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1)
2023(5820)
2022(5094)
2021(4873)
2020(4084)
2019(9301)
2018(9375)
2017(19533)
2016(10514)
2015(12089)
2014(12393)
2013(12455)
2012(11870)
2011(10889)
2010(11392)
2009(11018)
2008(11038)
2007(10258)
2006(9662)
2005(9123)
作者
(31315)
(25690)
(25615)
(24777)
(16565)
(12101)
(11756)
(9818)
(9629)
(9579)
(8693)
(8401)
(8368)
(8341)
(8091)
(8028)
(7706)
(7579)
(7557)
(7524)
(6719)
(6394)
(6341)
(5887)
(5865)
(5846)
(5843)
(5798)
(5204)
(5121)
学科
(43363)
经济(43309)
管理(36135)
(36027)
(28123)
企业(28123)
方法(17162)
中国(15506)
数学(15328)
(15162)
数学方法(15065)
(13355)
技术(13302)
(12354)
(10830)
贸易(10824)
(10634)
(10247)
银行(10238)
(9891)
(9860)
农业(9496)
业经(9150)
(8857)
税收(8390)
(8328)
(8143)
金融(8143)
及其(7548)
地方(7250)
机构
学院(161429)
大学(159515)
(72280)
经济(70609)
管理(62245)
研究(55091)
理学(51581)
理学院(51100)
管理学(50432)
管理学院(50106)
中国(45717)
(37663)
(34302)
科学(29675)
(28464)
财经(28112)
(26228)
中心(25430)
(25206)
研究所(24678)
北京(22990)
(22512)
经济学(21633)
(21063)
(20652)
师范(20534)
财经大学(20336)
经济学院(19497)
(19331)
业大(19257)
基金
项目(90290)
研究(71988)
科学(70927)
基金(63793)
(53433)
国家(52959)
科学基金(44836)
社会(44760)
社会科(42499)
社会科学(42491)
(34968)
教育(33307)
基金项目(32311)
编号(30904)
(29378)
资助(27616)
成果(27228)
自然(26487)
自然科(25808)
自然科学(25802)
自然科学基金(25315)
课题(21933)
(21230)
(20341)
重点(20041)
(19220)
(19060)
项目编号(18698)
教育部(18375)
人文(18044)
期刊
(87875)
经济(87875)
研究(57317)
中国(33025)
(27668)
管理(24970)
(22647)
金融(22647)
(21442)
教育(19828)
科学(18371)
学报(17571)
技术(17152)
业经(14860)
农业(14452)
财经(14223)
经济研究(14147)
大学(14107)
学学(12943)
(12265)
问题(12251)
(11521)
技术经济(10224)
国际(10014)
理论(9634)
(8665)
论坛(8665)
实践(8604)
(8604)
现代(8076)
共检索到265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夏江海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都开展了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技术引进,有的国家取得了很大成就,迅速发展了本国经济,增强了技术实力,如日本、巴西、南朝鲜等。但许多国家花费了高昂的代价引进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并没有发挥良好效果,反而往往因重复引进导致生产能力过剩,或与国内产业不配套使引进技术设备大量闲置浪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夏家宏  
一、我国技术引进工作历史的简短回顾本文把我国的技术引进历史分成四个阶段:建国初期的技术引进(1952~1959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技术引进(1962~1965年);70年代的技术引进(1972~1979年);经济改革与开放时期的技术引进(1980年至今)。文中运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对我国的技术引进历史作了较为客观的描述和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石定寰,杨天正,沐华平  
新形势下我国技术引进的问题与对策石定寰杨天正沐华平目前,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一方面,我国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严峻的客观形势要求我们走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道路,特别是大力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任春琳  
商标是指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将自己生产、加工或销售的商品区别于他人的商品或包装而使用的标志。作为工业产权的一个内容,商标具有其独特的性质:1.从属商品经济;2.具财产属性,是企业的财富;3.标示商品质量;4.具排他性;5.具竞争性。 从商标的特性中我们不难得出其以下四个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维誉  袁滨  黄家祥  余沛荣  林明中  项守梁  
一、技术引进的基本情况在党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针政策的指导下,近几年来,广西的技术引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它以城市为主,形式多样,遍及各行业,以轻工、纺织、电子业为主,重工业为次,农牧业比重较小。引进技术主要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而以日本、西欧、美国为主。从引进的技术情况看,比较先进的占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厚俊  
目前,我国三资企业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大致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技术密集型的三资企业所占比例不大,大多数是中小型项目,而且一般加工项目多。这主要是由合资双方的目的和条件所决定的。在港澳台资企业中(约占2/3),外商看中的是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场地等要素和国内广阔的市场,其中有不少人仅着眼于短期收益。而我国许多地区和部门处于一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洁琼  张乃书  汪少华  陈锡林  
一、安徽省工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的现状与问题安徽省经过30多年的建设,现已逐步建立起两万多个工交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85亿多元。这些企业是我省振兴经济、实现四化的主体力量。然而,由于过去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重基建轻技改,重外延轻内涵,致使大多数企业的技术装备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这主要表现在:1、设备陈旧。据了解,我省拥有三万多台机床,大部分是结构陈旧、性能很差的通用机床,半数以上要报废或降级使用。国营企业有一半以上的固定资产服役达十年,设备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蔡旺  
浅谈日本的对外技术贸易及我国技术引进的对策蔡旺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技术产业由幼稚期进展到成熟期,、国际间的科技交流通过国际技术贸易日益频繁。1985年世界各国之间的技术贸易总额为400亿美元,1989年突破1000亿美元,①1990年达到2500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骆珣,刘春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慧中  
“八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技术引进工作新的发展阶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应当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以利于我国到本世纪末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施炳发  
本文对我国高技术引进中的信息利用问题进行讨论,旨在使情报信息工作对我国高技术引进起到应有的参谋作用。高技术的引进与信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高技术转让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流动,即让信息通过一定的渠道,以一定的方式从转让方流入引进方。高技术引进是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其中包括引进技术项目的选择、引进方式的选择、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引进技术政策的制定等。围绕着这一过程,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技术信息和经济信息。掌握这些信息,分析利用这些信息,是高技术引进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论文的第三章,详细分析了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大量的技术引进政策,虽然这些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其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难以有效促进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文章对我国的技术引进政策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解波  
制约我国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周解波从我国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引进和扩散推动国内相关企业与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产业升级来看,在现阶段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与1985年相比,我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