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2)
- 2023(11998)
- 2022(10561)
- 2021(10023)
- 2020(8232)
- 2019(19116)
- 2018(19149)
- 2017(37428)
- 2016(20300)
- 2015(23047)
- 2014(23162)
- 2013(22987)
- 2012(20985)
- 2011(19012)
- 2010(19014)
- 2009(17636)
- 2008(16989)
- 2007(14913)
- 2006(13225)
- 2005(11706)
- 学科
- 济(79857)
- 经济(79772)
- 管理(59516)
- 业(55287)
- 企(44914)
- 企业(44914)
- 方法(38254)
- 数学(33305)
- 数学方法(32948)
- 农(23238)
- 中国(23102)
- 财(20109)
- 业经(18188)
- 学(16942)
- 制(16054)
- 地方(15638)
- 农业(15162)
- 贸(15150)
- 贸易(15139)
- 易(14735)
- 银(13682)
- 银行(13646)
- 环境(13281)
- 理论(13171)
- 和(13146)
- 行(13026)
- 技术(13002)
- 务(12351)
- 财务(12284)
- 财务管理(12259)
- 机构
- 大学(294003)
- 学院(293097)
- 管理(118395)
- 济(114972)
- 经济(112366)
- 理学(102633)
- 理学院(101556)
- 管理学(99912)
- 管理学院(99398)
- 研究(95153)
- 中国(71658)
- 京(63254)
- 科学(59343)
- 财(53680)
- 所(47299)
- 农(45999)
- 业大(44301)
- 财经(43277)
- 中心(43071)
- 研究所(43058)
- 江(41538)
- 北京(40344)
- 经(39225)
- 范(38439)
- 师范(38097)
- 农业(36197)
- 院(34745)
- 州(34333)
- 经济学(33604)
- 财经大学(32227)
- 基金
- 项目(199327)
- 科学(155908)
- 研究(148162)
- 基金(143027)
- 家(123862)
- 国家(122832)
- 科学基金(105030)
- 社会(91330)
- 社会科(86456)
- 社会科学(86433)
- 省(78078)
- 基金项目(76820)
- 自然(68103)
- 教育(67826)
- 自然科(66409)
- 自然科学(66394)
- 划(65800)
- 自然科学基金(65185)
- 编号(62297)
- 资助(58634)
- 成果(50263)
- 重点(44142)
- 部(43886)
- 发(42544)
- 课题(42260)
- 创(41346)
- 创新(38491)
- 项目编号(38397)
- 科研(37821)
- 教育部(37456)
- 期刊
- 济(126109)
- 经济(126109)
- 研究(87029)
- 中国(51933)
- 学报(44900)
- 管理(43053)
- 农(41796)
- 科学(41397)
- 财(38001)
- 大学(33967)
- 教育(33208)
- 学学(31796)
- 农业(29759)
- 技术(26224)
- 融(25083)
- 金融(25083)
- 业经(22132)
- 财经(20265)
- 经济研究(19821)
- 问题(17148)
- 经(17099)
- 图书(16367)
- 理论(16149)
- 实践(14989)
- 践(14989)
- 技术经济(14441)
- 科技(14303)
- 业(14102)
- 现代(13670)
- 商业(13595)
共检索到422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彦平 解凡芮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全球经验证明,食品可追溯系统在控制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方面可发挥巨大作用,而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内外在可追溯系统运行方面有许多成功案例,对我国食品可追溯系统运行效率提升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春艳 周德翼
我国农产品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建设几乎与国际同步,大部分地区在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立而有效的方法。本文在对湖北、浙江、广东等地的实地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从供应链角度具体探讨了可追溯系统对我国农产品食品安全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归纳了系统在建立与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企业对建立与使用系统必然性的理解,对采集或上报信息真实性的准确测量以及终端消费者对追溯信息的选取与使用困难等。通过对系统建立和使用现状的分析,提出从完善国家相关制度,发展相关信息采集和计算机技术,加强供应链一体化等方面改善可追溯系统。
关键词:
可追溯系统 食品安全 信誉机制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浦徐进 蒋力 吴亚
食品供应链的成员是实施可追溯系统的主体。本文在"农户—加工企业—零售企业"3层食品供应链框架下,构建数学模型分析各层成员实施可追溯系统的行为决策和互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下游成员可追溯系统精确度的提高能够激励上游成员更努力地提供安全产品,但同时也会降低上游成员实施可追溯系统的精确度;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危害程度的增大会激励供应链各层成员提高可追溯系统的精确度。
关键词:
供应链 可追溯系统 食品安全 行为决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威
1引言食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不是中国独创,国外早有很多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研究。Zuurbier等(1996)在供应链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食品供应链概念,将食品供应链的管理看作是一种全新的提高食品质量安全、降低物流成本的垂直一体化运作模式。Brent Huetn等(1999)在市场调研中发现,中间商为了降低食品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海水 魏国辰
食品领域的复杂性及食品生产的特殊性,导致了食品可追溯信息形成过程的特殊性。食品可追溯信息兼有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的信息特征。有效的信息传递可以激励相关企业进行竞争,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品牌、质量认证、质量标签管理、广告以及质量分级管理是食品可追溯信息的有效传递形式。
关键词:
可追溯 信息不对称 有效传递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迪迪
从信息传递评价标准方面进行研究,为食品可追溯信息有效传递提供评价标准,对食品可追溯物流信息的传递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食品可追溯物流信息 有效传递 评价标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林海 朱淀 徐玲玲
本文运用带罚函数的Logistic计量模型,以江苏省徐州丰县、沛县的114家果蔬业生产企业为案例,实证研究了影响果蔬业生产企业可追溯食品生产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出口(市场性质)、果蔬业生产企业的质量认证、供应链的组织程度、管理者性别与年龄等因素显著影响果蔬业生产企业可追溯食品的生产意愿。本文探索了二元Logistic模型可能存在的偏差与因小样本而无法迭代的问题,为小样本容量的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的研究对探索政府支持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政策工具,探求政府监管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确保食品安全的路径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林海 高宁 朱淀
以河北省唐山市消费者为调查对象,以可以追溯猪肉为案例,应用k-近邻非参数回归研究不同收入的消费群体对不同层次的可追溯食品的需求。结果显示,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对不同层次的可追溯食品具有不同的需求,收入与可追溯食品层次性需求呈正向关系。因此,在可追溯食品推广初期,一个最现实的选择是通过财税政策补贴食品生产者,以降低可追溯食品的生产成本,扩大低收入群体对可追溯食品的需求,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关键词:
消费者收入 可追溯食品 消费需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春晓 王凯 邹松岐
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质量问题频发,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而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被认为是从根本上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工具之一。本文对国内外关于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别从消费者角度、生产者及政府角度,现有可追溯体系建设与上述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指出了现有对可追溯体系影响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可追溯体系 综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梅 邓磊 吴天真 宋焕 张希玲
通过建立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食品供应链内上游供应商与下游核心企业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不同条件下各企业共享追溯信息的行为选择,在此基础上探讨促使供应链内各企业参与信息共享的边界条件与方式。结果表明:1)核心企业参与信息共享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安全食品支付意愿强度有关;2)由核心企业牵头可以带动供应链上的其他中小企业参与追溯信息共享;3)供应链的食品安全水平越高,消费者越偏好于可追溯食品,企业的信息发送成本越低,则核心企业和上游供应商的追溯信息发送量越大,收益越高;4)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整体优于核心企业主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伟亚 侯汉平 张成海
在修正平衡计分卡评价维度的基础上,以系统动力学思想分析评价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结合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具体内涵,在分析各评价指标对最终绩效影响强度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指标的合并聚类,构建一个食品可追溯体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系统不仅能够减少评价指标数量、简化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从而提高后继实际评价精度,也能满足指标冗余度和灵敏度的评价需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山丽杰 吴林海 徐玲玲
基于Logistic、Interval Censored回归模型,研究了影响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可追溯体系的投资意愿与投资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79.2%的企业愿意投资实施可追溯体系,其中80.7%的企业选择的投资水平在新增投资的20%及以下。影响企业实施可追溯体系投资意愿的主要因素是企业从业人数(1000-2000人之间)、管理者年龄、预期收益和政府优惠政策,而影响投资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行业特征、销售规模(3亿元及以上)、管理者学历层次(大专及以上)和预期收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玲玲 吴林海 山丽杰
为满足消费者尤其是城市消费者的需求,确保食品安全,2000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以城市为重点展开了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探索。由于城市消费者是可追溯食品的消费主体,该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实证调查与研究了江苏省13个省辖市1757个城市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与购买意愿。结果表明,城市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和购买意愿均不高,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忧患、食品可追溯体系的认知、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以及消费者性别、婚姻和收入状况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林海 秦毅 徐玲玲
本文以企业食品可追溯体系投资行为为案例,构建了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HMM)的决策意愿模型。该模型以企业食品可追溯体系投资决策意愿作为模型的状态,以企业所有特征因素作为观测符号,采用Baum-Welch算法确定模型参数,Viterbi算法解码并确定最优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企业食品可追溯体系投资决策意愿模型具有有效性,企业食品可追溯体系投资决策是决策主体基于自身与环境特征而作出的一个连续动态且智能、复杂的过程,而并非是简单的是与否两种状态。研究结论显示,食品生产者投资决策行为的改变主要是从食品可追溯体系中获得了经济收益,预期收益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市场对可追溯食品的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梁杰 陈雨生 尹世久
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考察影响信息传递者(农户或企业)传递可追溯信息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人类具有社会偏好,信息传递者在无监管环境下仍会传递一定量的可追溯信息;专业机构对信息传递者进行监管,可以约束信息传递者的道德风险行为,提高其传递可追溯信息的积极性,且监管力度越大,信息传递者传递可追溯信息的数量越多;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认知程度显著影响信息传递者的可追溯信息传递行为;可追溯信息从长远来看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