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1)
2023(11988)
2022(10283)
2021(9771)
2020(8416)
2019(19630)
2018(19864)
2017(39076)
2016(20950)
2015(24096)
2014(24329)
2013(24119)
2012(22437)
2011(20546)
2010(21322)
2009(20165)
2008(20221)
2007(18458)
2006(16414)
2005(14854)
作者
(62748)
(52529)
(52363)
(50238)
(33442)
(25146)
(23915)
(20606)
(19588)
(19057)
(17722)
(17643)
(16807)
(16647)
(16356)
(16242)
(15802)
(15444)
(15291)
(15172)
(13348)
(13199)
(13026)
(11893)
(11880)
(11757)
(11750)
(11744)
(10752)
(10410)
学科
(93139)
经济(93058)
管理(60161)
(59373)
(48307)
企业(48307)
方法(44659)
数学(39116)
数学方法(38453)
中国(25659)
(25513)
(21346)
业经(19004)
(18943)
(17932)
(17913)
贸易(17900)
(17412)
技术(17363)
理论(16662)
农业(16598)
地方(16121)
(15107)
银行(15072)
(14420)
(13955)
(13787)
金融(13784)
(12444)
财务(12387)
机构
大学(315416)
学院(315130)
(130116)
经济(127286)
管理(119708)
研究(104990)
理学(102348)
理学院(101249)
管理学(99169)
管理学院(98590)
中国(80191)
(67569)
科学(64030)
(61169)
(54331)
(51820)
研究所(48955)
财经(48284)
(48212)
中心(47844)
业大(46190)
(43500)
北京(43443)
(41495)
师范(41098)
农业(40833)
经济学(40075)
(38590)
(37288)
经济学院(36204)
基金
项目(199038)
科学(155219)
研究(146809)
基金(141589)
(123133)
国家(122125)
科学基金(103306)
社会(90827)
社会科(86013)
社会科学(85984)
(79069)
基金项目(73719)
教育(69858)
(66567)
自然(65932)
自然科(64410)
自然科学(64391)
自然科学基金(63176)
编号(61621)
资助(59762)
成果(51184)
重点(45499)
(44523)
(43326)
课题(43210)
(41850)
创新(39047)
教育部(38096)
科研(37897)
大学(37245)
期刊
(144756)
经济(144756)
研究(93939)
中国(62123)
学报(48106)
(47123)
(47100)
管理(44635)
科学(44537)
教育(38843)
大学(36454)
学学(34039)
技术(31970)
农业(31626)
(28343)
金融(28343)
财经(24091)
业经(23718)
经济研究(23637)
(20786)
问题(19752)
技术经济(18060)
统计(17941)
(17212)
(16888)
(16185)
理论(15403)
商业(15216)
图书(14965)
科技(14765)
共检索到473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伟辉  
本文从技术进步路径"要素禀赋说"与"技术赶超说"争论出发,基于当前我国技术进步典型事实,构建包含技术模仿、自主创新两种技术演化路径和技术"模仿陷阱"、技术进步路径"转型陷阱"、"自主创新"三种稳态的技术进步模型,探索技术进步路径由模仿向自主创新转换的理论机制。发现:发展中国家采用技术模仿实现产业升级时,在没有国家干预情况下,很难跳出技术"模仿陷阱";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健全市场制度、促进资本积累、加强产权保护、加大研发补贴等政策推动国家技术进步路径由技术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但这个转变要跨过技术进步路径"转型陷阱"才能成功;我国应该采取偏离比较优势的产业升级战略,积极采用功能性与选择性产业政策相结合的国家干预措施,抓住技术变革机会,选取新兴产业作为"技术赶超"的重点方向。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民春  韩青江  冯钟  
对制造业工业机器人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进行建模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使用第二代工业机器人一方面会产生就业破坏效应,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就业创造效应;使用智能机器人替代第二代工业机器人,将会在前两种就业效应的基础上再新增智能机器人的就业挤出效应,即这一替代过程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更大。因此,我国政府应在试点的基础上分阶段稳步推进制造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要做好被替代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全面提升制造业的人力资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世光  
近年来,与贸易自由化同步出现的发展中国家内部的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加大问题不能被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解释。本文构建一个将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放在统一框架中考虑的模型,说明发展中国家机械设备类产品的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和成本节约性的技术进步导致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并引入居民和政府,说明高技能工人的内生决定和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正友  毕先萍  
各派经济学家对技术进步和就业的关系的认识日益明朗化 ,即技术进步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力 ,是决定一国就业总水平及变动的根本动力 ,而就业演变的结果取决于该国社会制度是否顺应技术进步的要求而适时调整。从运行机理来看 ,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 ,产业技术进步类型选择、社会对产业需求变化 ,技术进步促进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 ,都会对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安果  伍江  
本文在综述技术创新与扩散理论文献的基础上,以Spengler纵向一体化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拓展的技术圈定模型,分析了产品内分工背景下国际间技术扩散的条件,提出,如果通过模仿创新更新产业的技术基础,容易导致技术引进国长期的技术锁定,陷入重复引进的循环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群  刘任重  
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使得国家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对行业主导权的争夺和市场利益的分割。技术标准因其具有的网络效应和巨大的外部性,使得其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焦点。但是,在技术标准主导权的争夺中,技术后发国家因为其存在的各种瓶颈资源的限制,使得其在技术标准领域始终处于被动的技术引进位置。多代际的技术标准使得技术后发国家要付出巨额的专利使用费。技术后发国家能否通过技术标准的自主创新摆脱被动地位,尽快完成技术追赶,论证其合理性和必然性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命题。本文系统总结和梳理国内外文献,在经济主体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将博弈群体分为技术早发国家和技术后发国家,通过构建进化博弈模型,以及技术早发国家和技术后发国家之间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继明  曹越洋  刘乐易  
本文基于比较利益率均等原则,构建了一个兼顾效率与平等的国际贸易模型,用以研究进出口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效应与选择,并利用1996—2019年的中国分省数据,通过随机前沿法测算了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近24年来,中国选择的是偏向出口导向的技术进步路径,这与进口替代产业的相对研发创新效率偏低等因素显著相关。本文认为,近年来中国在给定的发展阶段与客观环境条件下选择了最优技术进步路径,其背后的发展理论是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交替)的比较优势原理。当今的中国面临与历史经验不同的全新挑战,需要将发展重心适时地向进口替代做出调整,而不应继续依靠与加强出口导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方  彭诚  
保罗·萨缪尔逊在2004年提出的国际贸易模型中,运用数字例子对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运用一般化的数学方法,扩展了这种研究,在四种和N种商品的贸易模式中,对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依赖于某种技术进步导致的贸易商品数目的变动,并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区域内,依据一定的条件形成,并相互转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志晋  李斌  
一种新的技术进步分析模型许志晋,李斌技术进步分析模型种种,如技术进步率法、索洛余值法、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等等,各具特色,但也各有其局限性。基于静态投入产出理论建立的技术进步分析模型,是一种计算上简单易行、经济上意义明确的新的技术进步分析模型。投入产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江  叶林  
随着经济系统的不断扩大,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越来越明显。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的一个关键时期,重工业比重的上升导致了资源约束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基于一个资源约束下的新古典增长模型,通过推导和数值模拟来探讨缓解资源约束的方法,为我国顺利完成工业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佟岩  唐晓华  
通过构建产业自主创新的ETSI分析模型,重点分析了产业技术进步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转换过程和条件问题。研究表明,产业技术进步路径转换与产业内外部多重因素相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经济、技术、组织、制度等因素(ET-SI)都对产业技术进步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转换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ETSI的内在相关性也决定了政府促进产业自主创新政策的实施内容、重点以及措施上的可能选择范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涂涛涛  马强  李谷成  
基于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系统探讨了极端气候冲击下中国粮食安全的最优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从产量、价格、进口依赖度以及人均占有量的视角综合考察了粮食安全指标的动态变化,结论表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会缓解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冲击,并且缓解的效果依次递减;土地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土地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劳动力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缓解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冲击的效果也依次递减。提出:在当前小规模经营农户为主的条件下,为了缓解极端气候事件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冲击,粮食生产应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涂涛涛  马强  李谷成  
基于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系统探讨了极端气候冲击下中国粮食安全的最优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从产量、价格、进口依赖度以及人均占有量的视角综合考察了粮食安全指标的动态变化,结论表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会缓解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冲击,并且缓解的效果依次递减;土地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土地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劳动力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缓解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冲击的效果也依次递减。提出:在当前小规模经营农户为主的条件下,为了缓解极端气候事件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冲击,粮食生产应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军  姜磊  
通过文献整理发现,现有的研究承认政治风险对于跨国公司FDI具有重要负面影响,但是这些研究均将政治风险视为外生政策变量,无法回答政治风险产生的根本动因是什么,也无法解释政治风险影响东道国与跨国公司利益分配的具体途径。通过建立一个古典内生模型,提出技术外部性假说,首次将政治风险纳入到理论模型分析框架中去,从而实现政治风险的内生化。研究发现,技术外部性是决定政治风险大小的重要原因,进而也决定了东道国与跨国公司的收益分配,跨国公司的最优投资策略应该与东道国不没收外资的激励相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桑赓陶,汪滔  
“市场换技术”是我国吸引外资和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向我国转让先进技术的一条基本方针。本文研究:经过多年实践,我国通过让出部分国内市场,到底从外商投资企业手中换到了多少技术,换到了什么水平的技术?本文对我国百余家内外商投资企业进行了调查,在这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市场换技术”的成果与代价模型。该模型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让出的市场份额的增加,有关行业的“国内最高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在让出的市场份额达到某个峰值后,让出的市场越多,有关行业的“国内最高技术水平”反而逐步下降。本文的结论是:在我国,“市场换技术”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有效的;但是,让出市场必须有限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