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03)
2023(16161)
2022(14202)
2021(13527)
2020(11341)
2019(26229)
2018(26030)
2017(52027)
2016(27969)
2015(31503)
2014(31580)
2013(30952)
2012(28346)
2011(25481)
2010(25560)
2009(23613)
2008(23139)
2007(20278)
2006(18041)
2005(16057)
作者
(78109)
(64589)
(64128)
(61472)
(41195)
(30817)
(29444)
(25202)
(24466)
(23223)
(21844)
(21715)
(20381)
(20316)
(19999)
(19899)
(19279)
(19232)
(18524)
(18361)
(16004)
(15695)
(15624)
(14895)
(14479)
(14465)
(14265)
(14127)
(12952)
(12642)
学科
(108075)
经济(107939)
管理(83110)
(79300)
(64786)
企业(64786)
方法(50753)
数学(44532)
数学方法(43880)
(35497)
(31745)
中国(30457)
业经(23887)
(22712)
(22153)
(21603)
贸易(21595)
(21050)
(20981)
农业(20891)
地方(20687)
税收(20669)
(20489)
(19961)
财务(19882)
财务管理(19839)
企业财务(18746)
(18410)
银行(18377)
理论(17916)
机构
学院(393573)
大学(393406)
(160386)
管理(157939)
经济(156877)
理学(136485)
理学院(135067)
管理学(132781)
管理学院(132047)
研究(126573)
中国(96935)
(82806)
(80656)
科学(75357)
财经(63182)
(62177)
中心(58038)
(57515)
(57321)
(56756)
研究所(55698)
业大(54579)
北京(52725)
(51200)
师范(50814)
经济学(48165)
财经大学(46872)
(46714)
(46165)
农业(44019)
基金
项目(261758)
科学(206411)
研究(196222)
基金(190020)
(163302)
国家(161923)
科学基金(140170)
社会(123214)
社会科(116803)
社会科学(116774)
(100836)
基金项目(100332)
教育(90631)
自然(89963)
自然科(87858)
自然科学(87837)
自然科学基金(86230)
(84948)
编号(82037)
资助(79087)
成果(67336)
(58705)
重点(57710)
(55301)
课题(55280)
(54034)
教育部(51022)
项目编号(50968)
创新(50357)
国家社会(50232)
期刊
(174774)
经济(174774)
研究(122992)
中国(68353)
(61265)
管理(57555)
学报(55461)
科学(51697)
(51307)
教育(43470)
大学(43101)
学学(40373)
(36792)
金融(36792)
农业(35254)
技术(34405)
财经(30032)
业经(29518)
经济研究(28234)
(25611)
问题(23621)
理论(19888)
图书(19628)
(19104)
技术经济(18749)
实践(18063)
(18063)
商业(17802)
(17720)
现代(17655)
共检索到579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郝会凌  
作为我国主体税种之一的个人所得税,本应作为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晚,相关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对促进社会收入再分配所发挥的作用有限。本文以探寻个人所得税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为线条,从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标准出发,对我国国情进行分析。通过总结回顾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收入分配效果,对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进行研判。在此基础上,对2018年8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在促进社会再分配和推动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进行评价,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玉杰  
1.支持去化落后产能,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杜绝向落后产能提供财政补贴以维持其运作,同时向符合产业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改造或升级的专项财政补贴,对一些新产品用政府采购的方式,让这些新产品很快达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2.规范地方政府收费,打破束缚中小微企业创新升级、提供有效供给的"绳索",促进供给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师旭辉  吴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正式进入"中上等收入"行列。此前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体制转轨,市场的力量充分激活了经济要素活力。加之我国渐进地融入全球市场体系,"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得以整合,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步伐。总结国际经验教训,我国必须高度重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未雨绸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香菊  贺娜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税制作为再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至关重要。文章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视角出发,基于CHIP家庭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分位数回归研究了税收对各群体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我国税制具有明显的累退性,税收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为正,而且随着分位数的增加,系数逐渐增大;从经济和地区差异来看,经济水平中等地区税收对收入的挤入效应最弱,农村税收对收入的挤入作用明显低于城镇,而且农村收入不均等化更易受税收的影响;个人所得税累进性明显,但偏低收入群体税负重,高收入群体累进性不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晓倩  范超  
第一,在经济方面,要促进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协调并进,尤其注重消费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因此,政府应继续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力度,深化供给侧改革。近年来,虽然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但依靠投资支撑的局面并未根本改观,尤其在一些地方省份,该问题更为突出严重。考虑到投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投资对我国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荣  张桂文  
一、调整人口结构、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是以人口为基础的,合理的劳动力人口结构比例决定着经济增长的潜力,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就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根据这个标准,据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截至2014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5%,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向景  温丽萍  魏升民  
作为首个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南美经济体,智利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大幅削减关税以增强税制的国际竞争力、使增值税为代表的货物和劳务税成为主体税种、引入税款指数化机制抑制通胀对税基的侵蚀、建立资源型稳定基金补充税收收入等,但智利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功能不足等问题仍长期困扰经济社会发展。借鉴智利经验,我国应以"营改增"为契机,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税制改革,加速融入全球经济,积极探索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前荣  
目前,受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人口红利减弱、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以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诸多挑战。借鉴日、韩、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我国应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做好准备。一、面临的挑战(一)科技创新投入和能力不足科技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严重制约。201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文  赵果庆  徐波  
中等收入陷阱在本质上是收入与增长非线性相关系,而威廉姆森拐点决定着中国经济发展是否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本文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提出空间基尼系数的一个分解框架,并运用威廉姆森"倒U型"理论构建"中等收入陷阱"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更确切地说是S型关系。以平滑转化回归模型测算,中国存在人均GDP为4 189.30美元拐点,并于2005年越过拐点,但进入地区差距收敛的"高体制"路径仍有一定差距。因此,中国在政策应对上要进一步通过实施高起点的区域协调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文  赵果庆  徐波  
"中等收入陷阱"在本质上是收入与增长非线性相关系,而威廉姆森拐点决定着中国经济发展是否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本文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提出空间基尼系数的一个分解框架,并运用威廉姆森"倒U型"理论构建"中等收入陷阱"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更确切地说是S型关系。以平滑转化回归模型测算,中国存在人均GDP为4 189.30美元拐点,并于2005年越过拐点,但进入地区差距收敛的"高体制"路径仍有一定差距。因此,中国在政策应对上要进一步通过实施高起点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宏观配套政策,配合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从而成功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丽霞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2020年得以实现,这不仅体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更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然而从2012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同时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出现的结构性矛盾成为改革之路的绊脚石。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各种矛盾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中国将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文章将中国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亚洲四小龙进行比较,同时基于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对中国当今社会在各个领域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国内外环境带来的挑战进行分析以回答中等收入陷阱在中国是否存在的问题,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给出了什么样的应对之策,可以给想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哪些经验。文章认为,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贯彻是中国提防"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而同时新发展理念的落实离不开配套的政治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完善,因此推动中国之治进入新境界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益平  
对"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现在碰到的非常大的挑战就是经济当中通胀的问题、增长的问题,最终还是归到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有的人把它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过去做得好,现在可能有一些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短期的争论似乎是这次的经济增长减速是周期性的减速还是结构性的减速。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过去做得好的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史怡好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259美元,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通过总结韩国和巴西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国企改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腐败治理和收入差距调节等角度,分析政府转型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龚梦琪  
本文选取21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与10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了双向FDI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陷入组外商直接投资(IFDI)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O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主要依赖OFDI拉动经济增长,I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和陷入组双向FDI的交互项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IFDI和OFD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经济体应着力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促进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瑾  
本文利用2000年-2013年间的资金流量表,对我国中等收入阶段国民收入格局演化趋势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其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初次分配而言,企业和政府所得比例有所上升的同时,住户部门所得有所下降;(2)在考虑部门间经常转移之后,企业的上升幅度有所下降,政府的上升幅度有大幅度增加,住户部门几乎保持不变,说明发生了从企业向政府部门的经常转移;(3)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住户部门收入占比下降现象有所缓解,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呈现出明显的U型趋势;(4)分析期间中国国民储蓄率之所以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政府储蓄增加引起的。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本文给出了相应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