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2)
- 2023(11841)
- 2022(10112)
- 2021(9117)
- 2020(8035)
- 2019(18075)
- 2018(17853)
- 2017(35422)
- 2016(19275)
- 2015(21828)
- 2014(21663)
- 2013(21676)
- 2012(20435)
- 2011(18594)
- 2010(18625)
- 2009(17583)
- 2008(17621)
- 2007(16037)
- 2006(13930)
- 2005(12416)
- 学科
- 济(84124)
- 经济(84026)
- 管理(59343)
- 业(58963)
- 企(46747)
- 企业(46747)
- 方法(43984)
- 数学(39965)
- 数学方法(39719)
- 财(23470)
- 农(22794)
- 中国(22299)
- 贸(18320)
- 贸易(18315)
- 易(17854)
- 技术(17398)
- 业经(16528)
- 学(16501)
- 制(16337)
- 农业(15150)
- 务(14783)
- 财务(14760)
- 财务管理(14723)
- 银(14075)
- 企业财务(14023)
- 银行(14015)
- 地方(13695)
- 行(13315)
- 融(13075)
- 金融(13073)
- 机构
- 大学(295541)
- 学院(293369)
- 济(125165)
- 经济(122829)
- 管理(113438)
- 理学(98735)
- 研究(97757)
- 理学院(97680)
- 管理学(96290)
- 管理学院(95757)
- 中国(73234)
- 京(61101)
- 科学(61093)
- 财(57449)
- 农(56445)
- 所(50912)
- 业大(48225)
- 财经(46873)
- 研究所(46433)
- 农业(45416)
- 中心(45105)
- 经(42656)
- 江(42485)
- 经济学(39554)
- 北京(38251)
- 经济学院(36377)
- 范(35206)
- 财经大学(34951)
- 师范(34692)
- 院(34377)
- 基金
- 项目(196537)
- 科学(153679)
- 基金(144187)
- 研究(136658)
- 家(128211)
- 国家(127195)
- 科学基金(107297)
- 社会(88525)
- 社会科(84202)
- 社会科学(84172)
- 基金项目(77086)
- 省(76541)
- 自然(70783)
- 自然科(69177)
- 自然科学(69152)
- 自然科学基金(67976)
- 划(65337)
- 教育(62910)
- 资助(59071)
- 编号(53298)
- 重点(44731)
- 部(44523)
- 成果(42086)
- 发(42073)
- 创(41617)
- 创新(39101)
- 科研(38680)
- 计划(37809)
- 教育部(37731)
- 国家社会(37193)
共检索到416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詹国华 陈治理
文章利用2005~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况下,运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内R&D投入、人力资本和专利授权数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积极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几乎无影响;省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影响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如何利用好外商直接投资、发挥东部地区溢出效应等是解决我国能源效率发展非平衡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艳芬
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能源使用的巨大环境影响使能源消耗的生态占用问题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借助生态足迹分析法(EFA)的理念,计算了中国1980年-2007年的能源生态足迹,并利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方法将广义技术进步分解为科技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3个部分,然后采用时间序列法实证分析了这3个部分和能源专有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生态足迹的作用。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确实能够降低能源生态足迹,但各因素的相对作用和作用周期有一定的差异;比较而言,广义技术进步的作用要大于能源专有技术的作用;规模效率的滞后性最明显;技术效率的相对作用较大,科技进步的贡献相对低些,但随着时间推移,技...
关键词:
能源生态足迹 科技进步 曼奎斯特指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春燕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技术进步通过影响资本存量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对就业产生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在长期和短期之中有不同的表现,在短期之中技术的进步会减少就业,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各个方面的调整,在长期之中又会促进就业的增长,技术进步通过提高资本存量促进了就业的增长,而在我们所考虑的影响就业增长的因素中,技术进步在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却没有相应地促进就业,这就要求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就业的作用。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资本积累 产业结构 就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文 杨娟
本文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采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衡量技术进步,将技术进步效应分为直接技术注入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进行研究,同时引入人力资本、本土创新能力、开放程度等变量分别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建立最优拟合模型,实证检验FDI对我国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的技术注入效应在东、中部地区为正,在西部地区则为负。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在东部地区不显著,在中部地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显现,而在西部地区则偏爱接受中等教育的劳动者。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晓莉
目前学界对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问题存在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FDI的技术外溢效应问题。本文以山东省1985-2007年的FDI与GDP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汤清 邓宝珠
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方法,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全域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局域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省域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全域层面的人力资本投入和外资技术溢出是促进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从局域层面看,东北经济区的人力资本投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提高的贡献较大,而广东等南部地区省份的外商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提高的贡献最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朝阳 李雪松
基于非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本文将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从单纯的线性影响关系推广到非线性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技术进步达到一定水平时,产业结构升级才会显著改善能源效率,技术进步推进型的产业结构升级才是能源效率提升的关键。同时,本文根据各地区技术进步水平所处区间将产业结构升级划分为技术推动型、中间型和要素推动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多数省份仍处于中间型产业结构升级阶段。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多数地区产业升级仍有较大"政策调整空间",建议政府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以及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安宝 李星敏
文章利用我国1990~2010年相关数据对能源价格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能源价格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在短期和长期都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升;能源价格对技术进步有"引致效应",但其对能源效率作用的发挥受能源市场化程度制约;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受制于其自身的发展水平,且会通过降低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产生负的影响。
关键词:
能源价格 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秀广 李纪生 郑少锋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九大苹果主产省区2000~2009年的技术进步、要素弹性与苹果生产率,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非中性的,存在衰退的趋势,且农家肥是技术节约型的;在五种投入的产出弹性中,劳动力弹性贡献最大,灌溉的弹性与施肥量有很大的关系,施肥量越大,灌溉的产出弹性越大;黄土高原区苹果生产的技术效率波动较大,环渤海区则较稳定;受教育程度、人均纯收入、农村投资比例均对苹果生产的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影响。
关键词:
偏技术进步 要素弹性 苹果生产效率 实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国际贸易、FDI和技术进步变量的劳动力就业模型,并利用中国制造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既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总体,也考察了以行业特点分组的子样本的劳动力就业受上述三项变量影响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国际贸易和国内技术进步会拉动我国就业,而FDI则会抑制我国就业。从基于行业特点分组的研究来看,国际贸易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加;FDI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抑制随着FDI进入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减小;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斌 李晓欢 谢鹏
将影响我国技术进步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通过对C-D函数进行改进,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协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影响技术进步的多变量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因素对技术进步的作用要大于外部因素,其中,教育发展对于技术进步的弹性最大,而外商直接投资最小。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影响因子 主成分分析 协整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齐志新 陈文颖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1978年到200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了三分之二,而“十一五”规划提出今后五年要进一步下降20%。找出能源效率提高的原因是制定政策的基础。但是,对这个问题,结论不一,有研究认为结构调整是决定因素,也有研究认为技术进步是决定因素。本文应用拉氏因素分解法,分析了1980年到2003年中国宏观能源强度以及1993年到2003年工业部门能源强度下降的原因,发现技术进步是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因素分解法 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静波 付建
本文分析FDI对广东技术进步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FDI对广东省在技术进步方面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进一步从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来分析则发现,来自港澳台的FDI对广东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负面的;而来自西方7国的FDI对广东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的影响。投资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FDI比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FDI有着更强的溢出效应,而投资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FDI对广东技术进步的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FDI 技术进步 直接效应 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姜磊 季民河
利用2008年我国省级相关数据,建立了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空间变系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的技术进步明显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在改善能源效率方面,国内R&D投入的贡献比外商直接投资要大;与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模型相比,空间变系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更好,且基于后者的参数异质性估计结果显示,不同省域的技术进步在促进能源效率改善方面存在空间差异性。最后提出建议:加大国内R&D投入、依赖自主创新更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改善;各地区应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研政策,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空间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健
在进入电商时代后我国的零售业产生了颠覆式变化。本文借助Malmquist指数测算了我国零售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指数,研究主要发现,在2008年全国进入电商时代后,零售业的技术进步更为稳健。获得的启示是:应当加快互联网与实体零售的相互融合,围绕核心顾客的诉求打造"新零售"产业链,从支付方式、产品体验、智能物流等多个角度进行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的无缝营销。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电子商务 新零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