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89)
- 2023(4064)
- 2022(3497)
- 2021(3342)
- 2020(2962)
- 2019(6743)
- 2018(6926)
- 2017(14528)
- 2016(8039)
- 2015(9198)
- 2014(9408)
- 2013(9606)
- 2012(9255)
- 2011(8450)
- 2010(8950)
- 2009(9040)
- 2008(9235)
- 2007(8540)
- 2006(8179)
- 2005(7859)
- 学科
- 济(32940)
- 经济(32888)
- 管理(23595)
- 税(21676)
- 业(21164)
- 税收(20239)
- 收(20057)
- 企(17242)
- 企业(17242)
- 财(13839)
- 方法(13550)
- 中国(12592)
- 数学(11235)
- 数学方法(11121)
- 制(10298)
- 农(9401)
- 银(8314)
- 银行(8312)
- 行(7987)
- 贸(7335)
- 贸易(7326)
- 易(7156)
- 业经(7081)
- 学(6741)
- 财政(6463)
- 理论(6434)
- 融(6399)
- 金融(6399)
- 体(6294)
- 和(6276)
- 机构
- 大学(123279)
- 学院(121279)
- 济(53059)
- 经济(51858)
- 管理(43733)
- 研究(39278)
- 理学(36017)
- 理学院(35666)
- 财(35588)
- 管理学(35281)
- 管理学院(35045)
- 中国(33870)
- 京(26541)
- 财经(25729)
- 经(22943)
- 江(20396)
- 科学(20221)
- 所(19650)
- 财经大学(18709)
- 北京(18008)
- 中心(17649)
- 经济学(17311)
- 研究所(16617)
- 州(16412)
- 范(15701)
- 经济学院(15645)
- 师范(15620)
- 院(13569)
- 农(13332)
- 系(13045)
- 基金
- 项目(61435)
- 研究(50104)
- 科学(47637)
- 基金(43848)
- 家(36145)
- 国家(35818)
- 社会(31848)
- 社会科(30114)
- 社会科学(30109)
- 科学基金(29953)
- 教育(23227)
- 编号(22471)
- 省(22175)
- 基金项目(21986)
- 成果(21299)
- 划(19036)
- 资助(19003)
- 自然(16267)
- 自然科(15818)
- 自然科学(15811)
- 自然科学基金(15527)
- 课题(15185)
- 性(14827)
- 部(14747)
- 项目编号(14356)
- 重点(13459)
- 教育部(13101)
- 发(13035)
- 制(12977)
- 国家社会(12938)
共检索到207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司言武 李珺
中国的排污收费制度实行20多年来,没有有效发挥其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的目的,这促使了我们对该项制度的反思。本文剖析了排污收费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缺陷,在此基础上思考了费改税的可行性;并借鉴欧盟及OECD在环境税开征上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开征环境税和完善旧有税制作了全面的构想。
关键词:
排污费 费改税 环境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光廷 李建军
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2013年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彰显了中央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在这方面,财税政策也应该是有所作为的,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以及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要推进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牛晓叶 刘宏地 曹志文
以我国2015—2019年需要缴纳排污费的污染企业为样本,结合全国排污费改税背景下各地区环保税税额标准设定差异的情况,采用广义DID方法实证研究了排污费改税对企业环保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排污费改税力度越大地区的企业环保投入也越高,排污费改税对企业的环保投入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经过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发现,排污费改税主要通过提高排污费率与增强征管执法两个机制发挥作用;排污费改税政策效应在行政干预力度强的地区、次高污染行业的效果更为明显。研究提供了排污费改税实施效果的微观经验证据,为决策制定者制定有效的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杜放
一、我国生态税收的现状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职责主要是由排污费承担的,而生态税收充其量只是一个“雏形”。这是因为:其一,环境税(或污染税)是生态税收的主体税种,税收的环保功能主要是靠环境税(或污染税)实现的。而我国没有专门针对环境保护的税种,这样一来,税收对环境的促进作用就大打折扣。其二,涉及环境保护的税种太少。目前能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兰
“费改税”难在何处?顾名思义,“费改税”就是将现行收费改为税收。推行“费改税”,并不是、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收费改为税收。要改的,应该是与《价格法》配套,与新的收费体系的形成相结合,从现行的那些与税收有相似或相同点的收费中产生和分离出来。1、“费改税”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向华
本文介绍了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理论基础,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详细评价了该制度在我国的现状。同时进一步比较了排污费和排污税二者之间的异同,研究表明尽管排污费与排污税在本质上有共通之处,但是通过对比两者在设立程序、审批部门、征收主体、征收对象、资金使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执行力度以及是否无偿等方面的特征,可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排污费在征收对象和资金使用方向上更为明确,而排污税则在征收主体和执行力度方面更占有优势,两者各有所长。最后文章针对排污费改税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难题进行阐述,如排污收费的费率与税率的转化、污染排放与税基的联系、税目确定、征收方式的制定、减免税收政策的制定等,并对现行排污费的自我...
关键词:
庇古税 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费 排污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永成 孙芳兰 周世新
社会保险费改税的必要性究竟从哪些角度认识更合适,社会保险税具有税法的可税性;社会保险税立法应正确把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丹丹 上官鸣
201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税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探讨其实施的微观经济后果,以“排污费改税”为研究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探讨环境税征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排污费改税政策的施行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该效应对实用新型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更加明显;融资约束对排污费改税政策下的绿色技术创新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企业融资约束水平越低,环境税征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研究表明,排污费改税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市场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中。研究结论为排污费改税的政策效果以及绿色技术创新驱动因素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涛 石磊 马中
根据环境政策分析与评估的一般模式,笔者对我国污水排污费政策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污水排污费政策筹集污染治理资金、调节污染者行为、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功能并未完全实现;污水排污费政策没有明确水环境质量不退化的政策目标;目前以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主要特征的污水排污费已经偏离了以庇古税原理为理论依据的真正定位;污水排污费政策自身设计没有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排污费费率"一刀切"的管理体制导致不公平、不合理和低效率;污水排污费相关信息不对称,资金机制违背污染者付费原则,过多的监督核查手段导致政策成本过高。根据以上主要结论,同时结合环境保护税即将开征的现实国情,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明确水环境质量不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辉平 王美霞 李政大
环境是典型的负外部性产品,征收排污费的目的是通过强制增加成本的方法抑制产生环境污染的经济活动。本文梳理了我国排污费管理现状,分析了排污费征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征收对象、范围和标准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生活垃圾排放已经成为中国重要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个人未纳入征收对象将加大形成"剪刀差"现象;排污费中碳排放的缺失将不利于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现行排污费征收标准较低,弱化了其纠正市场失效、保护环境的作用。本文建议将个人纳入排污费征收对象,将碳排放纳入征收范围,通过建立排污费价格联动机制和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排污费价格机制,提高排污费的征收标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许建国
税收公平,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公众参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一项普遍诉求。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重商主义产生后的三四百年时间里,西方国家逐步形成了关于税收公平问题的"利益说"、"能力说"和"牺牲说"。这三种理论学说至今仍然对世界各国的税收,尤其是对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与改革,产生着重要影响。梳理税收公平问题的理论源流,带给当下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有益启示是:税收公平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价值观念;人们应当从多维、立体的角度来看待和谋求税收公平的制度设计;强调税收公平不应以过度损害税收效率为代价。由此,需要理性看待中国个人所得税由"富人税"向"国民税"的历史转轨。同时,应注意到,持续提高减除费用标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个人所得税存在的负担不公平问题;现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制度不严明和自然人涉税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是造成高收入阶层税源难控、有税难收和个人所得税负担不公的两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税收公平 理论渊源 现实思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许建国
税收公平,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公众参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一项普遍诉求。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重商主义产生后的三四百年时间里,西方国家逐步形成了关于税收公平问题的"利益说"、"能力说"和"牺牲说"。这三种理论学说至今仍然对世界各国的税收,尤其是对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与改革,产生着重要影响。梳理税收公平问题的理论源流,带给当下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有益启示是:税收公平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价值观念;人们应当从多维、立体的角度来看待和谋求税收公平的制度设计;强调税收公平不应以过度损害税收效率为代价。由此,需要理性看待中
关键词:
税收公平 理论渊源 现实思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牛美晨 刘晔
考虑到我国2018年首征的环保税是由原排污费采取“税负平移”方式改制而成,本文以国发[2007]15号文颁布实施后各省级政府陆续调整二氧化硫(SO2)排污费标准为准实验;以2005-2014年深沪股市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方法(DID)研究了SO2排污费标准提高带来的企业创新效应,并以此探讨对环保税政策的相关启示。研究发现:排污费征收标准的提高总体上抑制了企业创新,然而当环保税税额提高到一定程度,环保税征收可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由此对我国环保税改革的启示在于,需进一步提高我国现行环保税税率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本文主要创新点在于通过外生政策冲击并采用DID模型,相对有效处理了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论对由原排污费改制而来的我国环保税的进一步完善具有相应的政策指导意义。
关键词:
排污费 企业创新 波特假说 环保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牛美晨 刘晔
考虑到我国2018年首征的环保税是由原排污费采取"税负平移"方式改制而成,本文以国发[2007]15号文颁布实施后各省级政府陆续调整二氧化硫(SO2)排污费标准为准实验;以2005-2014年深沪股市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方法(DID)研究了SO2排污费标准提高带来的企业创新效应,并以此探讨对环保税政策的相关启示。研究发现:排污费征收标准的提高总体上抑制了企业创新,然而当环保税税额提高到一定程度,环保税征收可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由此对我国环保税改革的启示在于,需进一步提高我国现行环保税税率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本文主要创新点在于通过外生政策冲击并采用DID模型,相对有效处理了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论对由原排污费改制而来的我国环保税的进一步完善具有相应的政策指导意义。
关键词:
排污费 企业创新 波特假说 环保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本文以我国在部分省市调整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为外生政策冲击,采用2003-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排污费在污染减排方面的有效性,以及排污费的减排效应是否存在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提高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排污收费制度对于抑制我国污染排放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还发现提高排污费只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起到了显著的减排作用,并且东部地区的减排效应更大,然而对于西部地区,虽然提高排污费也有减排效应,但并不显著。由此从总量减排目标出发,建议设置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环境保护税税率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排污费 减排效应 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