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28)
2023(4934)
2022(4340)
2021(4207)
2020(3517)
2019(8140)
2018(8160)
2017(17180)
2016(9249)
2015(10502)
2014(10684)
2013(10799)
2012(10253)
2011(9536)
2010(9969)
2009(9726)
2008(9546)
2007(8761)
2006(8272)
2005(7672)
作者
(26306)
(21799)
(21630)
(20935)
(14082)
(10086)
(10081)
(8340)
(8234)
(8085)
(7273)
(7061)
(7039)
(7022)
(6867)
(6764)
(6462)
(6412)
(6402)
(6364)
(5625)
(5349)
(5334)
(5043)
(5004)
(4912)
(4888)
(4849)
(4345)
(4239)
学科
(38015)
经济(37976)
管理(27819)
(27180)
(20517)
企业(20517)
方法(15360)
数学(13978)
中国(13904)
数学方法(13810)
(12929)
(11518)
(10851)
(10697)
贸易(10689)
(10528)
(9308)
(9170)
银行(9157)
(8878)
农业(7766)
(7628)
业经(7561)
(7343)
金融(7343)
税收(7330)
(7280)
地方(7176)
及其(7027)
政策(6499)
机构
学院(139064)
大学(137911)
(64022)
经济(62649)
管理(53903)
研究(47452)
理学(45225)
理学院(44748)
管理学(44243)
管理学院(43952)
中国(39011)
(34001)
(29209)
财经(25641)
科学(24875)
(23660)
(23096)
(21776)
中心(21436)
研究所(20710)
经济学(19618)
北京(19390)
财经大学(18794)
(18599)
(17793)
经济学院(17711)
师范(17694)
(17396)
(16938)
业大(15970)
基金
项目(78692)
研究(62751)
科学(62224)
基金(56477)
(47206)
国家(46777)
科学基金(39759)
社会(39636)
社会科(37628)
社会科学(37621)
(29572)
教育(29193)
基金项目(28565)
编号(26977)
(25219)
资助(24785)
成果(23896)
自然(23558)
自然科(22961)
自然科学(22954)
自然科学基金(22536)
(19064)
课题(18985)
(17765)
重点(17271)
(17070)
教育部(16673)
项目编号(16231)
人文(16222)
(15827)
期刊
(75725)
经济(75725)
研究(49398)
中国(25922)
(23856)
管理(20934)
(19997)
金融(19997)
(17261)
教育(15768)
科学(15232)
学报(14463)
业经(13009)
经济研究(12906)
财经(12698)
大学(11860)
技术(11755)
农业(11495)
学学(10933)
(10885)
(10777)
问题(10729)
国际(9335)
理论(8201)
商业(7501)
实践(7314)
(7314)
技术经济(7150)
现代(7074)
统计(6738)
共检索到223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仁新  张建清  
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据海关统计数据,我国贸易顺差2005年首次超过千亿美元,达到102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2006年跃升至1775亿美元;2007年1~8月已经达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占华  于津平  
本文在要素禀赋理论框架内构建贸易与失业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截面数据及面板数据模型对WTO成员国贸易政策、进口与失业关系进行了实证回归。结果发现:贸易对失业存在着显著且持续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关税、进口依存度与失业正相关,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增加则会降低失业率。同时,各国的要素丰裕度在贸易与失业关系上起着关键作用,资本丰裕国家关税与失业正相关,而非关税贸易壁垒、进口依存度与失业水平负相关;劳动充裕国家反之。最后,本文没有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将恶化发达国家就业的证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淑珍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不畅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迟滞有关。扩大国内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必须突出重点,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率,发展住房、汽车、信息产业和消费信贷。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肖维鸽  
扩大进口是我国新一轮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扩大进口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视角,指出我国新一轮对外贸易政策对扩大进口影响,并基于此提出我国新一轮贸易政策下扩大进口的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武雅斌  王思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进口对于改善国内生产要素供给具有积极作用。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我国将于2018年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预计未来5年,中国市场对世界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将达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迪玲  
一、上海进口贸易发展现状及特点(一)上海进口贸易发展现状上海早在"十五"期间就提出了"出口与进口并举"的发展思路,进口贸易的规模在全国一直比较靠前。进口贸易对推动上海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消费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武芳  姜菲菲  
2014—2016年三年间,中国自非洲进口贸易下滑态势明显,自非进口在中国全部进口中的比重不断下降。2017年,中国自非进口虽企稳回升,但远不及历史最高水平。中非贸易结构仍显单一,发展动力仍然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双方在贸易方面缺乏完善的促进平台和合作机制,中非企业对对方的特色产品供给及市场需求变化不甚了解;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全球产业分工固化,许多非洲国家徘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正位  
防止顺差增长过快,扩大进口是主要途径。世界上一些国家采取过进口促进的类似做法,其经验值得借鉴。一、世界各国对进口的态度:有利则自由,不利则保护,兼顾利益平衡世界贸易史上,自由与保护交替,主要表现就是放松或限制进口。世界各国总是有利则进、不利则限,对自己有竞争力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艳娇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2年3月份以来,受疫情复发和经济下行等叠加影响,我国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推出6方面33项措施,其中包括6项稳投资促消费举措。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辛小莉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为了在当前条件下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需要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以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税收政策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手段,应当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角度,对现行的政策措施进行相应调整,适度降低居民个人的税负,相对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同时,运用税收政策刺激居民的消费意愿,从而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娟  
当前把消费需求作为我国扩大内需的主阵地已经达成共识,但扩大居民消费却是举步维艰。文章认为,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关系:区别短期消费需求和长期消费需求;把握消费与投资的体制性差异,以投资启动消费;针对我国二元结构下的城乡消费差异,重点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注重消费的可持续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俊  蔡彤娟  
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经历了严格的、全面的进口替代战略逐步过渡到宽松的、有选择的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战略重点的转换为我国在自力更生条件下的工业化和自主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以后,我国正式开始对扩大进口持积极态度,并一度把减少顺差、促进贸易平衡作为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指导方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爱军  李晓丹  
农村消费需求主要是指农村居民满足消费需要并且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支出。目前,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半数以上,2007年,我国农村人口7.257亿,占我国总人口的55.6%,潜在的消费能力巨大。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是实现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一、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天红  
失业保险覆盖面是评估失业保险制度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采用不同口径的统计数据估测失业保险参保率,分析表明,中国失业保险参保率低。失业保险覆盖面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失业保险参保率低和失业保险覆盖人群失衡两个方面。文章剖析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将失业保险参保对象界定为劳动年龄人口、改革失业保险统一费率制度、完善失业保险管理制度和失业统计数据库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