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5)
2023(7069)
2022(6293)
2021(5942)
2020(5012)
2019(11695)
2018(11724)
2017(24288)
2016(13166)
2015(15120)
2014(15169)
2013(15384)
2012(14802)
2011(13643)
2010(14207)
2009(13611)
2008(13534)
2007(12566)
2006(11656)
2005(10971)
作者
(37378)
(30735)
(30687)
(29698)
(19807)
(14459)
(14180)
(11735)
(11595)
(11482)
(10296)
(10131)
(10110)
(9858)
(9692)
(9520)
(9192)
(8972)
(8952)
(8855)
(8035)
(7557)
(7471)
(7135)
(7107)
(6993)
(6961)
(6868)
(6196)
(6170)
学科
(58858)
经济(58789)
(41120)
管理(38726)
(32054)
企业(32054)
方法(21310)
(19314)
中国(18907)
数学(17928)
数学方法(17653)
(15912)
(15183)
(14223)
贸易(14215)
业经(13963)
(13906)
地方(13371)
(12902)
(12564)
银行(12551)
农业(12440)
(12082)
(11336)
金融(11334)
产业(10184)
(9641)
(9331)
技术(9164)
税收(9080)
机构
学院(197383)
大学(195318)
(91491)
经济(89583)
管理(76763)
研究(68433)
理学(64031)
理学院(63413)
管理学(62704)
管理学院(62308)
中国(56123)
(46192)
(41700)
科学(35180)
财经(34807)
(34366)
(31186)
(31170)
中心(30962)
研究所(29888)
北京(27742)
经济学(27512)
(25682)
(25394)
(25328)
财经大学(25281)
师范(25207)
经济学院(24797)
(24176)
业大(21909)
基金
项目(111422)
研究(89323)
科学(88348)
基金(79637)
(66052)
国家(65465)
社会(56991)
科学基金(56010)
社会科(54225)
社会科学(54214)
(42720)
基金项目(40764)
教育(40379)
编号(38049)
(35820)
资助(33992)
成果(33462)
自然(32358)
自然科(31509)
自然科学(31502)
自然科学基金(30933)
课题(26962)
(26236)
(25942)
重点(24688)
(24047)
项目编号(23125)
(22970)
教育部(22799)
国家社会(22759)
期刊
(112272)
经济(112272)
研究(69883)
中国(38948)
(33449)
管理(31066)
(27557)
金融(27557)
(25154)
科学(21804)
教育(21766)
学报(19963)
业经(19402)
经济研究(17824)
财经(17478)
技术(16935)
农业(16721)
大学(16493)
问题(16041)
(15505)
国际(15409)
(15195)
学学(15118)
理论(10979)
技术经济(10532)
商业(10429)
现代(10309)
世界(10245)
(9877)
论坛(9877)
共检索到324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柳坤阳  
全球化经济发展带动了资源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的空前转移和融合,国际产业转移是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并对国家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产业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含义,阐述了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梳理了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有效措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伟萍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孕育着新的机遇,广东应以这次产业转移为契机,及时调整产业发展路向,并通过营造适宜产业发展的环境、创新利用引资渠道、发挥产业“簇群”效应、培育技术创新体系、重构粤港澳经贸合作平台等措施,有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坚  
西部地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选择包括产业类型和产业转移时机两个方面,其中产业转移时机选择研究更显重要。影响产业转移时机选择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周期及阶段、产品和产业的生命周期及阶段、产业优化时期和资源有效配置最佳期。其约束条件有5个:一是产业结构平稳发展阶段;二是产业收缩期;三是产业政策实施时点;四是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稳定期;五是非资源有效配置最佳期。应对策略是:(1)产业转移时机选择组合策略;(2)产业转移时机选择差异化策略;(3)产业转移时机选择优选化策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旭轩  
本文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为例,探讨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在承接来自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同时,做好本地产业升级的问题。广西要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把承接广东产业转移与本地产业升级相结合,把当前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便宜的静态比较优势,与长期发展需要的动态比较优势相结合,在大力承接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同时,大力发展未来可能具有比较优势的冶金、机械制造、船舶等资本密集型产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俊江  李一鸣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趋势:承接产业由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ODI)、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离岸外包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路径,产业转移由垂直分工向垂直与水平复合型分工方式发展。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更加积极,由被动地接受边缘产业或环节向主动"走出去"转变。同时,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市场竞争力,避免海外高新技术在我国市场形成垄断;重视独立自主研发,提高在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雨明  黄小勇  
本文结合永州实际,从区位、资源、成本方面分析了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优势,提出了当前金融支持产业梯度转移的制约因素,并就金融如何支持产业梯度转移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达球  
产业转移是一种全球共生的经济现象,有其内在的规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广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认清形势,借鉴发达地区经验,进一步采取措施,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工作,促进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何龙斌  
一、前言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青  陈湛匀  
外商直接投资已逐渐成为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要方式。本文在Feenstra and Hanson(1997)的外购理论基础上,借鉴R.Posner(1961)以及Fisher and Samuelson(1980)的模型框架,修正了一个服务业转移模型分析其福利效应,并基于我国1989-2005年间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测度说明:在服务业承接FDI国际转移的初期,东道国的福利效应集中体现为吸收大量非技术性劳动就业,但对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FDI的大量涌入,带动国内对于服务业技术性劳动需求及其工资水平增加,激励了非技术性劳动向技术性劳动转变,最终实现了服务业整体人均劳动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建平  
目前,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投资产业结构集中、承接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等特征。今后,应大力开展区域协作,推动东中西产业链一体化;坚持技术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大力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断完善我国产业体系,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发展;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吸引力;科学统筹规划,走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尹磊  
文章指出,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产业西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负面影响。西部地区应该通过改善投资条件、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措施,并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承接产业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文琰  
天津产业梯度与产业关联度的定量分析与对天津产业承接基础的定性考察,发现天津应在批发、医疗、教育、金融、石油化工以及贸易总部与分支方面积极承接。但具体承接中会面临承接的成本与风险问题、路径与创新问题、资源整合问题以及金融发展问题,故此天津应该立足自身的资源基础,通过重点企业的选择、科技创新的支持与鼓励、信息共享平台与机制的建立、制度与机制的健全、金融效率的提高等实现产业的顺利承接,从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分享规划红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文琰  
天津产业梯度与产业关联度的定量分析与对天津产业承接基础的定性考察,发现天津应在批发、医疗、教育、金融、石油化工以及贸易总部与分支方面积极承接。但具体承接中会面临承接的成本与风险问题、路径与创新问题、资源整合问题以及金融发展问题,故此天津应该立足自身的资源基础,通过重点企业的选择、科技创新的支持与鼓励、信息共享平台与机制的建立、制度与机制的健全、金融效率的提高等实现产业的顺利承接,从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分享规划红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海霞  
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东业西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负面影响。如果忽略了这些负面影响,非理性的承接转移产业,西部将难以在产业竞争性对接中取得预期的成效,甚至会延缓西部的发展。只有有针对性地采取趋利避害的对策,才能使西部地区更科学地应对产业转移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鲁  
广西民营经济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而获得快速发展,体现出产业转移来源地、承接地和承接项目性质等不同特点,同时也存在产业发展环境、承接载体、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尚需进一步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