)
编号(29849)
成果(25961)
重点(23522)
(23285)
(21553)
课题(21508)
(21392)
(20498)
教育部(19602)
科研(19306)
创新(19240)
期刊
(79406)
经济(79406)
研究(56101)
中国(34791)
(29063)
学报(27830)
(24845)
科学(24580)
管理(22572)
教育(21469)
(20748)
金融(20748)
大学(20514)
学学(19159)
农业(16314)
财经(15123)
经济研究(13897)
(12971)
业经(12938)
技术(12210)
问题(11028)
(10106)
理论(9001)
国际(8632)
(8509)
商业(8257)
实践(8011)
(8011)
(7465)
现代(7243)
共检索到261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泰岩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改革40年历程发现,改革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出现了一个中周期和三个短周期。改革周期性变化规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改革作为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必须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运动规律,再加之我国改革采取了渐进式改革的方式,这就使生产关系的变化具有了阶段性特征,并引起了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形成了改革周期与经济周期的高度吻合。改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对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恰是改革最佳窗口期;改革进入新周期,才能孕育经济运行新周期;激发人民的改革激情与活力,才能推动改革周期性运动;加强顶层设计,才能推动改革全面深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企业逆境管理课题组   周渝慧  毛昭晖  
探索企业逆境周期性,其重要思路是,在现有企业中,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周期性波动较大,而这类企业的逆境,将会带动钢铁、冶金、能源等原料、材料工业的逆境到来。例如,从1984年起,中国经济处于飞跃时期,随着经济增长带来的通货膨胀,宏观控制不利,1986年初始,经济回落,许多企业经营困难,出现负增长。而这种波动都表现在耐用消费品的供求矛盾上。面对逆境,宏观上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1987年经济恢复元气,到1988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鲁道祥  
为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消费变动趋势和规律,掌握周期性特点,便于进行市场预测和宏观调控,合理组织能源,满足市场需求,现根据我市200户城市居民家庭1981——1992年的抽样调查资料探讨如下: 一、居民家庭消费的周期性规律从1981—1992年调查资料显示,居民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并不均衡,呈波浪式增长趋势,约四年左右出现一次消费高峰,波及两年,形成一个消费周期。第一次消费高峰为1985年,持续到1986年,其峰顶出现在1985年一季度。1985年人均衣着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23.6%,高于平均增长速度9.9个百分点;人均日用品(含文化及娱乐用品,下同)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36.7%,高于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磊  
利用1998—2015年国内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集贸市场月度价格数据,运用基于EGARCH模型的信息冲击曲线和H-P滤波法分别研究了粮食价格波动规律及其周期性特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的价格波动具有最强的持续性和集聚性,稻谷、小麦和大豆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其中小麦市场中表示价格下降的"负向信息"对价格波动的冲击要大于表示价格上涨的"正向信息",而稻谷和大豆市场中"正向信息"的冲击要大于"负向信息";样本期间,粮食价格波动可分为六个不具有重复性的非对称性周期,且以陡升缓降和深度扩张型为主,与稻谷和小麦相比,玉米和大豆在每个周期的波动程度均较大。因此,建议国家及相关部门提高粮食市场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必  
天然气消费有季节波动比较大的特点。随着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迅速增长,每到冬季北方地区天然气供求矛盾加剧,往往出现"气荒",2017冬问题尤为突出。为迎峰度冬,各地政府每年大都要提前准备,情急之下还会采取压非保民措施。反思化解"气荒"的举措,主要还是靠人为进行生产调度,没有触及产生"气荒"的根源。"气荒"频发虽然表现为天然气下游的供求矛盾,原因则存在于产业链的上中游。根治"气荒"需要改变传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红建   张振堃   吴静桦  
由于研发投入形成创新产出存在时间滞后性,前任高管任期内研发投入产生的创新收益会被继任者获得,本文将其称为研发创新的“时间溢出效应”,致使前任高管在离任时具有削减研发投入的动机。不同于现有文献主要关注研发创新在产品竞争和生产网络中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基于经理人职业生涯理论和高阶梯队理论,将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和高管任期有限性特征嵌入研发创新的“时间溢出效应”中,提出并验证国有企业高管临近离任时有动机削减研发投入,导致国有企业存在“研发投入的任期周期性规律”。研究发现:董事长离任时会出现“研发投入的任期周期性规律”,而总经理离任时未出现“研发投入的任期周期性规律”,上述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问题处理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管临近退休年龄时“研发投入的任期周期性规律”更明显,而董事长与总经理任期交错、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均可抑制“研发投入的任期周期性规律”。本文从高管离任视角揭示研发创新“时间溢出效应”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宏军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纵观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其运行特点呈现明显的周期性,运行轨迹呈现不稳定性。西方的经济周期理论很难解释像中国这样的体制转轨国家经济的周期性和不稳定性。中国的这种经济现象主要是由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和市场自身的运行规律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国强  
文章针对需求周期性变化的应急资源选址与调配问题,指出文献[1]建立的非线性整数规划中存在的缺陷,结合原文中的算例求解过程与结果展开讨论与分析,进而引入新的决策变量重建了需求周期性变化的应急资源选址与调配模型,并用目标规划法求解。鉴于各时段资源放置总量及需求满足总量等重要决策变量的取值具有主观性,我们取不同参数将多次运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实用方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邓永勤  康丽丽  李朝阳  
文章分析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问题,以及对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反映;根据会计假设,认为问题的实质并非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本身存在所谓顺周期问题,而是处于围金融危机期的经济体不满足货币计量假设隐含的币值不变假设,其中的部分企业也不满足持续经营假设,根本不能运用以此为前提的具体会计准则;最后提出了围经济金融危机期企业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利敏  吴良欢  马国瑞  
对位于钱塘江北岸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号路两旁黄化和正常樟树土壤因子年周期变化规律作了研究,结果发现黄化樟树立地土壤pH、HCO3-和有效磷均比正常树高,而有效铁和有机质比正常树低,四个取样时期樟树黄化从轻到重顺序依次为8月、6月、3月和10月,路南比路北黄化程度要轻,表层土质差。并在此基础上对樟树施肥提出建议,为治理和预防樟树黄化提供新的依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孟弘毅  邢洪金  
产品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在经济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两种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以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为例重点对其生命周期理论与价格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盛和  
周期性集市是指乡村一定范围内人们按特定的时间间隔汇聚干特定的地点,进行买卖等商品交易活动的现象。它常以某段时间间隔如1星期、10天(1旬)或12天为周期,周而复始地重复进行,因而称之为周期性集市或间歇性集市。集市所在的聚落和场所称为周期性集镇或集镇。在我国,大部分县镇、乡镇、村镇都具有周期性集市现象,属于集镇范畴。集镇是集市的依托和根据地,而周期性集市则是集镇独持和最重要的经济职能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亦岑  赵颖  杨燕  
文章立足于保险业,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顺周期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几点结论:(1)从我国保险业30年来的整体发展来看,其与宏观经济发展的波动状况有着长期的相关关系;(2)从顺周期性的另一个内涵出发,运用了谱分析的测算方法,剔除了数据的扰动因素,较为准确地计算出了我国保险市场的承保周期在5年左右;(3)从局部来看,对截止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较为迅速并且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2001~2011年数据进行VAR模型下的分析,结果充分显示我国的保险业存在着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