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2)
- 2023(13033)
- 2022(11409)
- 2021(10559)
- 2020(9109)
- 2019(20950)
- 2018(21047)
- 2017(42036)
- 2016(22455)
- 2015(25279)
- 2014(25226)
- 2013(25378)
- 2012(23539)
- 2011(21317)
- 2010(21269)
- 2009(19619)
- 2008(19299)
- 2007(17065)
- 2006(15143)
- 2005(13323)
- 学科
- 济(98669)
- 经济(98563)
- 管理(67689)
- 业(66904)
- 企(54834)
- 企业(54834)
- 方法(47505)
- 数学(41723)
- 数学方法(41378)
- 中国(25963)
- 农(25940)
- 财(23795)
- 业经(21472)
- 学(19412)
- 技术(19222)
- 地方(19123)
- 制(18664)
- 贸(18492)
- 贸易(18484)
- 易(17897)
- 农业(17201)
- 银(14889)
- 银行(14843)
- 务(14763)
- 理论(14709)
- 财务(14698)
- 财务管理(14665)
- 和(14483)
- 环境(14286)
- 行(14157)
- 机构
- 大学(333937)
- 学院(331299)
- 济(137897)
- 经济(135098)
- 管理(134658)
- 理学(117382)
- 理学院(116136)
- 管理学(114392)
- 管理学院(113800)
- 研究(107968)
- 中国(79315)
- 京(70830)
- 科学(65291)
- 财(62904)
- 所(53541)
- 财经(51430)
- 农(49938)
- 研究所(48605)
- 业大(48317)
- 中心(47946)
- 江(46733)
- 经(46725)
- 北京(45033)
- 范(42485)
- 师范(42107)
- 经济学(42086)
- 院(39204)
- 农业(39190)
- 财经大学(38366)
- 经济学院(38342)
- 基金
- 项目(224476)
- 科学(177265)
- 研究(165558)
- 基金(163730)
- 家(141488)
- 国家(140368)
- 科学基金(121137)
- 社会(105150)
- 社会科(99855)
- 社会科学(99830)
- 基金项目(87455)
- 省(86751)
- 自然(78091)
- 自然科(76238)
- 自然科学(76221)
- 教育(75594)
- 自然科学基金(74920)
- 划(72780)
- 资助(68054)
- 编号(67257)
- 成果(54017)
- 部(50571)
- 重点(49782)
- 发(48086)
- 创(46968)
- 课题(45725)
- 创新(43768)
- 教育部(43642)
- 国家社会(43025)
- 人文(42893)
- 期刊
- 济(147754)
- 经济(147754)
- 研究(99081)
- 中国(56235)
- 学报(49644)
- 管理(49177)
- 科学(46491)
- 财(44893)
- 农(44190)
- 大学(37878)
- 学学(35712)
- 教育(33797)
- 农业(31028)
- 技术(30137)
- 融(27837)
- 金融(27837)
- 财经(25419)
- 业经(24711)
- 经济研究(24212)
- 经(21691)
- 问题(20068)
- 技术经济(18268)
- 理论(17218)
- 科技(16497)
- 图书(16356)
- 商业(15987)
- 实践(15643)
- 践(15643)
- 贸(15639)
- 现代(15419)
共检索到473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国宏,邵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技术引进是否在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同时已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了促进作用,这是国人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运用 AHP方法对产业结构给予量化,运用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 Causal Relationship Test)来分析技术引进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从实践角度对上述问题给出判断。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上述命题是不成立的。最后,本文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得到三点启示。
关键词:
技术引进 产业结构 因果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牛文育
技术引进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牛文育(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管理系)一、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一国的经济发展,从量上来说是经济总值的增长,从质上来说,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协调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强弱在于其产业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国胜铁
利用我国1996~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探究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结果发现:因研发活动多集中于高技术产业,自主研发可有效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由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内技术引进和国外技术引进对处于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优化作用具有门槛效应。国外技术引进能有效提高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国内技术引进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的表现不同,应根据各地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制定适宜的技术发展策略,以有效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技术引进 产业结构升级 自主研发 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闻雯 胡登峰 胡成宝
针对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关系结论的不一致,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选取1999—2008年工业统计数据从定量角度检验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引进不是技术进步的直接原因,技术进步对技术引进有促进作用;运用Engle-Granger协整关系检验法实证检验,得出技术引进与我国工业技术进步之间没有长期共同发展趋势的结论。技术进步刺激国家引进技术,就长期发展而言,应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提高技术进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小娟 胡安萍
以1996~2011年的工业面板数据为样本,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工业结构高级化的衡量指标,运用FMOLS方法分别实证检验了外源技术引进对我国整体及各部门工业结构高级化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口技术溢出对我国整体工业结构高级化影响效果最为显著,并随着各工业部门技术水平的提高外溢效应越强;直接技术引进对整体工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效果弱于进口技术溢出,且对各部门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受到各部门技术水平的限制;外资技术溢出对我国整体工业结构高级化具有负向作用。
关键词:
外源技术引进 技术外溢 工业结构高级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翔 周明生
中国正处于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增速换挡期,为了消化前期刺激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此时期的重要任务是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是进行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创新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所在,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创新有两种选择路径:一种是内源式的发展路径,主要方式是通过自主创新;另一种是外源式的创新路径,主要方式是技术引进,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对产业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在促进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进而优化产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 外部性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翔 周明生
中国正处于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增速换挡期,为了消化前期刺激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此时期的重要任务是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是进行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创新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所在,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创新有两种选择路径:一种是内源式的发展路径,主要方式是通过自主创新;另一种是外源式的创新路径,主要方式是技术引进,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对产业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在促进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进而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有一定的正外部性效应,研究基于外部性的视角,运用中国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自主创新能促进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并促进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负向影响,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效应不确定,国有企业通过创新的外部性机制,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能间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高级化的影响效应有限。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 外部性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健 徐海成
基于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协整分析、G ranger因果分析,并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协调;技术效率是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第二产业的调整影响比较大,但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力度比较小;技术进步是深化和优化产业结构根本途径,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进一步提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越 宋述杰
本文使用中国1997-2008年的数据,对技术引进、R&D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技术知识存量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能力较低,R&D投入与技术引进投入比例不协调,中国技术知识存量呈现规模不经济特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向武 周文泳
技术引进创新是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高技术产业国内技术购买与国外技术引进生态模型,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1995-2014年)》中技术引进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运用MAPE方法判别模型预测能力,基于模型参数和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国内技术购买与国外技术引进生态关系,运用微分方程理论和稳定性理论分析技术引进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国内技术购买与国外技术引进不存在稳定平衡点,国外技术引进抑制了国内技术购买,国内技术购买促进了国外技术引进。两者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林春艳 孔凡超
本文结合我国199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静、动态空间Durbin模型研究技术创新、模仿创新以及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传导机制。研究表明,相比静态模型,动态空间Durbin模型中长期效应(绝对值)明显要大,且短期直接效应要显著小于长期直接效应。总体来说,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有利于本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且存在长期空间溢出效应。与之相反,模仿创新能够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且长期正向溢出效应明显。此外,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影响作用不仅取决于本身,还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程度相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莉静 王庆玲
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C-D生产函数模型,对高技术产业分行业技术获取、技术转化、技术开发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全过程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并进行稳健回归,验证模型的稳健性。结果表明:三个阶段投入产出效果都不显著,更多地依赖于R&D人员和经费投入,各行业间差异显著,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规模小,研发能力不足,技术开发阶段投入产出效果差;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业技术开发阶段投入产出效果显著;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重引进轻消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远芬 许统生
在概述我国技术引进现状的基础上,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从总体层面考察了技术进步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关系。研究显示,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短期内,两者之间存在着波动关系。
关键词:
技术引进 经济增长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进 陈小文 王晖
我国技术引进受国内需求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拉动,在剔除国内需求的影响后可以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技术引进金额影响作用较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技术引进多是政府主导,而外商直接投资更多地是企业自身行为所致。因此,我国技术引进应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以减轻技术来源和外资来源相背离的情况,使引进的技术更好地适应企业需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潇颖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是关键问题。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19952014年我国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升级 VA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