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74)
2023(14572)
2022(12452)
2021(11185)
2020(9744)
2019(22335)
2018(22049)
2017(43674)
2016(23603)
2015(26902)
2014(26983)
2013(27115)
2012(25728)
2011(23679)
2010(23990)
2009(22933)
2008(22910)
2007(20754)
2006(18701)
2005(17394)
作者
(71946)
(60360)
(60217)
(57615)
(38633)
(28957)
(27417)
(23337)
(22846)
(21620)
(20807)
(20147)
(19437)
(19404)
(19223)
(18914)
(17922)
(17841)
(17629)
(17496)
(15203)
(15047)
(14792)
(13806)
(13783)
(13557)
(13549)
(13235)
(12344)
(11747)
学科
(118846)
经济(118694)
管理(72858)
(67473)
(54304)
企业(54304)
方法(49152)
数学(43868)
数学方法(43550)
(31325)
中国(30705)
(28108)
(25566)
地方(23520)
(22877)
业经(22678)
(20167)
贸易(20154)
(19540)
(19004)
银行(18957)
农业(18553)
(18349)
财务(18315)
财务管理(18264)
(18259)
金融(18255)
(18069)
(17427)
企业财务(17355)
机构
大学(362399)
学院(358430)
(162911)
经济(159702)
管理(133647)
研究(127304)
理学(113961)
理学院(112696)
管理学(111032)
管理学院(110359)
中国(97991)
(79012)
(76322)
科学(74098)
(66185)
财经(61813)
(61110)
研究所(59246)
中心(57150)
(55913)
(55507)
经济学(52681)
业大(51252)
北京(48602)
农业(48144)
经济学院(47417)
财经大学(45748)
(44982)
(43693)
师范(43180)
基金
项目(226461)
科学(178223)
基金(166739)
研究(163129)
(145845)
国家(144693)
科学基金(122759)
社会(106745)
社会科(101288)
社会科学(101261)
基金项目(87059)
(86585)
自然(78011)
自然科(76181)
自然科学(76155)
教育(74884)
自然科学基金(74863)
(73428)
资助(69746)
编号(64004)
成果(53506)
(52197)
重点(51635)
(49335)
(46381)
国家社会(45132)
课题(45046)
教育部(44928)
(44533)
科研(43693)
期刊
(186150)
经济(186150)
研究(114716)
中国(70700)
(62690)
学报(56744)
(55062)
科学(51752)
管理(50868)
大学(43100)
学学(40962)
(38362)
金融(38362)
农业(36247)
财经(32927)
经济研究(31430)
教育(30497)
技术(29598)
(28337)
业经(27232)
问题(24863)
(21038)
技术经济(19502)
(18765)
统计(18427)
国际(17796)
理论(17559)
世界(16901)
商业(16640)
(16161)
共检索到553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新文  赵淑英  
1、引言 2000年12月19日,中国政府颁布的《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指出:“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累计少生3亿多人,为国家和社会节约了大量抚养成本,缓解了人口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力控制人口数据,到200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3亿以下,为实现全国人均GDP800美元这一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做出巨大的贡献。控制人口数量,促进经济增长仍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本文从经济学和实证角度分析了控制人口数量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金华  肖腊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成璧  刘雪剑  李晓晨  
文章从集聚经济的角度,收集并整理了我国2003~2005年287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的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混合模型估计方法与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企业数量的增加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由此提出制定有关公共政策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经国  周灵灵  邹恒甫  
本文基于合成控制法,以反事实分析的方式探讨了我国设立经济特区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经济特区的设立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这种效应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双重不对称性。从时间上看,20世纪80年代特区设立伊始,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到了90年代这一效应有所减弱,2000年后进一步下降。后设的经济特区会呈现出某种"后发劣势"。就地区而言,在东部省份设立经济特区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中西部地区收效不明显。因此,不能过于依赖经济特区来拉动经济增长,现阶段应加快转变特区的发展方式,通过动态管理、分类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经国  周灵灵  邹恒甫  
本文基于合成控制法,以反事实分析的方式探讨了我国设立经济特区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经济特区的设立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这种效应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双重不对称性。从时间上看,20世纪80年代特区设立伊始,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到了90年代这一效应有所减弱,2000年后进一步下降。后设的经济特区会呈现出某种"后发劣势"。就地区而言,在东部省份设立经济特区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中西部地区收效不明显。因此,不能过于依赖经济特区来拉动经济增长,现阶段应加快转变特区的发展方式,通过动态管理、分类指导强化约束和倒逼机制,优化人力资本、金融等资源配置,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纪明山  
我国人口众多,增长又很快,同四个现代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人们严重关切的重大问题。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把“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切实控制人口的增长”,当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的任务提出来,充分说明党中央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高度重视,也集中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呢?实践证明,单靠思想教育是不行的,还必须同时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寿友,高利英,丁建明  
人口,人口,这是一个全民族都要严肃对待的问题。这是一个影响深远、关系经济发展、民族素质和一个国家承受力的问题。为了控制人口的增长过程,不但需要采取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而且还应采取经济手段,以抑制多生育的欲望,改变观念,以便使人口增长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对此,沈寿友、高利英、丁建明同志作了统计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以我国1978-2003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利用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财政总投资、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和财政更新改造投资对总产出、全要素生产率、民间总投资、民间基本建设投资和民间更新改造投资的动态影响。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民间投资的拉动效应很强。同时,我国财政投资对经济增长和民间投资动态影响的一些重要特点,对于我国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时机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  吴小涛  
高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具有高效舒适、绿色环保的优点。高铁的开通,给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文章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运用有无对比法,实证分析了高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拉动效应,高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先递增又递减趋势,尤其是高铁开通最初几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势头迅猛,影响显著,之后有所减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战明华  潘伟光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统计技术对我国的货币供应与实际经济产出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反馈关系而且在长期内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某种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  吴小涛  
高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具有高效舒适、绿色环保的优点。高铁的开通,给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文章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运用有无对比法,实证分析了高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拉动效应,高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先递增又递减趋势,尤其是高铁开通最初几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势头迅猛,影响显著,之后有所减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洪钰  林志良  管永芬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基本方法,运用EVIEWS软件,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中国31个省市的公共投资以及私人投资产出效应及贡献率,结果表明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显著,各省公共投资对GDP贡献度差异明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登笑  牛盼强  黄淇敏  
文章基于上海市1992年~2009年的GDP与上海市技术转移的数据,对上海市经济增长与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上海市科技专利授权数、专利交易金额对经济增长的具有促进作用。同时,经济的增长对科技的研发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