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8)
- 2023(10171)
- 2022(8716)
- 2021(8191)
- 2020(7186)
- 2019(16624)
- 2018(16233)
- 2017(32310)
- 2016(17741)
- 2015(20170)
- 2014(20399)
- 2013(20622)
- 2012(19551)
- 2011(17435)
- 2010(17791)
- 2009(16811)
- 2008(17112)
- 2007(15432)
- 2006(13354)
- 2005(12229)
- 学科
- 济(74206)
- 经济(74128)
- 管理(53251)
- 业(51314)
- 企(40512)
- 企业(40512)
- 方法(37119)
- 数学(33512)
- 数学方法(33250)
- 财(33221)
- 中国(22518)
- 农(20937)
- 贸(19501)
- 贸易(19495)
- 易(19119)
- 制(18065)
- 务(16770)
- 财务(16750)
- 财务管理(16689)
- 企业财务(15852)
- 学(15021)
- 出(14264)
- 银(14218)
- 银行(14191)
- 财政(14136)
- 业经(13949)
- 地方(13925)
- 行(13452)
- 农业(13066)
- 融(12421)
- 机构
- 大学(263271)
- 学院(261295)
- 济(113666)
- 经济(111443)
- 管理(97779)
- 研究(87697)
- 理学(84095)
- 理学院(83173)
- 管理学(81914)
- 管理学院(81426)
- 中国(68371)
- 财(63102)
- 京(55053)
- 科学(52668)
- 财经(46658)
- 所(45677)
- 农(44734)
- 经(42255)
- 研究所(40870)
- 中心(40018)
- 江(39283)
- 业大(37960)
- 经济学(37007)
- 农业(35485)
- 北京(34723)
- 财经大学(34461)
- 经济学院(33966)
- 范(32161)
- 师范(31842)
- 院(30899)
- 基金
- 项目(166168)
- 科学(129927)
- 基金(121898)
- 研究(120065)
- 家(106286)
- 国家(105452)
- 科学基金(89092)
- 社会(77192)
- 社会科(73357)
- 社会科学(73336)
- 基金项目(64428)
- 省(63510)
- 自然(56766)
- 自然科(55462)
- 教育(55459)
- 自然科学(55442)
- 自然科学基金(54471)
- 划(53766)
- 资助(50913)
- 编号(48040)
- 成果(40066)
- 部(38611)
- 重点(37490)
- 发(35130)
- 创(33977)
- 教育部(33074)
- 性(32751)
- 课题(32700)
- 科研(32599)
- 国家社会(32541)
- 期刊
- 济(121495)
- 经济(121495)
- 研究(80948)
- 财(53114)
- 中国(48489)
- 学报(42126)
- 农(39559)
- 科学(36663)
- 管理(33446)
- 大学(31526)
- 学学(29828)
- 融(26536)
- 金融(26536)
- 农业(26299)
- 财经(24044)
- 教育(22344)
- 经济研究(21519)
- 经(20567)
- 技术(20143)
- 业经(18977)
- 问题(17558)
- 贸(17051)
- 业(13893)
- 技术经济(13425)
- 理论(13399)
- 国际(13244)
- 统计(13244)
- 商业(12773)
- 版(12585)
- 财会(12419)
共检索到391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田杰棠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财政扩张有可能已经出现了“挤出效应”。本文首先分析了挤出效应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然后从利率变动和资金挤占两方面对今年的数据做了实证分析,得出了挤出效应存在但不严重的结论。
关键词:
挤出效应 利率 民间投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坚 杨光 王智强
通过分析1990-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研究政府财政支出是否具有挤出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具有明显的挤入效应,动态面板GMM模型的分析显示投资自身具有强烈的自相关性;投资具有通货膨胀效应,而且和消费具有互相抵消的效果;挤入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存在,而在中部则不存在,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导致了挤入效应上升;分位数回归的结果显示挤入效应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在较小和较高水平的私人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上挤入效应比较大。
关键词:
挤出效应 动态面板GMM 分位数回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青 王春凤 罗志红
如何实现居民消费扩张是当前我国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建立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模型),对两者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财政支出部分"挤出"居民消费,居民收入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均是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政策将有利于引导居民消费扩张。
关键词:
消费扩张 财政支出 VEC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林 夏俊
财政扩张的利弊,一直是经济学界的讨论热点。现有的国内研究往往聚焦于对投资与消费等内生变量的讨论,而忽视了财政扩张对宏观模型外生参数——规模报酬参数的政策效应。同时,中国式财政政策很可能具有独特的传导路径——金融与保险、房地产及批发零售业等支柱型服务业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为此,本文使用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对主要服务业的规模报酬参数进行测度。结果发现,金融与保险、房地产、批发零售业出现了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减现象,即规模不经济;而其他服务业则明显处于规模经济的状态。进一步的实证检验表明,财政扩张与金融与保险、房地产、批发零售业乃至所有服务业的规模报酬递减,均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凤珍 蒙永胜
笔者基于1994—2009年间县级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财政支出对转移支付变动的"非对称性"反应。通过分析转移支付对财政支出、收入及不同支出项目是否具有"双向"且对称的粘蝇纸效应,得出转移支付引发财政支出扩张的机理。实证结论表明,县级财政支出对无条件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的变动呈现"双向"变动但不对称,其中,无条件转移支付的增减都会引发财政支出不断扩张,但税收返还的减少有助于缩小财政支出规模;一次性总额拨款和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扩张没有刺激作用;县级地区面临转移支付收入波动时会通过调整支出结构的方式满足特定支出需求。
关键词:
地方财政支出 转移支付 “非对称性”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永辉 付文林 束磊
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在转移资金分配中的策略竞争行为,从新的视角对地方财政支出扩张进行解读。研究发现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受到地区间竞争的制约,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区间竞争存在显著制约,但专项转移支付的影响不明显;地方政府的竞争,不仅"患寡",也"患不均"。要完善转移资金的使用效率,须考虑转移支付实施的结构差别,尤其应注意转移资金分配的非均衡效应对地方政府扩张的差异化激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帅雯君 董秀良 胡淳
文章利用1990-2012年的季度数据,采用变参数的MS-VECM模型考察了我国财政支出与私人投资的区制状态、转移概率和区制相关性。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不同,表现出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交替的区制转移特征。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挤出效应主要发生在财政支出增速较快和经济过热、通胀压力较大的阶段。文章结果表明,为了避免挤出效应的发生,在财政支出的融资安排上应考虑私人部门的融资约束,避免对私人投资的挤占,并且在经济过热或通胀压力较大时应适时淡出扩张性财政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殷善福 黎东升
本文利用VEC-PDL模型具体研究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消费支出效应情况,同时把农民收入变量加进系统中作参考并加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消费当期具有"挤出效应",但从长期来说农业财政支出和农民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同时,随着时间滞后,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消费支出的挤进效应在不断递增;而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具有即期效应,农民收入变化能立即改变农民消费支出,但是,由于农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长期递减,从长期来看,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消费的长期效应大于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的长期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帅圻 林源 周波
为探讨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性扩张可能产生的外部性效应,本文利用我国1990-2017年宏观季度数据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识别结果显示消费性财政支出增加会挤出居民消费,而生产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投资的影响不显著。为进一步厘清财政支出扩张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本文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将消费性财政支出和生产性财政支出分别引入居民效用函数和企业生产函数,通过参数校准以及脉冲模拟的方式对二者的外部性效应和传导渠道加以解释。财政乘数的测算结果显示,消费性财政支出乘数小于1,生产性财政支出乘数短期小于1而长期大于1。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付文林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未来将会更多地依赖创新、国内消费需求的拉动。经济要走集约化增长道路,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必须要更高,作为资源配置重要手段之一的财税政策,在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各种复杂挑战中显然有很大的改革空间。经济新常态下需防范财政支出过度扩张我国在过去各个发展阶段,财政支出政策调整对宏观经济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经济在面临1998年、2008年那两场国际经济危机冲击下,依然保持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当前,我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卞志村 胡恒强
本文将消费税、投资补贴、劳动收入税和资本收入税引入居民预算约束,分析了我国结构性减税及投资补贴的经济效应。研究表明:减少资本收入税的作用力度最大,但可能使经济大幅波动;减少劳动收入税,可对经济起到微调作用;增加投资补贴在刺激投资的同时却抑制消费;减少消费税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会促进收入合理分配。本文在构建模型时还将政府支出引入了生产函数,认为其亦具有生产性,并通过财富负效应和收入正效应解释了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和投资的"挤入效应"。我们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进行结构性减税和财政支出扩张都是必要的,两者都可以
关键词:
结构性税收 政府支出 经济波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苑广睿
一、财政支出运行规律分析 (一)财政支出规模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加。 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从发展政府机构以满足较高的社会发展的理论出发,提出了“国家活动不断增加的法则”。这一法则的基本含义是,随着人均实际收入的增加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国家政府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将提高。这就是被后人所称的“瓦格纳法则”。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艳 宋世方
财政扩张政策在IS—LM 模型中会出现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由经济体系中的有关参数决定,我国经济体系中有关参数的性质决定了我国财政扩张政策具有较高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操作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关键词:
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