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8)
2023(3915)
2022(3602)
2021(3496)
2020(3350)
2019(7866)
2018(8030)
2017(16144)
2016(9083)
2015(10643)
2014(10976)
2013(11083)
2012(10399)
2011(9241)
2010(9644)
2009(9472)
2008(10110)
2007(9083)
2006(8199)
2005(7634)
作者
(27981)
(23098)
(22668)
(22144)
(14594)
(11224)
(10734)
(9113)
(8713)
(8576)
(7806)
(7732)
(7417)
(7365)
(7176)
(7143)
(7027)
(6844)
(6732)
(6722)
(6046)
(5992)
(5729)
(5491)
(5256)
(5218)
(5208)
(5170)
(4862)
(4624)
学科
(35658)
经济(35621)
管理(28428)
(28236)
(24158)
企业(24158)
方法(20164)
数学(18301)
数学方法(18032)
(15726)
(12140)
财务(12126)
财务管理(12103)
企业财务(11406)
中国(10428)
(10121)
(8418)
(7580)
(7461)
银行(7449)
(6777)
(6728)
贸易(6721)
(6588)
(6439)
业经(6137)
(5680)
金融(5679)
(5514)
体制(5284)
机构
学院(138748)
大学(138186)
(54412)
经济(53033)
管理(52564)
理学(44106)
理学院(43670)
研究(43381)
管理学(42875)
管理学院(42644)
中国(36688)
(33803)
(30350)
科学(26417)
财经(25382)
(24141)
(22570)
(21136)
(20760)
研究所(20711)
北京(20183)
中心(19901)
业大(18639)
财经大学(18424)
(17186)
农业(16398)
(15924)
经济学(15804)
师范(15771)
(15422)
基金
项目(78611)
科学(59646)
研究(57194)
基金(54810)
(47210)
国家(46812)
科学基金(39066)
社会(33659)
社会科(31938)
社会科学(31927)
(30786)
基金项目(28457)
教育(26729)
(26209)
自然(25638)
自然科(25010)
自然科学(24999)
资助(24993)
编号(24613)
自然科学基金(24534)
成果(21438)
(18084)
重点(17473)
课题(16956)
(15938)
项目编号(15692)
(15514)
科研(15474)
(15121)
教育部(14944)
期刊
(60581)
经济(60581)
研究(42869)
(31224)
中国(25947)
学报(20153)
管理(18719)
(17507)
科学(16861)
(15772)
金融(15772)
大学(14915)
学学(14010)
会计(13991)
财经(12690)
教育(12145)
农业(12133)
技术(11637)
财会(11063)
(10590)
统计(9818)
经济研究(9709)
业经(9484)
问题(8622)
(8144)
理论(8043)
决策(7821)
技术经济(7591)
(7541)
实践(7302)
共检索到216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娜  
本文从我国企业换股合并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换股合并会计方法存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二元格局的原因,论述了我国换股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的现实意义,以期为换股合并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桂岩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是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1999年4月美国取消使用权益结合法,在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引起很大争论,但最终是否会影响到我国《企业合并》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呢?为此,本文将从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方法的经济实质、财务状况以及对合并当年及以后经营成果的影响等进行比较分析。以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做出现实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丽丽  
由于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影响很大,因此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一直是国内外会计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在权益结合法行将被美国乃至世界大多数国家淘汰之际,我国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换股合并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权益结合法。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合并准则》来规范企业合并的会计选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信元  朱红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企业改组、兼并与资产重组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课题组  陈信元  应唯  史多丽  陈冬华  曾庆生  
自 1999年 4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宣布取消权益结合法以来 ,合并会计方法的取舍问题成为国内外会计界的讨论热点。本文在回顾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考察了我国已有的 10例换股合并中权益结合法的使用对主并企业的财务影响 ,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现状 ,对上市公司的换股合并能否采用购买法作了分析。最后对上市公司换股合并的会计方法提出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白露珍  
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是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1号(SFAS141)《企业合并》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IFRS3)《企业合并》都明确规定企业合并应采用购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孙聪  
企业合并中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历来备受争议,国内外相关的政策准则也在不断变迁。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悄然兴起,我们更应对国内外企业合并方法具备充分和清醒的认识。本文从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出发,分析不同合并方法造成的不同经济后果,并尝试在相关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小荣  刘丽娟  
本文以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两种企业合并分类方式下会计处理方法异同的同时,分析了不同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并指出这两类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在现实中并存的原因。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池巧珠  陈斌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是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两者的选择是否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一直是会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阐述了经济后果的含义,分析了在合并业务中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不同选择产生的不同经济后果,并对我国当前允许"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的二元格局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姜葵  
本文举例阐述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及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分步实现企业合并两种基本方法的会计处理及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为广大企业合并实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辉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目前国际上逐渐取消权益结合法,将购买法作为企业合并的惟一会计处理方法。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两种方法。但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部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国永  刘子烨  
虽然合并财务报表的成本法具有简单、实用的特征,在实务中正在得到逐步的重视,但是对成本法的研究并不深入。本文正是在此情况下,对多层混合持股的成本法问题通过综合案例的形式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成本法解决多层混合持股的合并问题,关键是要计算出多层混合持股造成的多路径持股情况下各子公司直接和间接少数股东的持股份额,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成本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该方法与权益法相比大大简化了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国永  
一、引言在企业集团持股结构中有一种特殊的持股结构就是子公司之间相互持股,相互持股也称为交叉持股。由于相互持股能提高各持股方的投资收益规模,所以现阶段相互持股的上市公司十分普遍,尤其体现在集团企业内部的子公司之间。集团企业内部子公司之间的相互持股在各自的个别报表中的核算很不确定,可能以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也可能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而在合并层面,这些相互持股均需要以合并层面的权益法进行核算,这样就造成了个别层面与合并层面核算的差异,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汪伟  
企业集团公司根据发展战略的需要,往往会对现有子公司做出调整或改变其持股比例。母公司的持股权比例变动后,如何正确编制合并报表是会计处理的一个难题。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考虑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理念,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整体要求。另外,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需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加以完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国永  
一、引言在企业集团持股结构中有一种特殊的持股结构就是子公司之间相互持股,相互持股也称为交叉持股。由于相互持股能提高各持股方的投资收益规模,所以现阶段相互持股的上市公司十分普遍,尤其体现在集团企业内部的子公司之间。集团企业内部子公司之间的相互持股在各自的个别报表中的核算很不确定,可能以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也可能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而在合并层面,这些相互持股均需要以合并层面的权益法进行核算,这样就造成了个别层面与合并层面核算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