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6)
2023(10481)
2022(8888)
2021(8421)
2020(6844)
2019(15394)
2018(15168)
2017(30406)
2016(16487)
2015(18118)
2014(17970)
2013(17752)
2012(16622)
2011(14980)
2010(15119)
2009(14147)
2008(13866)
2007(12524)
2006(11200)
2005(10024)
作者
(48081)
(39773)
(39622)
(37989)
(25352)
(19039)
(18213)
(15572)
(15140)
(14202)
(13657)
(12908)
(12717)
(12432)
(12398)
(12309)
(12180)
(11903)
(11657)
(11542)
(10042)
(9735)
(9585)
(9309)
(9057)
(9027)
(8853)
(8804)
(7915)
(7863)
学科
(63949)
经济(63856)
管理(47059)
(46258)
(33736)
企业(33736)
方法(28508)
数学(26150)
数学方法(25894)
(21829)
(20644)
中国(20557)
(15637)
贸易(15631)
(15294)
(14760)
农业(14541)
业经(13586)
(13004)
银行(12966)
(12495)
(11360)
金融(11360)
收入(11358)
(11297)
(11019)
地方(10439)
(9843)
环境(9839)
(9599)
机构
学院(237965)
大学(237559)
(104753)
经济(102770)
管理(91794)
研究(81293)
理学(79376)
理学院(78536)
管理学(77393)
管理学院(76959)
中国(63531)
(50527)
(49196)
科学(47991)
(42811)
(41331)
财经(39575)
研究所(37354)
中心(36718)
(36004)
业大(35868)
(34455)
农业(33997)
经济学(32575)
北京(31280)
(30038)
师范(29679)
经济学院(29613)
财经大学(29328)
(29034)
基金
项目(155028)
科学(122221)
基金(114082)
研究(111450)
(100446)
国家(99574)
科学基金(84355)
社会(73002)
社会科(69363)
社会科学(69345)
基金项目(59706)
(58539)
自然(54249)
自然科(53024)
自然科学(53008)
自然科学基金(52090)
教育(50913)
(50695)
资助(46993)
编号(44643)
成果(36441)
(35295)
重点(34388)
(33365)
(31974)
国家社会(30554)
课题(30419)
教育部(30258)
创新(29966)
科研(29768)
期刊
(113626)
经济(113626)
研究(72267)
中国(43267)
(38266)
学报(36768)
(35401)
科学(33596)
管理(32834)
大学(27828)
(26784)
金融(26784)
学学(26420)
农业(25784)
教育(21445)
经济研究(20158)
业经(19675)
财经(19237)
技术(17602)
(16508)
问题(15388)
(13871)
(13298)
商业(12920)
国际(12101)
理论(11897)
技术经济(11255)
统计(11098)
现代(10663)
实践(10604)
共检索到353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居涛  熊友华  
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启动国内的消费需求,但近期启动消费需求的实际收效并不太大。原因是启动消费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即收入分配格局的异动对启动消费需求政策产生了逆向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友宝  
改革开放20多年来 ,我国居民的收入增幅较大 ,收入分配基本上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 ,逐步形成了以刺激效率、激励创新、促进增长的分配方式。但同时也出现了三大公认症结 :“大”、“斜”、“乱” ,由此导致了收入差距迅速拉大 ,且日益悬殊。这种收入分配格局的异动无疑会对启动消费需求产生直接的逆向影响。因此 ,进一步启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扩大内需 ,还必须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入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育  刘凯  
本文借鉴后凯恩斯主义要素收入分配理论,将资本报酬划分为食利者利润和非食利者利润,在理论上拓展了对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和总需求关联机制的认识。在实证方面,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资金流量表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要素报酬与总需求的长期均衡关系,得到如下结论:第一,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中国的内需体系是工资领导型,即总收入中工资份额的上升有助于扩大内需。第二,考虑国外部门以后,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抑制了净出口,由此中国的总需求体系为利润领导型。第三,对总利润进行细分后发现,总利润中企业部门利润过高是抑制内需的主要因素。随着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调整,外部需求可能面临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因此,逐步增加国民收入中住户部门收入和劳动报酬、降低企业部门留存利润份额是扩大内需的有效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兴园  樊刚  
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成为不容置疑的经济现实。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有两类,其一是客观因素、积极因素;其二是不合理因素。因此,我们的对策主要是针对后者进行改革,而对前者应持允许或鼓励态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文魁  宋湛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回顾和国际比较的方法,得出了我国收入差距已经达到国际临界水平的结论。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体现了收入分配的市场化进程;也反映了收入分配秩序的混乱。针对这些状况,应该继续收入分配的市场化进程;整顿和治理分配秩序;进行规模收入的控制和结构性的调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邓洪  
(一)调整供给还是刺激需求:两难的选择 1.结构调整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使调整供给对启动经济“远水”难以解“近渴”。一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缓慢、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受资金、技术、资产专用性、自然资源、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决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特别是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一味追求产业升级,至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阳昭  
逆向需求是社会生产消费需求和生活消费需求朝社会供给量的反方面发展趋势。它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 ,也有较大的消极作用。必须采取下列措施减小其负面影响 :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教育 ;提高国家计划调节的钢性度 ;加强政府的价格调控力 ;重视收集和研究市场商品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 ,并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其研究结果 ;加速远见卓识的企业家队伍建设 ,提高生产经营企业管理者的经济预测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三百  万海远  
2017年5月27日,中国收入分配论坛(2017)暨中国收入分配50人论坛筹备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召开,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和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共同主办,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近30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分别围绕收入分配政策、国民收入分配、贫困问题、工资差距、机会不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三百  万海远  
2017年5月27日,中国收入分配论坛(2017)暨中国收入分配50人论坛筹备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召开,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和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共同主办,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近30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分别围绕收入分配政策、国民收入分配、贫困问题、工资差距、机会不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圣泉  
启动消费需求,尤其是生活消费需求,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启动消费需求,必须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关系,准确把握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找准消费需求的成因,直面现实,制定有效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银凤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市场商品销售不畅,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启动消费,只有提高居民收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推行消费信贷,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小城镇建设,开拓农村市场,发展高等教育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磊  王宇鹏  
经济转型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民收入分配从向居民倾斜逐步演变成向政府倾斜。分析1992—2007年16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在企业、政府和居民三部门之间分配格局的变化,可以发现:居民部门在全国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1996年达到最高,此后逐年降低,截至2007年,总共下降了8.6个百分点。在初次分配阶段,居民部门下降了5.41个百分点,而企业和政府部门则分别上升了3.89个和1.52个百分点;在再分配阶段,居民部门下降了8.60个百分点,而政府和企业部门则分别上升了3.03和5.57个百分点。在初次分配中,居民部门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占比的下降,分别使其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下降了5.9...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乔榛  
本文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的逆向转移现象,并指出在政府管制过程中,以及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存在较为普遍的收入分配逆向转移现象。这种收入分配逆向转移是指一些处于社会劣势地位的人向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人进行的收入转移。这些收入分配逆向转移通过一种由社会众多个体向社会少数个体转移收入的机制对收入差距产生一种放大效应。这是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要加强对权力实施的限制、推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开展改革整体设计来控制收入分配逆向转移,以达到缩小收入差距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